第二十一章 水稻(1/2)
蒋月声音刚落下,就听前面一直闷声不吭的大队长开口问司宁宁:“你从哪里看的南方能种三季水稻?”
罗大庆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种了一辈子地,老百姓每年农耕忙双抢就累的够呛,还从来没听说过,有那个地方能赶着时间种出第三季水稻的。
罗大庆并没有恶意,就是好奇,可这一句落在蒋月耳里,简直太过动听,就等同罗大庆在当众打司宁宁的脸。
蒋月一阵暗喜,还没等她上前嘲笑,司宁宁又开口了:
“我以前喜欢看书,书上就这麽写的:‘长江流域位於亚热带,水稻可一年两熟;长江以北,纬度高,水稻只能一年一熟。海南岛位於热带,热量充足,故水稻生产可一年三熟。’”
罗大庆点点头“嗯”了一声,其实他都没听过海南岛这个地方,但是司宁宁前两句那个长江以南、以北却是说的不错的。
罗大庆不敢判定是不是真的有那麽个叫“海南岛”的地方能种出三季水稻,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
那就是司宁宁对这方面真的有一定了解。
蒋月以为这事会进一步发展,没想到罗大庆“嗯”了一声之後,就没有下文了。
蒋月不甘心没看到司宁宁丢脸,冷笑一声故意上前讽刺:“你去过海南岛吗?就这麽笃定说的头头是道,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大家沿路闷头走,觉得无聊才搭话聊天,根本没几个人在意那什麽海南岛能不能种出三季水稻。
可蒋月这话出口,气氛一下子就冷下来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尴尬。
“1970年夏,袁老师在海南岛研究、试种第三季水稻成功,同年这一成果登上各大城市日报。”司宁宁一言难尽看着蒋月,默了默,颇为无奈道:“这是前两年发生的事,你就算不看书、不看报,也应该有所耳闻。”
虽然在後世,因为需要庞大的人力、经济支持,海南种植三季水稻,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但在当下这个大多数国民吃不饱肚子的年代,这一成果也是这个时代的里程碑,被绝大多数人铭记在心。
蒋月张张嘴。
不看书?不看报,这是把她贬进骨子里去了。
男知青里宋书瀚开口道:“好像是有这麽回事儿。我那会儿上初一,学校老师还提过这事儿呢,不过咱也没种过地……”
宋书瀚是男知青里最白的一个,长得斯斯文文,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身上有几分民国时候文人的书卷气。
他说着说着,不好意思的嘿嘿笑:“就、就也没怎麽认真听。”
其他知青跟着调侃出声,“哈哈,你这回可要记住的,现在可不是老师教的,是司知青!”
罗大庆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种了一辈子地,老百姓每年农耕忙双抢就累的够呛,还从来没听说过,有那个地方能赶着时间种出第三季水稻的。
罗大庆并没有恶意,就是好奇,可这一句落在蒋月耳里,简直太过动听,就等同罗大庆在当众打司宁宁的脸。
蒋月一阵暗喜,还没等她上前嘲笑,司宁宁又开口了:
“我以前喜欢看书,书上就这麽写的:‘长江流域位於亚热带,水稻可一年两熟;长江以北,纬度高,水稻只能一年一熟。海南岛位於热带,热量充足,故水稻生产可一年三熟。’”
罗大庆点点头“嗯”了一声,其实他都没听过海南岛这个地方,但是司宁宁前两句那个长江以南、以北却是说的不错的。
罗大庆不敢判定是不是真的有那麽个叫“海南岛”的地方能种出三季水稻,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
那就是司宁宁对这方面真的有一定了解。
蒋月以为这事会进一步发展,没想到罗大庆“嗯”了一声之後,就没有下文了。
蒋月不甘心没看到司宁宁丢脸,冷笑一声故意上前讽刺:“你去过海南岛吗?就这麽笃定说的头头是道,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大家沿路闷头走,觉得无聊才搭话聊天,根本没几个人在意那什麽海南岛能不能种出三季水稻。
可蒋月这话出口,气氛一下子就冷下来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尴尬。
“1970年夏,袁老师在海南岛研究、试种第三季水稻成功,同年这一成果登上各大城市日报。”司宁宁一言难尽看着蒋月,默了默,颇为无奈道:“这是前两年发生的事,你就算不看书、不看报,也应该有所耳闻。”
虽然在後世,因为需要庞大的人力、经济支持,海南种植三季水稻,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但在当下这个大多数国民吃不饱肚子的年代,这一成果也是这个时代的里程碑,被绝大多数人铭记在心。
蒋月张张嘴。
不看书?不看报,这是把她贬进骨子里去了。
男知青里宋书瀚开口道:“好像是有这麽回事儿。我那会儿上初一,学校老师还提过这事儿呢,不过咱也没种过地……”
宋书瀚是男知青里最白的一个,长得斯斯文文,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身上有几分民国时候文人的书卷气。
他说着说着,不好意思的嘿嘿笑:“就、就也没怎麽认真听。”
其他知青跟着调侃出声,“哈哈,你这回可要记住的,现在可不是老师教的,是司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