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基建
说着,杨改革拿出一个盒子。
打开盒子,这里面,是一些小铁棍,这铁棍约莫筷子粗细,倒是比筷子长得多。除了小铁困,还有一些粗铜丝,细银丝。
王承恩见皇帝正在取盒子里面的东西,连忙过来伺候着。这些东西,甚是粗笨,王承恩怕皇帝扎着手。
“这就是朕说的钢筋铁骨……,朕想过了,光是水泥,怕是修不起那么高的建筑,恐怕还得在这水泥里加上这钢筋铁骨才行……”杨改革笑着说道。杨改革对于混泥土建筑施工,那是一窍不通,能知道的就是修房子得用钢筋。
“钢筋铁骨……?”孙元化很是疑惑的问道。
“不错,朕想过了,人为什么能站起来?能跑能跳?而不是一堆肉堆起来的?这就是因为人有骨头的原因,肉附着在骨头,骨头把人撑起了,所以,人不是一堆肉堆积起来的……,所以,同理,全部用水泥灌注出一座人坛纪念碑,朕觉得,只怕也不行,这人坛纪念碑,还是得有骨头才行……,天下间能比石头还硬的,也就只有钢了……”杨改革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孙元化开始考虑皇帝说的这个事的可行性。水泥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东西,并没有太成熟的应用技术。
“……不过,陛下,臣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如今,只怕得全靠摸索了,再就是这人坛纪念碑,实在是重大,也不能拿这种没有把握的办法用到人坛纪念碑上,臣以为,该怎么修,最好还是能找个地方试一下,待有了经验,再用来建人坛纪念碑,如此,可能更妥……”孙元化对于用钢筋加水泥修建建筑,也是门外汉,根本一窍不通,甚至从来没想过水泥里加钢筋这种事。但如今逼上梁山,除了修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所以,也只能先求个试验的机会,好歹也别把人坛纪念碑搞砸了,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实在建不起五十丈的,建个三十丈的也就算了,建三十丈的,他是有把握的。
“是的,人坛纪念碑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能立刻用还没验证过的技术来修这个碑的,这件事,朕自有打算,……卿家先看朕给你演示一番,这是朕自己琢磨出来的,或许对卿家有用……”杨改革也不打算废话,虽然没亲自上高层建筑的工地干过活,可好歹也看过别人扎钢筋什么的,对于自己知道的,可能用得上的东西,杨改革准备一股脑倒给孙元化,至于孙元化能理解多少,这个可真的不是杨改革关心的范围了,能给的就是这些,剩下的,就靠孙元化去自己摸索了。
杨改革拿起“钳子”,把粗铜丝剪成一样长的长度。然后在一根方形的小木棍上把铜丝卷成大小一样的“回”字型铜丝。
杨改革很是专心的自己动手制作这些东西,对于这种手工活,杨改革倒是很乐意自己做,来这明朝,成了皇帝,这肩不挑,手不提了,这种日子过久了,也没意思,心里总有一种自己动手制作点东西的冲动,这次借这个机会,倒是自己“玩”了起来。
王承恩是心疼的看着皇帝,见皇帝一会拿“剪刀”剪铜丝,一会用把铜丝卷起来,恨不得自己帮皇帝做,可几次想从皇帝手里接过这活,都没得逞,只能着急的看着皇帝忙活。
孙元化倒是有些目瞪口呆了,皇帝还会玩这手……
杨改革把一定数量的粗铜丝弯成“回”型之后,就准备开始“扎”钢丝了。
“大伴,朕扶着这铁棍,你用银丝把这铜丝绑在这铁棍上,……,注意,每根铁棍都绑在铜丝的拐角处……”杨改革自己拿着铁棍,示意王承恩帮忙扎钢丝。
王承恩早就恨不得接过皇帝手上的活了,听见皇帝吩咐,立刻拿着银线扎起来,按照皇帝要求的,在铜丝的拐角处把铁棍捆扎起来。
不多时,这一根小铁棍就捆扎得差不多了,立刻变成了一个立体的“钢架”结构。
“卿家看看,这就是朕想出来的钢筋铁骨……”杨改革得意的摆弄着自己的手工艺品。心里十分得意。
“陛下的意思是,以此为骨架,在这里面浇灌水泥,做成水泥柱子?如此,这纪念碑,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水泥柱子?”孙元化见皇帝扎成的这个“钢铁构架”,眼睛立刻光芒四射,这一下子就为孙元化打开了一扇建筑世界的大门。
说着,杨改革拿出一个盒子。
打开盒子,这里面,是一些小铁棍,这铁棍约莫筷子粗细,倒是比筷子长得多。除了小铁困,还有一些粗铜丝,细银丝。
王承恩见皇帝正在取盒子里面的东西,连忙过来伺候着。这些东西,甚是粗笨,王承恩怕皇帝扎着手。
“这就是朕说的钢筋铁骨……,朕想过了,光是水泥,怕是修不起那么高的建筑,恐怕还得在这水泥里加上这钢筋铁骨才行……”杨改革笑着说道。杨改革对于混泥土建筑施工,那是一窍不通,能知道的就是修房子得用钢筋。
“钢筋铁骨……?”孙元化很是疑惑的问道。
“不错,朕想过了,人为什么能站起来?能跑能跳?而不是一堆肉堆起来的?这就是因为人有骨头的原因,肉附着在骨头,骨头把人撑起了,所以,人不是一堆肉堆积起来的……,所以,同理,全部用水泥灌注出一座人坛纪念碑,朕觉得,只怕也不行,这人坛纪念碑,还是得有骨头才行……,天下间能比石头还硬的,也就只有钢了……”杨改革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孙元化开始考虑皇帝说的这个事的可行性。水泥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东西,并没有太成熟的应用技术。
“……不过,陛下,臣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如今,只怕得全靠摸索了,再就是这人坛纪念碑,实在是重大,也不能拿这种没有把握的办法用到人坛纪念碑上,臣以为,该怎么修,最好还是能找个地方试一下,待有了经验,再用来建人坛纪念碑,如此,可能更妥……”孙元化对于用钢筋加水泥修建建筑,也是门外汉,根本一窍不通,甚至从来没想过水泥里加钢筋这种事。但如今逼上梁山,除了修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所以,也只能先求个试验的机会,好歹也别把人坛纪念碑搞砸了,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实在建不起五十丈的,建个三十丈的也就算了,建三十丈的,他是有把握的。
“是的,人坛纪念碑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能立刻用还没验证过的技术来修这个碑的,这件事,朕自有打算,……卿家先看朕给你演示一番,这是朕自己琢磨出来的,或许对卿家有用……”杨改革也不打算废话,虽然没亲自上高层建筑的工地干过活,可好歹也看过别人扎钢筋什么的,对于自己知道的,可能用得上的东西,杨改革准备一股脑倒给孙元化,至于孙元化能理解多少,这个可真的不是杨改革关心的范围了,能给的就是这些,剩下的,就靠孙元化去自己摸索了。
杨改革拿起“钳子”,把粗铜丝剪成一样长的长度。然后在一根方形的小木棍上把铜丝卷成大小一样的“回”字型铜丝。
杨改革很是专心的自己动手制作这些东西,对于这种手工活,杨改革倒是很乐意自己做,来这明朝,成了皇帝,这肩不挑,手不提了,这种日子过久了,也没意思,心里总有一种自己动手制作点东西的冲动,这次借这个机会,倒是自己“玩”了起来。
王承恩是心疼的看着皇帝,见皇帝一会拿“剪刀”剪铜丝,一会用把铜丝卷起来,恨不得自己帮皇帝做,可几次想从皇帝手里接过这活,都没得逞,只能着急的看着皇帝忙活。
孙元化倒是有些目瞪口呆了,皇帝还会玩这手……
杨改革把一定数量的粗铜丝弯成“回”型之后,就准备开始“扎”钢丝了。
“大伴,朕扶着这铁棍,你用银丝把这铜丝绑在这铁棍上,……,注意,每根铁棍都绑在铜丝的拐角处……”杨改革自己拿着铁棍,示意王承恩帮忙扎钢丝。
王承恩早就恨不得接过皇帝手上的活了,听见皇帝吩咐,立刻拿着银线扎起来,按照皇帝要求的,在铜丝的拐角处把铁棍捆扎起来。
不多时,这一根小铁棍就捆扎得差不多了,立刻变成了一个立体的“钢架”结构。
“卿家看看,这就是朕想出来的钢筋铁骨……”杨改革得意的摆弄着自己的手工艺品。心里十分得意。
“陛下的意思是,以此为骨架,在这里面浇灌水泥,做成水泥柱子?如此,这纪念碑,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水泥柱子?”孙元化见皇帝扎成的这个“钢铁构架”,眼睛立刻光芒四射,这一下子就为孙元化打开了一扇建筑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