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昊人有些麻了。

    他以为弘治皇帝是叶淇变法的推手,没想到竟然是始作俑者!

    “怎么?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对吧?”

    叶贽嗤笑了一声,随即幽幽开了口。

    “弘治五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

    “帝命工部侍郎徐贯立刻主持治理,疏浚苏松河道,毕竟苏松乃是赋税重地,朝廷不得不重视。”

    “但是,疏浚河道也好,征调民夫也罢,那都是要花钱粮的,然而问题在于,国库早就没有钱粮了!”

    “家父叶淇于弘治四年,代李敏为户部尚书,这李敏是一个干吏,政绩卓著,但他不擅治理钱粮,家父代他升为户部尚书,国库已然空虚,钱粮短缺赤字严重!”

    “究其原因,还是先帝爷太过于“体恤民生”了,某地一发生天灾,先帝爷便下令减免夏税、秋税,甚至还拿出官府的财物,对灾民进行救济,仅在弘治四年一年,先帝爷就免除了近六百万的税粮,朝廷还怎么收税?还有什么税可收?”

    话听到这儿,汤昊顿时就忍不住笑了,笑得很是讽刺。

    真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圣君贤主啊!

    这减免赋税,确实是仁政善举,但是问题在于,你这样做,真给老百姓带来益处了吗?

    这大明王朝官员贪腐的手段,那可是出了名的花样多、构思巧。

    比如“折色火耗”,就是官府衙役向百姓收银子时,熔断碎银子会有损耗,损耗的这部分由老百姓承担,损耗多少官府衙役说了算。

    再比如“淋尖踢斛”,就是官府衙役向百姓征收粮食时,一斛倒满粮食时衙役会踢一脚,小部分粮食会被震出来,这些踢出来的粮食就不再是百姓的了,而是作为粮食运输时的损耗,同样的这部分损失同样由老百姓承担。

    说白了,这些都是官员剥削百姓的贪腐手段,老百姓却成了“冤大头”。

    还有一个,就是叶挚方才所说的,也是最让人恶心的手段,那就是地方官员上报灾荒,亦或者说“为民请命”!

    从古至今为百姓所敬仰的贤才干吏,大多都是能在紧要关头为民请命者。

    在百姓心中,一个官员,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时时为民请命,才真正配得上清官的名声,才是百姓心中的好官,为朝野称道。

    而恰恰正是这溢美之词,却成了贪官污吏贪腐受贿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