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斧营的步兵、强弩营的弩兵,肯定不会骑术者。

    李瑄计划将整个临洮军发展成骑兵和骑马步兵。

    最少一人双马。

    这样才能支撑他深入九曲。

    “将军,为什么要带笨重的刀斧营呢?”

    辛思廉能理解带强弩,却无法理解带辅助战阵的刀斧营陌刀手。

    “我要试验一下陌刀手的战术!”

    李瑄也知道陌刀手可能用不上,但陌刀将都找好了,陌刀队一定要组建。

    笨重的长斧、长刀,都去战阵当辅助兵。陌刀手也要重新挑选。

    因为李瑄发现临洮军的陌刀手披的是皮甲,而非重甲。

    披重甲,持陌刀,需要更健壮者。

    整个陇右七万多士兵,肯定能挑选五百名力气、身材合格者。

    辛思廉不再多问,立刻为李瑄挑选士卒和战马。

    士卒挑选完毕后,李瑄回城中向皇甫惟明告辞,过湟水桥向宁塞郡挺近。

    此行的佐吏只有一个典军,一个推官,一个行军司马跟随。辛思廉留在湟水城照常抚训兵马。

    但辛思廉令他任郎将的儿子辛云京跟随李瑄一起。

    李瑄知道辛云京的名气将来会盖过辛思廉,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

    辛思廉还有好几个儿子没成年,历史上他们个个都有统兵才能。

    另外,陇右辛氏不单单是辛思廉这一支。

    辛思廉有一个侄子辛京杲在朔方从军,也有名将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