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能走。”朱骏在短暂的迟疑之后下定了决心。他抬起头:“朕也怕死,但大明祖训尤言在耳,朕不能破例,此例若开,后世子孙若是效仿,朕岂不是立下了一个坏榜样?”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明朝人眼里绝非只是一句空话,土木堡之变时,瓦刺军掳走明英宗,进逼北京城下,要求大明纳贡称臣,守卫在北京的大臣们坚决反对,于是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继续抗击瓦刺。到了崇祯末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有人提出南迁,但是很快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当时满人叩击关外,明朝精锐尽在山海关一带,崇祯皇帝宁可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宁远铁骑调进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历代明皇们对臣民天子守国门的承诺。

    直到南明建立之后,永历成为了明朝天子中的一个异类,东跑西窜不说,还怕死的很,当时的南明还控制着西南数省,就已入惶惶之犬一般逃入了缅甸。

    可是朱骏不同,永历帝的名声已经臭了,但是新始帝的名头不能再臭下去,要想成为南洋汉人们的精神支柱,朱骏决不能走。

    “君王愿死社稷,臣等感佩之至,愿与吾皇同生死。”沐天波庄重的站出班道,明朝的臣子是很奇怪的一种的一群人,当外敌入侵时,其他王朝的臣子们急匆匆的要保全皇帝的安全,迁都、求和、纳贡、割地、和亲等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在明朝,臣子们认为皇帝为守社稷而死是应该的。

    “臣附议。”杨嗣德正冠肃容而出。

    更多的大臣站了出来:“臣等附议。”

    “吾皇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的大臣高声颂道,这一次他们是真心的。

    朱骏爽朗大笑一声,驱除了心底的一丝恐惧,道:“生死有命,朕既是天子。若上天垂顾,定然会化险为夷。诸位爱卿随我去内城城楼观战,以状我大明将士的声势。”

    宫城外,已有上千名明军聚集,其余地士兵正从城内的各个角落赶来助战,荷兰人的三路大军也开始渐渐汇聚在广场前的长街上排好了队列。

    “这群野蛮人终于要光明正大的和我们较量了。”荷兰军官大受鼓舞。在他们对东方人的作战经验中,东方人地士兵训练不足,往往有了一成的伤亡整个军队就会溃退,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用火枪将这群野蛮人的队列打散,之后就可以追击残敌了。

    “听我地命令。全部到军旗这里靠拢。”荷兰军官们约束着部下。抽出了锋利地佩刀向前一指:“前进!”

    鼓手们又敲响了节奏轻快地鼓点。近两千名全副武装地荷兰军队踏着整齐地步伐向前迈进。

    “孩子们。他们地人数只有我们地一半。他们大多数人还装备着大刀长矛。我们要向击败印度支那地野蛮人那样将他们干掉。胜利属于荷兰!”军官们不放过任何羞辱对手地机会。以此来鼓舞低落地士气。他们并没有虚言。在他们地前方地明军只有一千余人。除了律属于山地营地士兵和少部分地新兵营士兵以外。其余地战士仍然拿着简易地近战兵器。

    守卫在宫外地明军拥有地钢弩地并不多。只有一百余副。其余地还在赶往宫城地路途当中。指挥着明军地山地营指挥使同知额角已满是冷汗。他指挥着拥有钢弩地战士蹲在前排。其余地士兵为两翼守护。钢弩地射程虽远。但是人数太少。他没有多大地把握。

    “搭箭上弦!”指挥使同知已估摸到荷兰人进入了钢弩地射程。大声吼道:“射击!”

    嗤…嗤嗤……一排弩箭脱弩而出。激射着向前方散射。给前进而来地荷兰人留下了数十具尸体。

    “第二列上前,第一列后退搭弦。”指挥使同知重重的挥下扬起了的手:“射!”

    又是几十名荷兰人惨叫着倒下,纵是如此。荷兰人的队形没有乱,军官们在大喊:“继续前进,不要管受伤的同伴。”

    荷兰士兵们继续前进,他们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组织,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战争的洗礼,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溃逃只会让他们死地更快地道理,所以他们不会退却,他们仍然迈着整齐的步伐,只等着明军进入火枪地射程之后进行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