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讲人伦……,诸位就没想过,这些总的说来,是为了什么?”杨改革问道,又以鼓励的眼神看着黄宗羲,这样以“人格”上的平等和自己谈话的情形,如今可很难的。

    “回陛下,学生不明白……”黄宗羲有些紧张了,不解的答道。众人更是等着皇帝的解答。

    “依朕看,就是为了这天生天赐的人生第一大需,呼吸之需,或者说,呼吸的自由,呼吸的权利,……诸位想想,如果不仁不义的后果是什么?不忠恕的后果是什么?不中庸的后果是什么?没有德政的后果是什么?没有仁慈的后果是什么?不讲人伦的后果是什么?”杨改革一连发了几个问。

    这一问,倒是让彝伦堂的人陷入了深思。有的人想到这些问题,立刻惊慌失措,有的人想到这些问题,则更是震惊,有的人则是茫茫然。

    “回陛下,没有人伦,自然是家庭、父子之间不和睦,矛盾重生……”黄宗羲在众人的各种表情中,再次勇敢的回答道。

    “不错,那更进一步的后果呢?”杨改革紧接着问道。

    “……那自然是家庭父子之间互相埋怨,进而争吵,打闹,最后可能互相……杀戮……”黄宗羲按照皇帝的思路,开始推理家庭之间没有伦理的后果,说道最后,他自己都相当的吃惊,最后居然和杀戮联系到一起,也就是说……,黄宗羲猛然间明白了些什么。

    “呵呵,不错,到最后肯定是互相杀戮,杀戮的后果是什么?不就是没有了呼吸么?不就是人为的剥夺人天生天赐的呼吸之权利么?圣人提倡伦理,其实,就是为了为天下人争取呼吸的自由,呼吸的权利,让人们不要互相争斗,不要互相杀戮,让大家珍惜得来不易的天生天赐的权利,呼吸之权利啊!”杨改革立刻把不讲伦理的后果和呼吸联系到一起,从而论证儒的核心就是讲人需,就是更好的享有这个天生的权利。

    “轰!……”彝伦堂里的人,脑袋无一例外的被皇帝这种言论狠狠的撞击了一把,不少人开始头晕眼花起来。

    也有的人犹如猛然间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猛然间看见了窗外份外妖娆的,更加广阔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和目前这个房子里的东西格格不入,但是,确实那么的吸引人。

    “学生明白了,学生明白了……”黄宗羲高声呼喊道,皇帝的言论,是说得通的,如果再和圣人的其他理念联系到一起,这无疑更加说明了皇帝说的是对的,儒就是人需,圣人以儒为毕生的追求,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明白了,那么,如果没有德治,如果没有仁慈,那后果必定是天下大乱,血流成河,头颅满地,尸横遍野,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德治,如果没有仁慈,天下将有无数的人失去呼吸的自由,失去呼吸的可能,这天生天赐的权利,将被无情的剥夺,陛下,呼吸是人生第一大需求,呼吸就是生命啊!圣人的理念,无不渗透在人需之中啊!圣人提倡这些,就是为天下生灵争命,为天下人争一条活路啊!……陛下,儒当以人需来解,果不其然……”黄宗羲想通了,圣人提倡的这些理念,确实和呼吸有关,呼吸是人的天生的,天赐的,第一的需求,也就是说,呼吸的本意就是生命,如果没有德治,没有仁慈,那不知道多少人会失去呼吸的自由,失去呼吸的权利,失去生命,也就是说,圣人的理念,确实就是致力于人需,致力于为更多的人谋求“生命”,圣人的理念,无不渗透在人需之中。儒字,也确实当以人需来解。

    “……呼吸,乃是人生第一需求,呼吸,也就是生命……”

    这一句被黄宗羲喊出来的话,震耳发聩。

    “陛下,臣明白了,儒,当以人需来解……”林钎不是个蠢人,听了黄宗羲那震耳发聩的言语,忽然明白过来,圣人所提倡的这些理念,没有一样不和人需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人生之第一人需,呼吸联系得最为紧密,呼吸更是代表着生命,儒,当是以为天下生灵争命,为天下人争一条活路啊!

    “哦?呵呵,卿家明白了什么,不妨说来听听。”杨改革在这里大肆的传播“新理论”,可不想有人打马虎眼,可不想有人混日子,这里来的可都是文化界,教育界的精英,如果连他们都没搞清楚自己说这番话的意思和目的,那自己可真的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回陛下,圣人提倡忠恕,如果反过来看,没有忠诚与宽恕,那又会如何?天下充斥着背叛,充斥着出尔反尔,充斥着尔虞我诈,充斥着欺骗,充斥着残忍,世上再无信义可言,再无忠诚可信,背叛、欺骗、残忍将成为家常便饭,这些种种必将带来无尽的杀戮,带来无尽的战争,带无尽的来死亡,将无情的剥夺天下无数生灵的活路,无数人将死亡,此实乃地狱之景,惨不忍睹……”林钎尽力让自己平静一些,大口大口的喘息着,没有忠恕的后果实在是太恐怖了,只能用地狱来形容。

    “地狱?”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是的,也只有地狱,才有此番情景。”林钎尽力的肯定的说道。

    “也就是说,地狱是一个圣人也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佛家说,为普渡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朕想问,如果要将圣人的理念传播到地狱,有儒生肯去么?”杨改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