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6月,天津陆军军医学校到四川招生,录取了6名考生。

    在四川省官立高等学校读书的郭开贞(郭沫偌的原名)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要报考这所学校呢?

    他当时只觉得这是一个离开四川的机会,家里人则觉得有了一个可靠的饭碗。

    同年9月,郭沫偌等6名考生齐聚重庆,然后乘船沿长江东下。

    这是郭沫偌第一次离开故乡。

    当轮船行驶在三峡中的时候,郭沫偌充满激情地想着要乘风破浪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天津陆军军医学校环境不好,教学质量不高,没有一个外国老师,也没有有名气的中国教员,这让郭沫偌非常失望。

    他原本对学医就没什么兴趣,便离开天津,来到北平,找他的大哥郭开闻。

    他给同学的回信是“偏津之拓都,难容区区之么匿”。

    不过,他大哥的情况不是很好,处在失业的状态,这让他不知所措。

    幸好得到一个消息,当时日本有四所学校接受官费留学生,每年的3月和7月两次招考。

    对于人生还没有方向的郭沫偌来说,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就这样,1913年12月26日傍晚,郭沫偌离开北平,前往日本。

    初到日本的那几年,由于在异国流浪生活中所遭受的民族歧视、国内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他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读书时因过于用功而患上的“极度的神经衰弱症”,使郭沫偌陷于消沉、苦闷之中。

    他那时忽而想自杀,忽而想出家当和尚,精神濒于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了诗歌创作。

    1920年3月30日,郭沫偌写给宗百华的信很能说明问题:“我们在日本留学,读的是西洋书,受的是东洋罪。”

    “我真背时,真倒霉!我近来很想奋飞,很想逃到西洋去,可惜我没钱,我不自由,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