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那位一战区的司令长官,以撤销建制和番号为威胁之下,尽管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按照命令南下,只不过这个动作就有些缓慢了。这个集团军是距离洛阳以西战场最近的一个,但却以无渡船为借口,硬生生的拖了七天。
而在该集团军在恒曲以西,渡过黄河回援的同一时间。因为放跑了三十七师团,而在重庆方面严厉斥责之下,面对日军已经深入一战区腹地,并打到了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的洛阳态势。
那位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在他校长严令之下为了将功补过,率领九十军,以及在之前的战斗中虽说战损较大,但是建制还比较完整,还保持着较为完整战斗力的五十七军。
并三十六军之一二三师,他的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直辖一个师,在夏县渡过黄河进入一战区辖区。至于装备最好,也是他那位校长以及他起家的第一军,被打残的新编第二军、四十二军则被他调回了陕西。
之前战损过大的新编第二军和四十二军,的确是回去整补。至于那个一枪未放,始终在预备队位置上待命。三十七师团反击一开始,就在第一时间撤回汾河北岸的第一军,回陕西干什么去了,大家恐怕都心里有数。
不过这位老兄也没有做的太过,第一军虽说调回陕西,但是他也将第一军直属炮团,三个师属炮兵营,抽调了两门美制榴弹炮、六门山炮组成一个炮兵营,以及从三个师的师属战防炮营之中,各抽调一个连合并成一个战防炮营,外加四个团属小炮连给带过了黄河。
他的动作并不慢,但是调整建制却耽误了一定的时间。三十六集团军所属的十四军,则按照重庆的命令,在一战区危局没有缓解之前,配合二战区就地留守晋西南。至于留守到什么时候,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在山西援军陆续抵达的同时,在新黄河以东作战的一战区部队,也抽调部分援军火速西撤。其部署在陈留、杞县的第四集团军,立即火速回援。在开封战场作战的十三军,也立即撤回郑州一线,以保障开封战场参战各部队的退路。
在第四集团军回援豫中之后,整个豫东战局中**队投入的兵力,一下子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在迟迟无法拿下开封一线的情况之下,负责前敌指挥的那位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面对北面扑过来的日军也心生了退意。
将十三军撤回郑州一线后,手中战斗力最强的八十五军,放到了中牟一线。以填补在第四集团军撤走后,在开封以南战场留下的空白。命令开封战场上的三十一集团军,向陈留、尉氏一线收缩兵力。
他这么一弄,在抽调走了主要作战力量只是剩下五个军,外加一个泛东挺进军三个旅以及五个纵队兵力的整个豫东战场,战事立即放缓了节奏。原来激烈的战斗,被双方的炮战以及前线小部队作战代替。
而中央军两个主力军撤走,外加调走一个集团军。在整个兰封至杞县战场上,只剩下了泛东挺进军三个装备相当差的旅,第三、第六、第十一纵队,以及七十八军的两个师。而他们面对的是,整整一个师团的日军。
同时在豫中战场,随着山西战场两部陆续渡河南下,再加上第四集团军的回援,再加上原有参战的两个军以及两个骑兵旅。对三十七师团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兵力和火力,在整个态势上已经陆续开始形成了合围。
面对不利的局面,长野佑一郎故技重施,以一部兵力突然南下,摆出一副向伊川进攻的态势。主力则以一部兵力,死死的缠住当面的中**队之后,抢在身后围过来的中**队完成合围之前,突然向洛阳正北方向强行穿插。在豫北吉本贞一派出的接应兵力策应之下,从孟津一线渡过黄河。
不过虽说其大部安自孟津一线撤过黄河,但在撤退途中却遭遇到,早就有预防他这一手的那位一战区新任副司令长官,提前派出的两个骑兵旅沿邙山一线线展开,犹如一群饿狼一样沿途不断的截杀。
再加上沿途中美空军一路追着轰炸,在撤过黄河之后,该部日军仅剩下渡河南下时的一半兵力。所有的山炮以上火炮,包括那几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运出中条山区的加农炮,基本上部丢光。伤员和携带不走的武器装备,撤一路扔一路。
在三十七师团撤退的时候,所属一个临时编成的骑兵联队,为了掩护师团主力撤退。与沿途截杀他们的一个骑兵旅,在洛阳以北的黄河河滩上,展开了整个中国抗战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的骑兵战。
一场骑兵之间的对砍下来,该骑兵联队军覆灭。但在这场骑兵对决之中,也给参战的八战区调来这个骑兵旅带来相当大的损失。该旅虽说打垮了一个骑兵联队,但自身也伤亡三分之二。尤其是战马的损失,在离开伊盟之后却是很难弥补。
在长野佑一郎带着少了一半的兵力,撤回黄河北岸之后,那位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自的感叹。如果那位战区长官能把十五军交给自己,或是眼下还在陕西境内,未来得及进入河南的,自己那个骑兵第四军,以及留在绥西的几个师也在战场上。
如果从山西撤回来的几个军动作再快一些,能够抢在三十七师团北撤之前赶到战场。这个三十七师团,这次恐怕都得留在河南。可是这一切没有这么多的如果,援军抵达慢慢腾腾,战区长官三心二意。这场战斗能打到眼下这个局面,已经是尽自己所能了。
而在该集团军在恒曲以西,渡过黄河回援的同一时间。因为放跑了三十七师团,而在重庆方面严厉斥责之下,面对日军已经深入一战区腹地,并打到了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的洛阳态势。
那位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在他校长严令之下为了将功补过,率领九十军,以及在之前的战斗中虽说战损较大,但是建制还比较完整,还保持着较为完整战斗力的五十七军。
并三十六军之一二三师,他的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直辖一个师,在夏县渡过黄河进入一战区辖区。至于装备最好,也是他那位校长以及他起家的第一军,被打残的新编第二军、四十二军则被他调回了陕西。
之前战损过大的新编第二军和四十二军,的确是回去整补。至于那个一枪未放,始终在预备队位置上待命。三十七师团反击一开始,就在第一时间撤回汾河北岸的第一军,回陕西干什么去了,大家恐怕都心里有数。
不过这位老兄也没有做的太过,第一军虽说调回陕西,但是他也将第一军直属炮团,三个师属炮兵营,抽调了两门美制榴弹炮、六门山炮组成一个炮兵营,以及从三个师的师属战防炮营之中,各抽调一个连合并成一个战防炮营,外加四个团属小炮连给带过了黄河。
他的动作并不慢,但是调整建制却耽误了一定的时间。三十六集团军所属的十四军,则按照重庆的命令,在一战区危局没有缓解之前,配合二战区就地留守晋西南。至于留守到什么时候,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在山西援军陆续抵达的同时,在新黄河以东作战的一战区部队,也抽调部分援军火速西撤。其部署在陈留、杞县的第四集团军,立即火速回援。在开封战场作战的十三军,也立即撤回郑州一线,以保障开封战场参战各部队的退路。
在第四集团军回援豫中之后,整个豫东战局中**队投入的兵力,一下子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在迟迟无法拿下开封一线的情况之下,负责前敌指挥的那位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面对北面扑过来的日军也心生了退意。
将十三军撤回郑州一线后,手中战斗力最强的八十五军,放到了中牟一线。以填补在第四集团军撤走后,在开封以南战场留下的空白。命令开封战场上的三十一集团军,向陈留、尉氏一线收缩兵力。
他这么一弄,在抽调走了主要作战力量只是剩下五个军,外加一个泛东挺进军三个旅以及五个纵队兵力的整个豫东战场,战事立即放缓了节奏。原来激烈的战斗,被双方的炮战以及前线小部队作战代替。
而中央军两个主力军撤走,外加调走一个集团军。在整个兰封至杞县战场上,只剩下了泛东挺进军三个装备相当差的旅,第三、第六、第十一纵队,以及七十八军的两个师。而他们面对的是,整整一个师团的日军。
同时在豫中战场,随着山西战场两部陆续渡河南下,再加上第四集团军的回援,再加上原有参战的两个军以及两个骑兵旅。对三十七师团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兵力和火力,在整个态势上已经陆续开始形成了合围。
面对不利的局面,长野佑一郎故技重施,以一部兵力突然南下,摆出一副向伊川进攻的态势。主力则以一部兵力,死死的缠住当面的中**队之后,抢在身后围过来的中**队完成合围之前,突然向洛阳正北方向强行穿插。在豫北吉本贞一派出的接应兵力策应之下,从孟津一线渡过黄河。
不过虽说其大部安自孟津一线撤过黄河,但在撤退途中却遭遇到,早就有预防他这一手的那位一战区新任副司令长官,提前派出的两个骑兵旅沿邙山一线线展开,犹如一群饿狼一样沿途不断的截杀。
再加上沿途中美空军一路追着轰炸,在撤过黄河之后,该部日军仅剩下渡河南下时的一半兵力。所有的山炮以上火炮,包括那几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运出中条山区的加农炮,基本上部丢光。伤员和携带不走的武器装备,撤一路扔一路。
在三十七师团撤退的时候,所属一个临时编成的骑兵联队,为了掩护师团主力撤退。与沿途截杀他们的一个骑兵旅,在洛阳以北的黄河河滩上,展开了整个中国抗战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的骑兵战。
一场骑兵之间的对砍下来,该骑兵联队军覆灭。但在这场骑兵对决之中,也给参战的八战区调来这个骑兵旅带来相当大的损失。该旅虽说打垮了一个骑兵联队,但自身也伤亡三分之二。尤其是战马的损失,在离开伊盟之后却是很难弥补。
在长野佑一郎带着少了一半的兵力,撤回黄河北岸之后,那位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自的感叹。如果那位战区长官能把十五军交给自己,或是眼下还在陕西境内,未来得及进入河南的,自己那个骑兵第四军,以及留在绥西的几个师也在战场上。
如果从山西撤回来的几个军动作再快一些,能够抢在三十七师团北撤之前赶到战场。这个三十七师团,这次恐怕都得留在河南。可是这一切没有这么多的如果,援军抵达慢慢腾腾,战区长官三心二意。这场战斗能打到眼下这个局面,已经是尽自己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