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利家,周璞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为的就是尽快将毛利家给逼降,这也是形势之所必须。
现在,九州岛的乱事已经被渐渐地平定了,不管是幕府还是亲幕府的藩主、抑或是暴乱的天主教民,都已经被大汉军队一视同仁地击溃,他们的核心人物都已经死在了刀兵之下,而那些士兵和平民们,则被大汉打散了编制,然后强制编入到了劳役营当中。
既然九州岛的事情已经解决,那么下一步的行动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这些天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一直都在闭门研究下一步进攻九州岛的问题。
虽然在一切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大家还有一点小争议,但是大的战略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彻底贯彻天子选定的征日基调——两路进兵,一路北上进攻京都,一路直接登陆关东平原。
关东平原是幕府的根本重地,直击关东肯定会给幕府带来极大的震动,并且真正伤到他们的根基,不过德川幕府在那里经营多年,拥有的力量和根基肯定不能和九州与西国相比,所以先行进攻京都不仅可以尽快占取日本朝廷的大义名分,也可以吸引幕府去驰援京都,消耗他们在关东的实力,更加方便大汉直击关东的行动。
所以,尽管身为关东登陆的主力军和计划人,但是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都十分重视进攻京都的行动。按照之前朝廷商定的结果,进攻京都一路当由使臣周璞负责,以体现大汉匡扶藩国纲纪、讨伐不臣的正义性,不过周璞从未带过兵,所以肯定就需要有参议官来辅佐他。
另外,给他分配多少兵力也令人颇费思量,因为大家都对九州岛上的藩军的战斗力没有多少信心,除了萨摩藩和柳河藩因为都是战国将领带队而多少有些底蕴之外,其他投降他们的藩,军力都十分孱弱,完全不在赵松等人的眼中。
而大汉军队的数量却又太少,赵松和眼光都不想要分太多兵力给周璞,以至于削弱他们在关东平原上和幕府决战时所能够动用的兵力。
在这样的情势下,毛利家的地位就体现了出来——毛利家也是战国时代的豪强,虽然领地被幕府用各种手段大大削弱了一遍,但是毕竟还有当年的底蕴在,很多人甚至多次参与过战争,积累有丰富的经验。
这也是周璞一开始就刻意优待拉拢毛利家的原因。
可是事实证明,毛利家实在太过于奸猾,一味地优容笼络他们,非但不能够把他们拉入到手中,反倒还会给他们以侥幸心,让他们想要借着机会索要更高的条件。
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强硬应对,逼迫他们马上做出选择来。
现在周璞已经和他们说得很明白了,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必须投降,如果不投降则要把毛利家视作为自己的敌人,并且会直接攻打。他要让毛利家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
在当天,已经被周璞吓得惊魂未定的毛利元信再也不敢耽搁,赶回到了长州藩内,然后将周璞的强硬条件转述给了藩主毛利秀就。
毛利秀就也当即被大汉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给弄得大惊失色,他马上再度召集了藩内的重臣们商议此事。就在这时,他们也接到了大汉的炮舰已经出现在了下关的海面上,随时准备开炮进兵的消息。
虽然他们对大汉如此蛮横不留情面的举措有些心怀不满,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大家也一筹莫展,说不出除了屈从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毛利家等了多少年才碰到这样的机会,实在不甘心放过,继续对幕府臣服。
再者说来,如今他们已经是首当其冲,再不投降的话恐怕就会变成大汉进军的第一个祭品,因此人人都觉得此时除了答应大汉的条件之外也无路可走。
不少人在不期然间想起了当年小早川秀秋的故事。
小早川秀秋是战国名将,是丰臣秀吉的外甥,一度身为丰臣秀吉的养子,后来成为了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并继承了小早川家督。
他在丰臣秀吉死后表面上追随毛利家,但是老早就投靠了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的战场上,他一度踌躇犹豫,但是德川家康果断下令部下轰击他们的军阵,催促他作出倒向自己的最后决断。
现在,九州岛的乱事已经被渐渐地平定了,不管是幕府还是亲幕府的藩主、抑或是暴乱的天主教民,都已经被大汉军队一视同仁地击溃,他们的核心人物都已经死在了刀兵之下,而那些士兵和平民们,则被大汉打散了编制,然后强制编入到了劳役营当中。
既然九州岛的事情已经解决,那么下一步的行动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这些天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一直都在闭门研究下一步进攻九州岛的问题。
虽然在一切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大家还有一点小争议,但是大的战略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彻底贯彻天子选定的征日基调——两路进兵,一路北上进攻京都,一路直接登陆关东平原。
关东平原是幕府的根本重地,直击关东肯定会给幕府带来极大的震动,并且真正伤到他们的根基,不过德川幕府在那里经营多年,拥有的力量和根基肯定不能和九州与西国相比,所以先行进攻京都不仅可以尽快占取日本朝廷的大义名分,也可以吸引幕府去驰援京都,消耗他们在关东的实力,更加方便大汉直击关东的行动。
所以,尽管身为关东登陆的主力军和计划人,但是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都十分重视进攻京都的行动。按照之前朝廷商定的结果,进攻京都一路当由使臣周璞负责,以体现大汉匡扶藩国纲纪、讨伐不臣的正义性,不过周璞从未带过兵,所以肯定就需要有参议官来辅佐他。
另外,给他分配多少兵力也令人颇费思量,因为大家都对九州岛上的藩军的战斗力没有多少信心,除了萨摩藩和柳河藩因为都是战国将领带队而多少有些底蕴之外,其他投降他们的藩,军力都十分孱弱,完全不在赵松等人的眼中。
而大汉军队的数量却又太少,赵松和眼光都不想要分太多兵力给周璞,以至于削弱他们在关东平原上和幕府决战时所能够动用的兵力。
在这样的情势下,毛利家的地位就体现了出来——毛利家也是战国时代的豪强,虽然领地被幕府用各种手段大大削弱了一遍,但是毕竟还有当年的底蕴在,很多人甚至多次参与过战争,积累有丰富的经验。
这也是周璞一开始就刻意优待拉拢毛利家的原因。
可是事实证明,毛利家实在太过于奸猾,一味地优容笼络他们,非但不能够把他们拉入到手中,反倒还会给他们以侥幸心,让他们想要借着机会索要更高的条件。
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强硬应对,逼迫他们马上做出选择来。
现在周璞已经和他们说得很明白了,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必须投降,如果不投降则要把毛利家视作为自己的敌人,并且会直接攻打。他要让毛利家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
在当天,已经被周璞吓得惊魂未定的毛利元信再也不敢耽搁,赶回到了长州藩内,然后将周璞的强硬条件转述给了藩主毛利秀就。
毛利秀就也当即被大汉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给弄得大惊失色,他马上再度召集了藩内的重臣们商议此事。就在这时,他们也接到了大汉的炮舰已经出现在了下关的海面上,随时准备开炮进兵的消息。
虽然他们对大汉如此蛮横不留情面的举措有些心怀不满,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大家也一筹莫展,说不出除了屈从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毛利家等了多少年才碰到这样的机会,实在不甘心放过,继续对幕府臣服。
再者说来,如今他们已经是首当其冲,再不投降的话恐怕就会变成大汉进军的第一个祭品,因此人人都觉得此时除了答应大汉的条件之外也无路可走。
不少人在不期然间想起了当年小早川秀秋的故事。
小早川秀秋是战国名将,是丰臣秀吉的外甥,一度身为丰臣秀吉的养子,后来成为了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并继承了小早川家督。
他在丰臣秀吉死后表面上追随毛利家,但是老早就投靠了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的战场上,他一度踌躇犹豫,但是德川家康果断下令部下轰击他们的军阵,催促他作出倒向自己的最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