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仗着晋国的强大在抖威风,吕武却也真的是做到了未尝一败。

    如果一直不是作为主将,胜败对于某个人的声望涨幅,其实关系不大。

    吕武已经不止一次担任主将,名声逐渐显耀是历经那次伐齐,再来就是连续征讨秦国累积的威名了。

    阵斩养由基和潘党的“鄢陵之战”?这场战争只是让吕武真正地踏上“国际”舞台,聚焦于天下豪杰的目光之下,展现出来的只是个人武勇,没有牵扯到统兵的能力。

    用两个一流强国来当垫脚石成就威名,含金量绝对是十成十的高,履历上面在晋国现任的六“卿”之中也算是独一份了。

    所以,不怪国君觉得吕武没有南下会感到心虚,不是那么敢跟楚国摆开阵势硬刚。

    元戎中行偃没有独自统兵获得大胜的履历,相反作为副手时期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

    中军佐士匄为“卿”之初,正处于晋国大乱之后,对外有所用兵也只是小打小闹。以他所处的位置高度,小打小闹无法形成什么威望。

    下军将程郑和下军佐赵武就更不用说了,两人都是刚刚获得卿位不久,属于“萌新”的同时,想牛逼,要先考虑自家的实力允不允许。

    上军佐魏琦在获得卿位之前就以敢打敢拼著称,“鄢陵之战”也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单纯以声望而言某种程度上略略显名在吕武之上。

    这是因为魏琦射了楚君熊审一箭,还将楚君熊审给射成了独眼龙。

    如果魏琦能选的话,像“国君杀手”这种威名不要也罢。

    戕害一国之君的威名是种负担,偏偏自个儿又没死成,用一句现代话感概应该是“真特么醉了”之类。

    在任何时代和王朝,背着一个“国君杀手”的称号都不是好事!

    这特么一国之君都敢杀?

    寡人也是一国之君哦!哪天会不会上了名单???

    可以想象魏琦的心情,大概是庆幸又糟心吧?

    剥开这一层,立刻能够理解魏氏的处境,明白魏氏为什么攻击性不强,愿意跟阴氏结盟,并且接受以阴氏为主导的局面。

    说白了,魏氏需要低调,顺带将吕武救魏琦的恩情给报了,算是一种立人设,外加跟着吃肉喝汤。

    所以,要什么自行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