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合作的原因,当时我对昌达集团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是一家非常正规的股份制企业,管理规范,企业构架清晰,经营目标既宏伟,又现实,老板素质很高,用实际行动尊重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而且值得信赖。这些原因,最终促成了我到这里工作。”童伟不失时机,向史晓东宣扬昌达集团的优势。
“到了这里以后,你觉得企业的科研环境跟原单位有什么不同?”
“我的感受是,只要企业支持科研开发活动,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科研环境完全靠科技人员自己去营造,因为企业招聘研发人员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做这项工作。在我看来,经过我们的努力,昌达集团现在的科研环境,一点也不比我原来的单位差,在硬件方面,甚至比原单位更好。”
“是啊,你说的这些,我已经有所感受了,在最初的yh放大实验中,对于需要的仪器设备,只要提出采购清单,叶总从来都是一路绿灯。反观我们单位,实验室要购置一件仪器设备,往往需要多位领导审批,层层把关,卡得很严,对一线科研人员完全缺乏信任。”这是史晓东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抱怨单位领导。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单位的科研经费有限,一般项目争取经费很难,政府拨款主要用于保证所谓重点项目的科研经费,轮到年轻科技人员这里,就所剩无几了,所以,科研院所的每一笔支出都卡得很严。”童博士深有体会。
“这样看来,只要企业经济效益不错,研发经费方面就会比科研院所更加宽松。”
“事情也不尽然,还是要看企业文化和老板的理念。现实中有为数不少的民营或私营企业,经济效益很好,老板也挣了很多钱,但他们只顾把钱往自己兜里揣,对企业的发展没有长远打算,别说投入巨资搞科研开发,他们连外聘科技人员的报酬都要想方设法克扣,更遑论什么科研环境和氛围。当然,那种目光短浅的企业,生命力注定不会持久,自然也不会走得太远。”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长远打算,意识到科研开发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企业,才能建立良好的科研氛围。”
“对,昌达集团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这个企业的高管们早就意识到技术对实体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发展的前十几年,他们以引进技术为主,后来认识到,要想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科技开发中心。为了增强自主研发的能力,他们创造条件,在资金上全力支持科研开发活动,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为科技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搞科研,这样的企业很少见。”童博士娓娓道来。
“童博士,从体制内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来到这民营企业,薪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应该增加不少吧?抱歉,这是个人,我就是随便一问,你可以不用回答。”说完,史晓东狡黠地一笑。
童伟打了个哑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遵循的人生准则。”
“童博士,你认为在民营企业工作,跟在原来那种体制内的大型科研机构有什么不一样?”
“你指的哪一方面?”
“自我感觉,或者社会地位。”
童伟想了想,非常犀利地反问道“史工现在就是健华医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属于正儿八经的体制内人士,跟我坐在一起,你觉得比我高人一等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在健华医药研究院有什么社会地位?担任了什么职务?”
史晓东意识到自己的话也许冒犯到对方了,他赶忙解释道“童博士,你千万别多心,我没有那个意思,刚才的话很冒失,我向你道歉。”
“史工多虑了,你的话没有什么不恰当,我也没必要多心,只是用具体事例回答你的问题,你别想太多。本来嘛,现在这屋里只有咱们俩,我在民营企业,你在体制内,你有没有优越感我不知道,但我没有任何低人一等的感觉!至于社会地位,只要我想要,什么委员代表之类的荣誉头衔,我早就有了,但昌达集团的关总就不热衷于那些表面上的东西,所以,我们根本不在乎。”
合作的原因,当时我对昌达集团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是一家非常正规的股份制企业,管理规范,企业构架清晰,经营目标既宏伟,又现实,老板素质很高,用实际行动尊重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而且值得信赖。这些原因,最终促成了我到这里工作。”童伟不失时机,向史晓东宣扬昌达集团的优势。
“到了这里以后,你觉得企业的科研环境跟原单位有什么不同?”
“我的感受是,只要企业支持科研开发活动,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科研环境完全靠科技人员自己去营造,因为企业招聘研发人员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做这项工作。在我看来,经过我们的努力,昌达集团现在的科研环境,一点也不比我原来的单位差,在硬件方面,甚至比原单位更好。”
“是啊,你说的这些,我已经有所感受了,在最初的yh放大实验中,对于需要的仪器设备,只要提出采购清单,叶总从来都是一路绿灯。反观我们单位,实验室要购置一件仪器设备,往往需要多位领导审批,层层把关,卡得很严,对一线科研人员完全缺乏信任。”这是史晓东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抱怨单位领导。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单位的科研经费有限,一般项目争取经费很难,政府拨款主要用于保证所谓重点项目的科研经费,轮到年轻科技人员这里,就所剩无几了,所以,科研院所的每一笔支出都卡得很严。”童博士深有体会。
“这样看来,只要企业经济效益不错,研发经费方面就会比科研院所更加宽松。”
“事情也不尽然,还是要看企业文化和老板的理念。现实中有为数不少的民营或私营企业,经济效益很好,老板也挣了很多钱,但他们只顾把钱往自己兜里揣,对企业的发展没有长远打算,别说投入巨资搞科研开发,他们连外聘科技人员的报酬都要想方设法克扣,更遑论什么科研环境和氛围。当然,那种目光短浅的企业,生命力注定不会持久,自然也不会走得太远。”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长远打算,意识到科研开发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企业,才能建立良好的科研氛围。”
“对,昌达集团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这个企业的高管们早就意识到技术对实体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发展的前十几年,他们以引进技术为主,后来认识到,要想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科技开发中心。为了增强自主研发的能力,他们创造条件,在资金上全力支持科研开发活动,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为科技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搞科研,这样的企业很少见。”童博士娓娓道来。
“童博士,从体制内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来到这民营企业,薪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应该增加不少吧?抱歉,这是个人,我就是随便一问,你可以不用回答。”说完,史晓东狡黠地一笑。
童伟打了个哑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遵循的人生准则。”
“童博士,你认为在民营企业工作,跟在原来那种体制内的大型科研机构有什么不一样?”
“你指的哪一方面?”
“自我感觉,或者社会地位。”
童伟想了想,非常犀利地反问道“史工现在就是健华医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属于正儿八经的体制内人士,跟我坐在一起,你觉得比我高人一等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在健华医药研究院有什么社会地位?担任了什么职务?”
史晓东意识到自己的话也许冒犯到对方了,他赶忙解释道“童博士,你千万别多心,我没有那个意思,刚才的话很冒失,我向你道歉。”
“史工多虑了,你的话没有什么不恰当,我也没必要多心,只是用具体事例回答你的问题,你别想太多。本来嘛,现在这屋里只有咱们俩,我在民营企业,你在体制内,你有没有优越感我不知道,但我没有任何低人一等的感觉!至于社会地位,只要我想要,什么委员代表之类的荣誉头衔,我早就有了,但昌达集团的关总就不热衷于那些表面上的东西,所以,我们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