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的生母还能走动,就拎了一个扫把将她往外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婆婆生气了你就这么一走了之,再这样我就打死你!我们苏家可不是坦护闺女的人家!”

    那一刻,她是真的寒心了。

    在生母心里,她到底算什么呢?

    难道儿子就真的那么重要?

    身为独身子女的苏娇兰怎么也无法理解。

    对,她甚至有些排斥到娘家来。

    可是恁苏娇兰再怎么不情愿,汽车的速度仍旧很快,他们很快来到了苏家。

    很老式的院子。

    从一条胡同里进去,房子背北朝南,低矮有仄逼的空间,门前一棵歪脖子枣树。

    见到这枣树,苏娇兰内心十分复杂。

    原主的童年,就是在这儿度过,可现在由她回想起来,似看一场无声的老电影,只觉得胸中闷闷的,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感受。

    她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里十分穷,父亲是个私塾先生,常年给孩子授课,生母又要做农活,做家务,根不没时间照顾她,从她有记忆开始,就被生母帮布条绑在椅子上而这个椅子,就放在这棵歪脖子下,她无聊地数过老枣树的树皮,记得四哥在上面刻了多少个印记,还无聊地接过落下的枣花……

    这些是童年仅有的美好记忆。

    当然也有不那么美好的,比如阿娘不许他们悄悄的摘枣子吃,可眼看着枣子一天天的长大,肚子太饿了,她就站在枣树下看着枣子允手指头——就连这件事也不许。

    可她实在太馋了,就捡狂风吹落的掉在粪水里的枣子,悄悄地洗干净了,藏起来,吃一口,解解馋罢了。

    可就连这件事也不知怎么的,被三哥知道了,就不许她拿家里的碗吃饭,说她捡过粪坑里的枣子。

    意外的是生母竟然同意了。

    没有见过的人,觉得不会想像到怎么会有这么重男轻女的母亲。她把儿子奉若神明,偏偏又对自己生的女儿不屑一顾。

    生母和牛淑芬的论调出奇的一致,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面条不算饭,女人不是人。”

    她那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非要同她争辩,“你自己不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