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是埃及的核心地区,掌握了开罗,纳赛尔就能够与其他地方势力进行竞争。
在讨论以及计划中,不知不觉,埃及当地7月6日的清晨降临了。
此时,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已经将英国在运河区的5个师完全包围。与之前的战争一样,拥有强大空中力量的中国一方赢得了胜利。即便部队在快速行动的时候只携带了轻武器,但空投依旧给轻步兵们提供了足够摧毁英军装甲部队的武器。
哪怕世界人民解放军只学到了中国的轻步兵技的入门水平,也足以击溃英国军队的进攻。更何况此时世界人民解放军的登陆点上已经有50几辆59坦克被卸下来,这些坦克以及赶往运河北口,准备应对英军随时发动的反扑。
更多的坦克与装甲运兵车正在登陆,最多到7月9日,就可以给被围的英军以毁灭性打击。同时确保世界人民解放军不会在歼灭战中遭到过大的损失。
埃及当地是时间7月6日上午10点,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发出了电报,告知全球。世界人民解放军支持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并且认为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归埃及人民所有。
丘吉尔内阁,罗斯福政府还算好一点。毕竟英美现在的焦点在北美以及非洲西部,中国占领埃及后,首当其冲的是南欧与东欧,还有一个土耳其。
中国占领埃及的消息对德国与苏联政府的冲击远大过英美。苏共政治局此时的感受非常糟糕,中国夺取苏伊士运河,就可以直奔黑海。
苏联在黑海有出海口,从地图上看,中苏之间又将打通一条交通线。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即将进入苏联试图控制的东欧地区。自此,苏联要承受的压力变得更大了。
但苏联此时的战场局面很糟糕,德军经历了1942年的冬季后,开始了夏季反攻。苏联本想趁着冬季夺回斯大林格勒,但是力有未逮,并没有成功。现在苏联只能维持伏尔加河防线,防止德军切断苏联与巴库油田的运输。这就意味着苏联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干涉东欧。
中国却能够对东欧进行打击。而且现在东欧还有一个的确与中国有血缘关系的匈牙利,如果中国真的能打过黑海海峡,攻入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保不准匈牙利就敢反水纳粹德国。
虽然中国进入匈牙利,意味着德国压力倍增,苏联可以趁机反攻。不过苏联进入东欧的计划可就彻底破灭了。
与苏联相比,德国高层的压力可就大了更多。中苏之间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也就是针对德国意大利的战争同盟。中国夺取东欧,顶多让苏联建立针对西欧缓冲区的计划落空。而德国却要真正面对中苏两国的猛攻。
希特勒此时的精神十分亢奋,他在狼穴里面对着一众德国元帅们大喊大叫,表示一定要让中国人知道日耳曼勇士的力量,让中国重新体会庚子之变时候德国军队的威风。
但是这么一番叫喊之后,希特勒并没有提出任何在地中海地区投放兵力的实质性决定。当凯特尔元帅转达了墨索里尼请求德国派兵支援的请求时,希特勒不快的答道:“告诉墨索里尼,我已经允许意大利部队离开苏联,返回意大利,这已经影响到了在苏联的战争。”
凯特尔本人对意大利没什么好感,他就公事公办的继续转述了意大利方面的请求,“元首,意大利请求我们支援更多的武器。”
希特勒脸色更加难看,“我们已经支援了那么多的机器设备,我认为意大利人足以利用这些设备提升他们的战争能力。”
这话也不是希特勒在推诿。西欧战役结束后,纳粹德国从法国掠夺了大量机器设备,充当法国赔款。这是在战前就计划好的步骤,德国原本认为,法国的机器设备未必比德国的好,而且德国已经在本国工业领域进行了海量投资,也不缺乏机器设备。之所以要掠夺一番,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削弱法国的生产能力,法国市场上的匮乏,就可以用德国的工业品来补充。
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解决思路。战争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消灭“过剩产能”,让需求与供应平衡。法国市场对德国很重要。所以掠夺回来的设备本身很可能就会销毁掉。
但是击败法国后,德国发现法国使用的中国设备精度高,质量好。德国可以用中国设备替代德国设备,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工业零组件,掠夺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讨论以及计划中,不知不觉,埃及当地7月6日的清晨降临了。
此时,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已经将英国在运河区的5个师完全包围。与之前的战争一样,拥有强大空中力量的中国一方赢得了胜利。即便部队在快速行动的时候只携带了轻武器,但空投依旧给轻步兵们提供了足够摧毁英军装甲部队的武器。
哪怕世界人民解放军只学到了中国的轻步兵技的入门水平,也足以击溃英国军队的进攻。更何况此时世界人民解放军的登陆点上已经有50几辆59坦克被卸下来,这些坦克以及赶往运河北口,准备应对英军随时发动的反扑。
更多的坦克与装甲运兵车正在登陆,最多到7月9日,就可以给被围的英军以毁灭性打击。同时确保世界人民解放军不会在歼灭战中遭到过大的损失。
埃及当地是时间7月6日上午10点,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发出了电报,告知全球。世界人民解放军支持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并且认为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归埃及人民所有。
丘吉尔内阁,罗斯福政府还算好一点。毕竟英美现在的焦点在北美以及非洲西部,中国占领埃及后,首当其冲的是南欧与东欧,还有一个土耳其。
中国占领埃及的消息对德国与苏联政府的冲击远大过英美。苏共政治局此时的感受非常糟糕,中国夺取苏伊士运河,就可以直奔黑海。
苏联在黑海有出海口,从地图上看,中苏之间又将打通一条交通线。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即将进入苏联试图控制的东欧地区。自此,苏联要承受的压力变得更大了。
但苏联此时的战场局面很糟糕,德军经历了1942年的冬季后,开始了夏季反攻。苏联本想趁着冬季夺回斯大林格勒,但是力有未逮,并没有成功。现在苏联只能维持伏尔加河防线,防止德军切断苏联与巴库油田的运输。这就意味着苏联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干涉东欧。
中国却能够对东欧进行打击。而且现在东欧还有一个的确与中国有血缘关系的匈牙利,如果中国真的能打过黑海海峡,攻入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保不准匈牙利就敢反水纳粹德国。
虽然中国进入匈牙利,意味着德国压力倍增,苏联可以趁机反攻。不过苏联进入东欧的计划可就彻底破灭了。
与苏联相比,德国高层的压力可就大了更多。中苏之间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也就是针对德国意大利的战争同盟。中国夺取东欧,顶多让苏联建立针对西欧缓冲区的计划落空。而德国却要真正面对中苏两国的猛攻。
希特勒此时的精神十分亢奋,他在狼穴里面对着一众德国元帅们大喊大叫,表示一定要让中国人知道日耳曼勇士的力量,让中国重新体会庚子之变时候德国军队的威风。
但是这么一番叫喊之后,希特勒并没有提出任何在地中海地区投放兵力的实质性决定。当凯特尔元帅转达了墨索里尼请求德国派兵支援的请求时,希特勒不快的答道:“告诉墨索里尼,我已经允许意大利部队离开苏联,返回意大利,这已经影响到了在苏联的战争。”
凯特尔本人对意大利没什么好感,他就公事公办的继续转述了意大利方面的请求,“元首,意大利请求我们支援更多的武器。”
希特勒脸色更加难看,“我们已经支援了那么多的机器设备,我认为意大利人足以利用这些设备提升他们的战争能力。”
这话也不是希特勒在推诿。西欧战役结束后,纳粹德国从法国掠夺了大量机器设备,充当法国赔款。这是在战前就计划好的步骤,德国原本认为,法国的机器设备未必比德国的好,而且德国已经在本国工业领域进行了海量投资,也不缺乏机器设备。之所以要掠夺一番,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削弱法国的生产能力,法国市场上的匮乏,就可以用德国的工业品来补充。
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解决思路。战争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消灭“过剩产能”,让需求与供应平衡。法国市场对德国很重要。所以掠夺回来的设备本身很可能就会销毁掉。
但是击败法国后,德国发现法国使用的中国设备精度高,质量好。德国可以用中国设备替代德国设备,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工业零组件,掠夺就变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