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在现场记录的最终签字版本上,夷汉盟约只形成了短短一页纸,条文更是简单的七条:

    第一条:“各民族生而平等,各民族百姓生而平等。”

    对,这一条就是后世美国自由宣言第一条的翻版,这一点完全是在林枫的预料之内。如此多的民族坐在一起,最后能落到纸面上的盟约只能是大而谈之,泛而论之,但相比以往,至少已经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第二条:“桂管地区各民族形成一个联席决策组织,日常由各民族轮流选派一名代表委任,对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争议、战争等行为投票进行审议。”

    第三条:“桂管地区各民族每年召开大会一次,决议过去一年的各类事件,共商今后一年的发展。”

    第四条:“桂管地区各民族都有参加大唐军队的权利,享受平等的军饷、抚恤,享有同样的晋升权利。”

    第五条:“桂管地区各民族参加大唐商业贸易享受共同的税赋权,不得岐视对待。”

    第六条:“桂管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平等,富强民族有责任帮助弱小民族。“

    第七条:“桂管地区各民族文化平等,不得歧视各民族文化习俗,但各民族文化习俗不得影响其他民族。”

    短短的七条盟约涉及了桂管地区夷汉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各个方面,为今后的桂管地区一飞冲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后世林枫所主导的大小盟约都没有脱过这个盟约的框架,这个盟约后世被尊称为:“影响千古的重要盟约”。

    当然了,三天讨论决策的绝不止是这些虚而大的概念。这些理念十分容易取得认同,那些至关重要的实施细则才是争论的焦点,比如说,如何约束惩罚强大民族、如何帮助弱小民族、如何征兵等。

    许多具体事实也在这三天内定了下来:

    桂州节度使府单独腾出一个院子,作为联席决策机构的办公地;

    桂州城内辟出一块地方,作为各民族自由进行商品交易的集中地;

    桂州城设置一个征兵处,即日起开始征收各民族士兵;

    ……

    桂州城内大争吵终于宣告结束的同时,南汉都城兴王府中的大争吵也告一段落。

    自从西北面招讨使吴怀恩惨败而回后,南汉朝堂也开始了一场大争吵、大辩论。

    掌控朝堂大权的内侍省丞潘崇彻第一时间奏请刘晟,将吴怀恩下了大狱,力主再征调全国军队重新西征,自己亲率大军为南汉报仇。

    好不容易抓住了这帮太监们的痛脚,南汉其他派别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极力要求潘崇彻杀了吴怀恩,并要确保再战必须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