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小子我折腾这个4旋翼原型机的时候,原本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罢了。”

    谭振华的这番开场白刚才已经说过一遍,此刻不过是老调重弹,不过卢赫生知道他接下来还有一番话说,便也配合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不过,当我将真正将其送上了天以后才发现,原来,它将来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卢赫生插话道:“这些你就不用说了,我也能推测出个大概,我想要和你探讨的,是它将来的技术发展。”

    谭振华准备的长篇大论一下被卢赫生的这句话给噎在了胸口,顿时觉得憋闷无比,可惜,他又不能对此老发飙,只好干咽了一口唾沫并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继续说道:“好吧,那就谈谈技术方面,我觉得,有几个方向。”

    “哦?说来听听?”

    “第一,是拓宽它的飞行包线,现在的量产型号从实际的使用情况反馈来看,无论是升限还是飞行速度都还有不足,比如在阿福汗这个典型的多山环境下使用就受到了很多海拔的限制,这也是第一批飞行器交付后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电机性能的制约,如果能为其匹配性能更好的电机,相信它的性能可再次得到提升。”

    卢赫生听得微微点头道:“这一条不错,不过,华夏在微电机方面的确技术水平不算领先,如果能采用我们米国或者倭国产的微电机,确实可以大大提升它的性能,这点你看得很清楚。还有吗?说下去。”

    谭振华继续道:“第二自然是提升飞行器的滞空时间,要做到这一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善其储能系统也就是电池的能量密度,这已经超出了这架飞行器本身的范畴,需要电化学领域的一次突破才行,只有在基础材料取得了突破,才有可能取得本质上的进步,我个人认为,目前正在逐渐发展中的锂离子电池是一个最可能的方向。”

    卢赫生这回没有直接答话,而是在仔细思考了一番才说道:“我也听说过锂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储能产品的核心材料,不过从目前来看,距离能投入实际使用应该还有一段时间,而相对进展较快的是镍氢电池,所以我对你这一条原则上同意,但对最后的解决办法持保留意见。”

    好吧即便以卢赫生之能也无法完全预测今后几十年日新月异的科技与材料的发展,所以谭振华并没有就此与他展开辩论,更何况他自己其实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础知识也所知有限,实在不想再弄巧成拙,于是他说道:“关于这一点,卢老我和您都不是电化学的专业人士,所以我们的结论都缺乏专业的论据支持,不如就此打住,各自保留意见好了。”

    卢赫生倒也没有以自己的年龄资历强压谭振华的意思,便点点头道:“可以,你继续吧。”

    谭振华清了清嗓子道:“那我来说第三点,也就是通讯。”

    看到卢赫生专心听他讲述的样子,谭振华也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卖弄道:“在现在的量产型号上

    ,通讯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无人机通过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指令来调整自己的飞行状态,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但我觉得远远不够。因为这种遥控操作受到的限制其实是非常多的,发射机的功率、发射机与飞行器之间的距离、中间是否有影响无线电指令传输的障碍物等都构成了可能影响通讯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我希望,未来能随着通讯手段和能力的增长,大大增加飞行器与操控设备之间的通讯能力,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将这种通讯从目前的操控设备发射——飞行器被动接收这种单边模式转换为双向通信模式。”

    “双向通讯?为什么?在这种微型的系统上安装复杂的双向通讯设备,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吗?”

    “这就牵涉到我想要说的第四点了,载荷。”谭振华答道:“卢老您应该已经知道了,目前的型号上搭载的载荷是一架光学相机,而这架光学相机传输数据的唯一手段就是回收它拍摄完成的胶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信息获取的时间差——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唯一的手段就是将光学信息转换为电子信息,而这一转换一旦成功,飞行器就可以实时地将这一信息通过通讯手段传输回操控设备,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切,还需要考虑飞行器和操控设备之间的通讯带宽。”

    卢赫生听完这一点,竟然难得地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叹道:“埃里克,我本以为我已经对你足够重视了,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你,你虽然对航空工业中的很多原理不太懂,但是你的前瞻性实在让我叹为观止,而且,就你刚才说的这几点,其中至少涉及到了好几门不同专业方向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很好奇,你小小年纪,是如何能将这么多学科的未来看的那么清楚的?”

    这个问题谭振华根本没办法回答,他总不能说这些都是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吧?

    而且,向卢赫生解说4旋翼无人机只不过是他投其所好,吸引老人家对自己产生信任和兴趣的手段而已,就好像那啥啥啥之前为了增加情趣而做的前戏,他的目的根本不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