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帝瞥了颖王一眼,“赈灾也得有个方案,现在还没拿出方案,你如何去?”

    颖王喉结滚动,认真道,“儿臣想了几个方案,不知父皇可认同。”

    晋文帝眼睛一眯,“哦?你说来听听。”

    颖王拱了拱手,“如今大宛兵变,儿臣想着,边关肯定缺兵少将,抽丁充兵是迟早的事,与其在全国范围抽丁,引得百姓哀声怨道,不如咱们就从江淮征兵。那边如今没有粮食,家里少个人就少张吃饭的嘴,男丁到了军中吃穿由国库供给,打了胜仗、立了军功,还能得到赏赐补贴家用,岂不一举两得?”

    晋文帝眼底露出赞赏之意,“你这个主意倒是别出心裁!”

    赵王也赞许的点头,“六弟这个提议确实很好,只是……”

    任何好话,后缀带了“只是”二字,说明就不是真的赞许。

    众人都看向赵王。

    晋文帝问道,“只是如何?”

    “两淮地区如今颗粒无收,征兵确实可以保住那边的男丁,只是这剩下的老弱妇孺又该当如何处置呢?没有粮食,连男丁也被征走,只怕不出一两月,就会饿殍遍野啊。”

    晋文帝长哼一口气,赵王的担忧不无道理。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缓缓走进来,伴随着这道身影,是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不会!”

    竟是贤王来了。

    贤王因着先天残疾、母妃卑贱,从不被人注意,是以谈这等大事,晋文帝这个老爹都没想起来将他喊过来,没想到他不请自来。

    不过这种危急时刻,当爹的没有会嫌儿子多的。

    儿子多,才显得人多力量大。

    晋文帝便也和蔼的朝他招了招手,“老二来了,你说不会,是也有主意?”

    贤王吃力地走了过来,对晋文帝行了礼。

    颖王这才道,“这从江淮征兵的主意便是儿臣和二哥商量出来的,至于剩下的老弱妇孺,我们也有安排。”

    “道来!”晋文帝是第一次体会到儿子多的好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