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头眯着眼看了几分钟,发现这是首长诗。

    没落款,没名字,不知年代,也不知写的人是谁,个别字可能有出入,但大致是这么写的:

    “东飞吹尽英雄梦,笑看春日万重山,历经劫难兄弟在,此去黄泉何惧栽,天若弃我天可弃,世若诛我世当诛。”

    读到这里,墙上另起一行接着又写:

    “柏叶潇潇墓草长,不见黄旗入洛阳,金乌不识当年月,犹自凄凄守白杨,来年等到花开日,方知腊雪似春霜,金阙银宫惧不在,沧海桑田已难寻。”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忍不住称赞道:“好诗,好诗,这是哪朝哪代哪个无名才子留下来的,就算比起我来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肯定不是方腊本人留下的,但也不是现在,我认为元明时期的概率比较大,诗后半段提到了方知腊雪似春霜,“方腊”二字赫然藏在了诗句中,此外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不少信息点,我背了下来,决定回去后在做研究。

    百听不如一见,我越探索越吃惊!

    这洞远不像别人说的只有500米深,真实情况是深不见底,而且越往深处走环境越错综复杂,时而会出现不明岔路,时而又出现类似狗洞的石缝。

    有的石洞我丢石头进去,半天才传来回声。怪不得当年他会藏身这里,要不是被出卖,我估计就算韩世忠带兵进来都抓不到人。

    感觉自己在走下去可能会迷路,手电电量也不多了,正准备回去,突然手电晃到了一张石桌,就在前方不远的拐角。

    我迅速跑过去看,便看到这里有一张人为打造出来的石桌,配套的还有几张石凳,凳子上刻有莲花图案,就这么静静矗立在此。

    我手伸到石桌下反手摸了摸,顿时兴奋了,这肯定是宋代的!

    因为宋代石桌都是单面工,桌子反面不打磨,此外那几个石凳有卷腿迹象,这都符合宋代工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但这很有可能是当年那位主用过的!

    我都看见了,那肯定也有其他人看见过,竟然能保存至今.....甚至文物局都没贴个标识牌什么的,就这么随便堆在这里,像陈年垃圾一样。

    在这里坐了一会儿,我心中激动,心想这地方值得好好调查,保不齐藏了什么大秘密!

    我起身离开,接着便出了问题。

    来前好好的,回不去了!

    我越走发现越不对劲儿!天生方向感就强的我竟然在洞里迷路了!

    这里不见太阳,乌漆麻黑,白天晚上一个样!一旦手电电量耗尽就完蛋了!到时要是摸黑踩空掉到了哪个地洞里,我化成白骨都没人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