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丹丘山地界晴雨交缠。上午天空还一个敞亮,不时剪过成双的燕影,不多久扬起一阵风后洒下丝丝绵绵雨,罩着迎春花下咴咴的鸣声,幽曲地扑起叶上清香。茅屋檐垂下雨帘,赶路的行人纷纷躲进路边的茶摊,茶摊伙计上前递上一杯清寡热茶再询问是否添茶。
茶摊一角四方桌边坐着一位说书人捧一碗热酒,每润一口,啧然有声。旁边行脚的旅客央他再说几段奇闻轶事,说书人摆手示意他要先舒服地喝完这碗酒,旅客便也不好催促。
说书人放下碗,起身拾起桌上搁置一旁的折扇,迈两步像模像样的四方步,摇头晃脑一拍扇骨:
“话说那九老县里一书生,幼小父母早别离,老人病榻多病吟。春日深山挖苦笋,夏夜捕萤作烛光,秋收遮面拾遗穗,清冬自扫屋内雪。生平苦寒多艰苦,却常做人间一笑客,不谓苦多,奈何苦多。”说书人从眼缝中瞄了一眼众人反应,继续说道,“媒人赏识他的品性,但他几番推拒,不忍贫寒牵连好人家。春来秋去,苦困中翻滚,那书生始终是书生。恰一日,一员外携妻儿至九老县,员外千金踏青见书生喜不自胜,暗中与他私语:自称是鲤鱼报恩,愿与他共结连理,百年好合……”
说书人唇瓣翻动,无法自已地吐出流水般的溢美之词夸赞那员外千金的美貌绝伦与温柔可人,围在他周遭的听众自然是比起才子佳人更乐意听乡野怪谈的诡谲艳丽。
说书人口中的书生在与千金大婚时又遭遇猫头人身的猫精抢婚,那接连不断的精灵怪异错落有致地插入这无以回报以身相许的故事桥段中,不得不佩服这说书人的口齿伶俐、博闻广记。
若是在冬夜破庙篝火旁,再配上一壶烈酒,以此为下酒菜,想必比现今茶水入喉更为有趣。
余曲生晃了晃手中的茶碗,如同白水般清澈的涟漪荡开他神游的神情。
“真真无趣。”桌对面的人小声地抱怨。
余曲生拉回翩飞的思绪,问道:“你喜欢怎样的?”
那人抬眼一瞥他,翘起嘴角:“我知道真正精彩的版本。”
余曲生放下踩在长凳上的脚,他对此十分有兴趣,:“噢?不知在下是否有幸洗耳恭听?”
“九老县的书生骗了员外千金的心,员外不得已将千金许配给他,又怕千金受苦于是资助书生科考。书生想既然后生无忧无虑何必辛苦,每每被员外训诫便怀恨在心,又将这恨意转嫁到他的妻子。一日他在街上遇到一道士,道士称其印堂发黑眼中红光家中必有妖邪……”
这故事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余曲生看着对面的人,挠了挠腮问:“然后呢?”
卖关子的人笑道:“这故事你花个十文钱便能买到。”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卷的书,“喏,便是它了。”
余曲生打眼看去那作者署名为“七公子”。这些文人墨客自称公子、君子倒是不奇怪,可又何来“七”呢?默默将书名记下,余曲生灌了自己一口茶,寻思日后有机会阅览一番这位“七公子”的佳作,伴着美酒烤鸡入肚想必滋味更美。
“那说书人虽然故事欠佳,但这口齿倒是不错。”那人将书妥帖地放在怀里,看向说书人的方位。
余曲生一同看去,却看见了另一桌的三位客人,正是他此行目的地的门派弟子服饰。
“此行已至丹丘山,施周姑娘便不必再陪伴在下了。”余曲生捧起茶碗,“囊中羞涩,便以茶代酒,敬施周一碗。”他面上的伤感不似作假,但其内心不免松一口气。
施周闻言回头,打量面前男人的神态自然地拱手谢道:“那便谢过余大侠。”她不知是揶揄还是调笑,着重强调了最后两个字,听得余曲生头皮发麻。
茶摊一角四方桌边坐着一位说书人捧一碗热酒,每润一口,啧然有声。旁边行脚的旅客央他再说几段奇闻轶事,说书人摆手示意他要先舒服地喝完这碗酒,旅客便也不好催促。
说书人放下碗,起身拾起桌上搁置一旁的折扇,迈两步像模像样的四方步,摇头晃脑一拍扇骨:
“话说那九老县里一书生,幼小父母早别离,老人病榻多病吟。春日深山挖苦笋,夏夜捕萤作烛光,秋收遮面拾遗穗,清冬自扫屋内雪。生平苦寒多艰苦,却常做人间一笑客,不谓苦多,奈何苦多。”说书人从眼缝中瞄了一眼众人反应,继续说道,“媒人赏识他的品性,但他几番推拒,不忍贫寒牵连好人家。春来秋去,苦困中翻滚,那书生始终是书生。恰一日,一员外携妻儿至九老县,员外千金踏青见书生喜不自胜,暗中与他私语:自称是鲤鱼报恩,愿与他共结连理,百年好合……”
说书人唇瓣翻动,无法自已地吐出流水般的溢美之词夸赞那员外千金的美貌绝伦与温柔可人,围在他周遭的听众自然是比起才子佳人更乐意听乡野怪谈的诡谲艳丽。
说书人口中的书生在与千金大婚时又遭遇猫头人身的猫精抢婚,那接连不断的精灵怪异错落有致地插入这无以回报以身相许的故事桥段中,不得不佩服这说书人的口齿伶俐、博闻广记。
若是在冬夜破庙篝火旁,再配上一壶烈酒,以此为下酒菜,想必比现今茶水入喉更为有趣。
余曲生晃了晃手中的茶碗,如同白水般清澈的涟漪荡开他神游的神情。
“真真无趣。”桌对面的人小声地抱怨。
余曲生拉回翩飞的思绪,问道:“你喜欢怎样的?”
那人抬眼一瞥他,翘起嘴角:“我知道真正精彩的版本。”
余曲生放下踩在长凳上的脚,他对此十分有兴趣,:“噢?不知在下是否有幸洗耳恭听?”
“九老县的书生骗了员外千金的心,员外不得已将千金许配给他,又怕千金受苦于是资助书生科考。书生想既然后生无忧无虑何必辛苦,每每被员外训诫便怀恨在心,又将这恨意转嫁到他的妻子。一日他在街上遇到一道士,道士称其印堂发黑眼中红光家中必有妖邪……”
这故事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余曲生看着对面的人,挠了挠腮问:“然后呢?”
卖关子的人笑道:“这故事你花个十文钱便能买到。”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卷的书,“喏,便是它了。”
余曲生打眼看去那作者署名为“七公子”。这些文人墨客自称公子、君子倒是不奇怪,可又何来“七”呢?默默将书名记下,余曲生灌了自己一口茶,寻思日后有机会阅览一番这位“七公子”的佳作,伴着美酒烤鸡入肚想必滋味更美。
“那说书人虽然故事欠佳,但这口齿倒是不错。”那人将书妥帖地放在怀里,看向说书人的方位。
余曲生一同看去,却看见了另一桌的三位客人,正是他此行目的地的门派弟子服饰。
“此行已至丹丘山,施周姑娘便不必再陪伴在下了。”余曲生捧起茶碗,“囊中羞涩,便以茶代酒,敬施周一碗。”他面上的伤感不似作假,但其内心不免松一口气。
施周闻言回头,打量面前男人的神态自然地拱手谢道:“那便谢过余大侠。”她不知是揶揄还是调笑,着重强调了最后两个字,听得余曲生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