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五章银行的股份组成和寻找橡胶

    “李老哥说的对,在督军大人决议要发行新币的时候,其实我们两家和那十五家海商其实就已经决定全力支持了,只是没有像这谢家一般,大张旗鼓的说出来而已。”林凤在旁边赞同的说道。

    虽然李旦和林凤这么说,但其实心中还是有些懊恼的。抓住这个机遇,对家中来说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呵呵大家的心意我当然明白,正是大家这些年来不遗余力的支持,才有了台湾的现在,我和军政府不会忘记的。不过,这谢家也还不,虽然去年犯了点误,但是在这个时候能够战出来,对新币的发行有着很大的好处,也算是不了。既然有功,当然得奖,军政府理应在合法的前提下给予谢家一定的支持。”

    萧明乾的一句话,把谢家提升到了同十五家海商同等的地位,彻底的从南部海商当中脱颖而出了。这样的好处,让谢家上下是欣喜若狂。

    “不说这些了,李公,林老英雄关于接纳你们入股四大银行的事情,我考虑了一下,同意你们入股台湾银行,凤山银行和吕宋银行。而且不仅仅是你们,所有经过评估,有那个实力的人都可以入股这三大银行。不过中央银行不行,我对中央银行的定位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对我们内部的金融进行管理,他不接受任何私人入股,即使是我也不会入股中央银行。”

    这次李旦和林凤来找萧明乾,其主要目的其实是想入股四大银行。因为萧明乾在上次提到筹备四大银行的时候,没有提出是否接受私人入股,所以李旦在同林凤接洽以后,便联袂前来咨询。

    “那督军大人,您提到说三大银行之间,业务是可以相互往来的,而且即将出现的金银券在任何一个银行都可以结算出金银铜币,三大银行之间的账务该如何结算?”李旦问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李旦并不会同时如果三大银行,所以银行之间的账务结算就成了一个问题,不搞清楚的话,风险是很大的。

    “李公,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金银券不是银票,它本身也是一种货币,金银券本身的作用同金银币是一样的,只是它的面值普遍比较大而已。前期,中央银行发行的金银券不会很多,等以后我们所掌握的金银多了以后,中央银行会储备足够的金银,甚至是单一的黄金。那个时候,这些金银券的发行量便同中央银行的金银储备向挂钩。如此一来,其他三大银行收取金银券,不用同其他银行进行结算的。

    而三大银行可以自行发行一些账户,其作用便如同银票。这些账户的支付才需要进行银行间结算,那就是银行自身的事情了,需要开通这种功能的银行之间自行解决。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跨银行的账务结算在短期内是不用想了,这里面涉及的太多,太复杂,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萧明乾向两人详细的解释了金银券的本质。而通过萧明乾这一解释,李旦彻底的弄清楚了金银券是个样的。说白了,就是同交子一样的。只不过是政府强制发行的一种纸币。

    李旦不这种金银券是否会如同交子一般最后变成废纸,但是台湾正处於快速的上升阶段,高速的发展会将很多给掩盖,甚至是解决掉,所以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老朽明白了如此我们也就放心了。”李旦和林凤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点了点头说道。

    “不过,两位,我要说明一点,台湾银行和吕宋银行对台湾和吕宋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这两个银行,军政府将占有不少于51的股份,其他49才会开放给私人,其中也包括我。而凤山银行却完全没有这样的限制。军政府将不占有任何的股份,完全通过私人集资筹建,我本人就打算拨出五百万两入股。”

    萧明乾又强调了一句,这是他的一些想法。台湾银行和凤山银行在功能上偏向于支援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军政府自然不能没有绝对的掌控权。

    而凤山银行则完全是一个吸金机器,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尽可能的吸纳台湾内部和外部的资金,然后通过市场来让资金流通起来。

    如此一来,台湾银行和吕宋银行在风险和稳定性方面要强一些,但是其更趋向于政府部门,资金的流动灵活度不够。有时候,为了整体的需要,可能会放弃一些高利润的领域,而将资金投向低利润的领域。萧明乾可不想向一战前的法国那样,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向国外,而其国内的发展却严重缺乏资金的事情,在未来发生在所创立的国家里面。

    而凤山银行则不然,它将是个彻底的私人金融机构,哪里的利润高,他的资金就投向哪里,只要是能够赚大钱就行。

    “多谢督军大人的解释,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李旦把萧明乾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留待认真的思考这里面的奥秘。这就是同政府高层搞好关系的好处,即使所有的事情都依法进行,但还是会领先其他人一步,最少在信息层面上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