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晋东南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大圈后,继续道:“老总,从眼下的晋东南战场,以及周边日军近一步的行动来看。当初还是副总指挥老成持重,下的决定比较符合晋东南战场实际情况。”
“我之前的想法是打草惊蛇,以主动攻击引诱日军暴露其在晋东南战场所有的战术企图。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看这个想法还是有些过于草率。在行动上,也过于有些冒险了。”
“我军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而日军何尝又不能同样利用地形的优势?晋东南是我军主要根据地之敌,而晋东南参战的这两个日军师团,又何尝不是曾经是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主力师团,对整个晋东南的地形又岂会不熟悉?”
“日军两个师团收拢在一起,一旦抢占长晋公路沿线各个制高点,依托身后晋州补给线获得充足的粮弹补给。以两个师团之众的兵力,再加上控制着有利地形,那么战事很有可能打成拖延战。”
“到时候日军利用我军主力,被牵制在长晋公路沿线,整个晋东南腹地空虚的机会。以一部兵力从豫北直插长治一线我军背后。用我军主力被吸引到南北两个战场,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阻击从豫北向西进攻的日军,就很容易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而副总指挥当初决定不轻易的,将主力部投入到一个战场,还是在运动之中寻找战机。充分利用晋东南战场的地形,发挥我军山地运动战的长处,力争一鼓作气吃掉日军一部的想法,还是比我看的远。”
“如果当初按照我的想法,集中部主力打日军两个师团,并同时对东阳关正面的日伪军发起总攻击。整个战场态势看起来,我军倒是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吃什么大亏,场面上也好看的多。但是却也将基本上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投入到南北两个战场上。”
“眼下的日军整体素质,虽说与开战之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兵员素质,下降的更加厉害。但日军的整体实力,至少此战之中投入的实力相比,还不足以下降的对我无威胁的地步。”
“两个师团靠在一起,在占据着长晋公路沿线的各个制高点,依托晋州之敌的源源不断补充,我们想要歼灭他们,需要投入的兵力和精力,都是相当巨大的。再加上晋州、高平一线,距离黄河以北、中条山以南的日军距离还不够打。如果强行攻击,这无疑需要相当时间的。”
“到时候我军晋东南战场部主力,都被吸引到长治至高平之间,以及东阳关一线的情况之下,就很难在分兵应对周边其他的意外情况。再加上日军突然横向来这么一刀,整个晋东南战场就有可能陷入被动。”
“副总指挥的这个决定,当时看是有些保守。但是现在看,的确更加符合晋东南战场我军敌我态势。明面上的敌军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日军用兵一贯以狡诈著称。没有暴露出来的敌军,才是最可怕的。”
“副总指挥当时稳一稳的决定,还是利用我军熟悉地形,擅长山地作战的长处,在运动之中歼敌,现在看还是相当正确的。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战局看的透彻和长远,我这个后辈还是远远不如。”
“至于眼下形势虽说表面上看有些危险,可实际上远还没有到足以致命,影响整个战局发展的时候。我军的主力,还没有被南北两个方向的日伪军缠住。绝大部分的机动力量都还在手中,战场的应变能力还在。”
“日军从林县发起进攻,虽说利用我太行五分区目光被涉县战场吸引过去,整个晋东南战场主力被长治以南战场吸引过去的机会,近似圆满的达成了战术突然性。至少从表面上看,的确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被动。”
“而且这一刀是从整个晋东南战场,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向,但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插了进来,的确也算是算计良苦。一旦被日军突入顺平一线,那么我军在晋东南战场上,南北两个战场之间的联系将会被切断。”
“到时候,无论日军向南、或是向北,都会给我军整个战场造成相当的被动。尤其是向南加入长治至壶关一线战场,很可能会造成我军进退两难的地步。进,则攻击部队腹背受敌。退,则给日军让开了北上的几乎所有通道。”
“日军在整个晋东南战场,想打我们那里就打我们那里。就算我军让开长治之后,跳出外线寻找战机,但整个已经大致稳定下来的晋东南,很可能再一次陷入糜烂,整个太行根据地有被打烂的危险。”
“不过日军现在搞出的这一手,表面上看起来可谓是相当的毒辣。就这一个旅团的兵力,甚至有可能引发我晋东南战场线崩溃。但实际上这一路日军,对整个晋东南战场的威胁,远没有表面上看到的来的那么大。”
“虹梯关虽说自古为晋东南地区,连接豫北的重要通道。但这条路线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并不是大兵团作战通行的有利通道。而虹梯关一线,虽说距离长治战场远了一些,但是距离东阳关一线却是很近。”
“只要我军能够及时赶到,利用虹梯关一线天险设防。同时我军一线指挥员,在部署上不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我想坚持到副总指挥从长治战场,抽调的一个旅赶到应该没有问题。但关键是我军能够后发制人,抢在日军这个旅团赶到之前,抢先在虹梯关至平顺县城之间。”
“我之前的想法是打草惊蛇,以主动攻击引诱日军暴露其在晋东南战场所有的战术企图。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看这个想法还是有些过于草率。在行动上,也过于有些冒险了。”
“我军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而日军何尝又不能同样利用地形的优势?晋东南是我军主要根据地之敌,而晋东南参战的这两个日军师团,又何尝不是曾经是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主力师团,对整个晋东南的地形又岂会不熟悉?”
“日军两个师团收拢在一起,一旦抢占长晋公路沿线各个制高点,依托身后晋州补给线获得充足的粮弹补给。以两个师团之众的兵力,再加上控制着有利地形,那么战事很有可能打成拖延战。”
“到时候日军利用我军主力,被牵制在长晋公路沿线,整个晋东南腹地空虚的机会。以一部兵力从豫北直插长治一线我军背后。用我军主力被吸引到南北两个战场,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阻击从豫北向西进攻的日军,就很容易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而副总指挥当初决定不轻易的,将主力部投入到一个战场,还是在运动之中寻找战机。充分利用晋东南战场的地形,发挥我军山地运动战的长处,力争一鼓作气吃掉日军一部的想法,还是比我看的远。”
“如果当初按照我的想法,集中部主力打日军两个师团,并同时对东阳关正面的日伪军发起总攻击。整个战场态势看起来,我军倒是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吃什么大亏,场面上也好看的多。但是却也将基本上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投入到南北两个战场上。”
“眼下的日军整体素质,虽说与开战之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兵员素质,下降的更加厉害。但日军的整体实力,至少此战之中投入的实力相比,还不足以下降的对我无威胁的地步。”
“两个师团靠在一起,在占据着长晋公路沿线的各个制高点,依托晋州之敌的源源不断补充,我们想要歼灭他们,需要投入的兵力和精力,都是相当巨大的。再加上晋州、高平一线,距离黄河以北、中条山以南的日军距离还不够打。如果强行攻击,这无疑需要相当时间的。”
“到时候我军晋东南战场部主力,都被吸引到长治至高平之间,以及东阳关一线的情况之下,就很难在分兵应对周边其他的意外情况。再加上日军突然横向来这么一刀,整个晋东南战场就有可能陷入被动。”
“副总指挥的这个决定,当时看是有些保守。但是现在看,的确更加符合晋东南战场我军敌我态势。明面上的敌军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日军用兵一贯以狡诈著称。没有暴露出来的敌军,才是最可怕的。”
“副总指挥当时稳一稳的决定,还是利用我军熟悉地形,擅长山地作战的长处,在运动之中歼敌,现在看还是相当正确的。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战局看的透彻和长远,我这个后辈还是远远不如。”
“至于眼下形势虽说表面上看有些危险,可实际上远还没有到足以致命,影响整个战局发展的时候。我军的主力,还没有被南北两个方向的日伪军缠住。绝大部分的机动力量都还在手中,战场的应变能力还在。”
“日军从林县发起进攻,虽说利用我太行五分区目光被涉县战场吸引过去,整个晋东南战场主力被长治以南战场吸引过去的机会,近似圆满的达成了战术突然性。至少从表面上看,的确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被动。”
“而且这一刀是从整个晋东南战场,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向,但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插了进来,的确也算是算计良苦。一旦被日军突入顺平一线,那么我军在晋东南战场上,南北两个战场之间的联系将会被切断。”
“到时候,无论日军向南、或是向北,都会给我军整个战场造成相当的被动。尤其是向南加入长治至壶关一线战场,很可能会造成我军进退两难的地步。进,则攻击部队腹背受敌。退,则给日军让开了北上的几乎所有通道。”
“日军在整个晋东南战场,想打我们那里就打我们那里。就算我军让开长治之后,跳出外线寻找战机,但整个已经大致稳定下来的晋东南,很可能再一次陷入糜烂,整个太行根据地有被打烂的危险。”
“不过日军现在搞出的这一手,表面上看起来可谓是相当的毒辣。就这一个旅团的兵力,甚至有可能引发我晋东南战场线崩溃。但实际上这一路日军,对整个晋东南战场的威胁,远没有表面上看到的来的那么大。”
“虹梯关虽说自古为晋东南地区,连接豫北的重要通道。但这条路线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并不是大兵团作战通行的有利通道。而虹梯关一线,虽说距离长治战场远了一些,但是距离东阳关一线却是很近。”
“只要我军能够及时赶到,利用虹梯关一线天险设防。同时我军一线指挥员,在部署上不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我想坚持到副总指挥从长治战场,抽调的一个旅赶到应该没有问题。但关键是我军能够后发制人,抢在日军这个旅团赶到之前,抢先在虹梯关至平顺县城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