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后世的先进潜艇能“破冰上浮”,可这些潜艇都是经过特殊设计和加强舰体强度的。比如苏联的核潜艇设计成双层壳体,使用了昂贵的钛合金制造潜艇外壳,在高高的围壳指挥塔以及潜艇上半部壳体进行了仿鲸背的材料结构加强设计。
就算如此,这些核潜艇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破冰上浮,必须经过详细的规划。核潜艇破冰主要有方案1和方案2两种。方案1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结合自己国家在北极的卫星和水文观察数据,选择附近暖流活动频繁的冰层融冰区或者冰间湖上浮,这类地方的冰层通常很薄,甚至是冰水混合体,如果运气好,碰上这些地方,核潜艇直接上浮就好了,和别的海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强行破冰一说。
万一运气不好,那就只能开启暴力破冰模式。首先要做就是使用声呐探测冰层厚度,选择冰层较薄,冰层底部较平整的区域进行破冰(底部有锥形冰分分钟刺破壳体),如果冰层厚度在一米以下,潜艇通常会选择撞击模式,也就是在冰层下较深处就开始冲刺,利用加速度动能直接撞开冰层。
如果冰层厚度在一米以上,那就只能使用挤压模式,潜艇先是缓慢将围壳贴上冰层,然后将压仓水一点点的排出去,逐步增加浮力,围壳作用在冰层上的力量也缓慢增加,直到冰层被挤压出现裂缝,再快速排水,迅速增加浮力,最后用围壳发起最后一击,完成破冰过程。
不过他们现在面对的是漂浮的冰山,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发生还不到30年,没有船只敢跟冰山硬碰硬,哪怕是核潜艇。而且他们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知道自己潜艇动力系统的核心是什么东西,那简直就是潘多拉魔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只能退避三舍。
核潜艇成功穿越北极的消息传回了柏林皇宫。
“潜艇穿越了北极极点?”正在用餐的小伊丽莎白听到雅尼克的秘书汇报的消息,惊愕的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她也知道北极冰川下面是海水,理论上潜艇是能过得去的,可问题是艇内的氧气。如果潜艇不能及时浮出水面进行换气,恐怕连两三天都坚持不了就得全军覆没。
雅尼克轻松的笑笑道。“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你是不是想问潜艇的氧气问题?那你知道《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动力是什么吗?”
小伊丽莎白点点头。“电,用钠/汞电池来提供动力。”
“没错,我们的潜艇用的是最新的动力系统,它能提供近乎无穷无尽的电力,可以把水电分解成氧气,也就不需要让潜艇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小伊丽莎白恍然大悟的点点头。“那雅尼克哥哥你是占领了北极吗?”
“占领算不上,最多算是掌控吧。”南极是大陆,不属于任何国家。北极是冰盖,属于公海。不过占领和掌控似乎都差不多。以后北极就是德国海军势力范围,别人想靠近就得征得他们的同意。
之所以雅尼克如此看重北极,是因为北极是潜伏潜艇的“风水宝地”。
在原时空的冷战时期,北极是苏美两国演武场。
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其时正好是苏联刚刚把卫星送上太空。美国在天上输了一招,自然要在海里找回来。于是美国在1958年7月派遣鹦鹉螺号核潜艇成功穿越北极点。
与美国针锋相对的苏联自然也不会让美国人独霸这个地方,迅速研制出核潜艇来与之抗衡。开始美苏的核潜艇在冰海中穿梭仅仅是为了显示实力。然而在后来的竞争中,苏联人却发现原来北冰洋是他们潜艇潜伏的好地方。
随着战略核潜艇的出现,潜艇从海战中敲边鼓的角色变成了真正的“杀手锏”。对于核潜艇而言,最大的天敌是敌方的反潜直升机或者飞机。一旦被这些来自天空的敌人发现,除了躲避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反制措施。
此时北极冰盖的作用就出来了,潜艇在北极活动上边有冰盖可以掩护自己的行踪。敌方的反潜飞机和直升机再厉害也不可能穿透冰盖去打击潜艇。在冰山下边待机,除了敌人的战术核潜艇之外没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自己,所以苏联的核潜艇可以在此不受空中威胁随便活动。战略核潜艇只要躲藏好,到了需要发射战略核武器的时候再露头,有北极冰山在头上罩着自然更安全。同时对于弹道导弹而言,美苏两国间最近的距离就是北冰洋这条路,潜艇在此发射战略导弹比穿越太平洋更快到达对方领土,可以快速打击对方的战略目标,所以美苏双方都在此地区密布战略武器。
就这样北冰洋彻底变成了美苏双方核潜艇的决斗场。北冰洋下边从此暗流密布,期间的明争暗斗自然惊险万分。多次几乎引发世界大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K-19号潜艇与美国鹦鹉螺号潜艇相撞的事件,当时双方互相用核武器对峙,差点擦枪走火,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有趣的是二战德国也曾在北极秘密修建过两个潜艇基地,连苏联也没有发现。
就算如此,这些核潜艇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破冰上浮,必须经过详细的规划。核潜艇破冰主要有方案1和方案2两种。方案1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结合自己国家在北极的卫星和水文观察数据,选择附近暖流活动频繁的冰层融冰区或者冰间湖上浮,这类地方的冰层通常很薄,甚至是冰水混合体,如果运气好,碰上这些地方,核潜艇直接上浮就好了,和别的海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强行破冰一说。
万一运气不好,那就只能开启暴力破冰模式。首先要做就是使用声呐探测冰层厚度,选择冰层较薄,冰层底部较平整的区域进行破冰(底部有锥形冰分分钟刺破壳体),如果冰层厚度在一米以下,潜艇通常会选择撞击模式,也就是在冰层下较深处就开始冲刺,利用加速度动能直接撞开冰层。
如果冰层厚度在一米以上,那就只能使用挤压模式,潜艇先是缓慢将围壳贴上冰层,然后将压仓水一点点的排出去,逐步增加浮力,围壳作用在冰层上的力量也缓慢增加,直到冰层被挤压出现裂缝,再快速排水,迅速增加浮力,最后用围壳发起最后一击,完成破冰过程。
不过他们现在面对的是漂浮的冰山,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发生还不到30年,没有船只敢跟冰山硬碰硬,哪怕是核潜艇。而且他们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知道自己潜艇动力系统的核心是什么东西,那简直就是潘多拉魔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只能退避三舍。
核潜艇成功穿越北极的消息传回了柏林皇宫。
“潜艇穿越了北极极点?”正在用餐的小伊丽莎白听到雅尼克的秘书汇报的消息,惊愕的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她也知道北极冰川下面是海水,理论上潜艇是能过得去的,可问题是艇内的氧气。如果潜艇不能及时浮出水面进行换气,恐怕连两三天都坚持不了就得全军覆没。
雅尼克轻松的笑笑道。“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你是不是想问潜艇的氧气问题?那你知道《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动力是什么吗?”
小伊丽莎白点点头。“电,用钠/汞电池来提供动力。”
“没错,我们的潜艇用的是最新的动力系统,它能提供近乎无穷无尽的电力,可以把水电分解成氧气,也就不需要让潜艇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小伊丽莎白恍然大悟的点点头。“那雅尼克哥哥你是占领了北极吗?”
“占领算不上,最多算是掌控吧。”南极是大陆,不属于任何国家。北极是冰盖,属于公海。不过占领和掌控似乎都差不多。以后北极就是德国海军势力范围,别人想靠近就得征得他们的同意。
之所以雅尼克如此看重北极,是因为北极是潜伏潜艇的“风水宝地”。
在原时空的冷战时期,北极是苏美两国演武场。
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其时正好是苏联刚刚把卫星送上太空。美国在天上输了一招,自然要在海里找回来。于是美国在1958年7月派遣鹦鹉螺号核潜艇成功穿越北极点。
与美国针锋相对的苏联自然也不会让美国人独霸这个地方,迅速研制出核潜艇来与之抗衡。开始美苏的核潜艇在冰海中穿梭仅仅是为了显示实力。然而在后来的竞争中,苏联人却发现原来北冰洋是他们潜艇潜伏的好地方。
随着战略核潜艇的出现,潜艇从海战中敲边鼓的角色变成了真正的“杀手锏”。对于核潜艇而言,最大的天敌是敌方的反潜直升机或者飞机。一旦被这些来自天空的敌人发现,除了躲避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反制措施。
此时北极冰盖的作用就出来了,潜艇在北极活动上边有冰盖可以掩护自己的行踪。敌方的反潜飞机和直升机再厉害也不可能穿透冰盖去打击潜艇。在冰山下边待机,除了敌人的战术核潜艇之外没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自己,所以苏联的核潜艇可以在此不受空中威胁随便活动。战略核潜艇只要躲藏好,到了需要发射战略核武器的时候再露头,有北极冰山在头上罩着自然更安全。同时对于弹道导弹而言,美苏两国间最近的距离就是北冰洋这条路,潜艇在此发射战略导弹比穿越太平洋更快到达对方领土,可以快速打击对方的战略目标,所以美苏双方都在此地区密布战略武器。
就这样北冰洋彻底变成了美苏双方核潜艇的决斗场。北冰洋下边从此暗流密布,期间的明争暗斗自然惊险万分。多次几乎引发世界大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K-19号潜艇与美国鹦鹉螺号潜艇相撞的事件,当时双方互相用核武器对峙,差点擦枪走火,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有趣的是二战德国也曾在北极秘密修建过两个潜艇基地,连苏联也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