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遗民内附一事定好,基隆淡水两县便需建制,七百厢军将全部开拔至河口县,基隆港将只留下三百厢军守卫。因人手紧缺,林贵平再度向朝廷上奏疏,请朝廷尽快安排燕肃前来上任,

    吴梦安排几个学子做好淡水的初步规划,厢军到河口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规划砍伐树木修筑军营,搭建帐篷供泰州移民居住。

    调往河口的厢军们中有不少是第二批过来的禁军,不由叫苦连天,这好日子才过了多久,又开始要大搞建设,搞建设也没什么,关键是住的太差了,这树木搭的房子哪有砖瓦房住的舒畅。

    去岁随着禁军过来的还有一些宫里的匠人二十多名、管事的书办有十几名,匠人跟着南下,书办留着给燕肃建立州衙使用。

    吴梦见四处一片忙乱,叹了口气,今岁忙完,今岁移民安定下来,以后的日子就舒坦许多。待台湾学堂的学子们过两年结业了,衙门里有了吏员,再来大批移民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林贵平和郑钧打算先去淡水,此处先由和尚照看,何况工坊全在这边,吴梦和丁睿也只能留在此处。

    准备开拔了,植家却给林贵平和吴梦出了个难题,他们要求让植家的孙子植令、孙女植真留在基隆上学,虽然植令已经过了年限,但植令学过圣人之言,而植真则刚刚十二岁,属于擦着边线,两个孙子上学事小,关键这语言不通,黄德一肯定要带去淡水,这又如何弄?

    吴梦考虑到民族团结的问题,起码这是没有丝毫战损的和平解决,他让黄德一修书一封给家乡,招募四个识字的成人去淡水充当闽越移民的大宋官话教授,再招募两个少年男女来做植家孙子孙女的伴读。

    开拔的时辰到了,林贵平将禁军分成两路,一路五百八十人由自己率领分坐三艘大海船携带辎重南下,另外一路一百余人由郑钧带领翻过狮球岭,再沿基隆河骑马南下,两支人马于淡水闽人寨子汇合。

    林贵平此举是让郑钧沿途查看基隆河水情,以备将来通过基隆河顺流而下运输各种农具、铁器、物资到河口,这比走海运快的多。

    郑钧在太平州已经一年,一开始颇为欢喜,台湾荒凉,太平州却是沿江的繁华城镇,按照台湾的旬休之日便可至太平州州城耍子。

    可时光一长,铁矿开采后无穷无尽的琐事便随之而来,周围的地主、百姓纷纷上山挖矿,官府禁之不绝,一些贪官污吏甚至和当地的豪强大户互相勾结,带着民夫上山挖矿,开炉炼铁。

    台湾厢军仅有十名在那处,根本护之不及,报于衙门,知县、知州,也是无可奈何。郑钧受多了这鸟气,很是怀念台湾令行禁止的岁月,数次要求回返。

    林贵平了解到太平州现状,却知此时不是解决此事的要紧时候,将台湾的另一名副都头派去接替郑钧,吩咐他到太平州后紧守门户,保证台湾所需矿石即可,那些豪强大户无须去管。

    郑钧率领着一百余厢军向南翻越大山而行,这一带已修好官道,水泥路修至狮球岭山脚,山顶设有宋军的瞭望哨,每日接替,这两年太平无事可从未间断。

    厢军们越过哨卡后便没有了路,这里是基隆营田司的南部界线,再往南除了探马下去过一次,这两年大搞建设缺乏人手,再无人前往。

    一路树木众多,荆棘丛生,崎岖难行,众军士抽出腰刀和斧头开路前行,辰时出发到晌午时分还未下山,又走了个把时辰,方进入了山中峡谷,郑钧吩咐众军士打尖稍作歇息。

    歇息半个时辰后,牵马继续前行半个时辰,走出峡谷,眼前一片开阔,潺潺的河流蜿蜒着向西南流去,众人欢呼起来,这天当空而晒实在热的紧,骑军门上马疾驰到河边,互相浇水降温。

    郑钧见水流平缓,就是不知深浅,便命军士脱衣下水,游至河中心潜水查深,三名军士涉水后禀报说约有三人深浅,郑钧心里有了数,这河流中间深,可河床两侧过长过浅,可以行船,但船不宜载物过多,易于搁浅。

    歇息片刻后,沿着河边直下。郑钧发现此处地势平缓,本是屯田的好地方,但吴梦说了沿河而下最多三十里可屯田,再往下海潮满潮时河水上溯,容易冲垮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