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

    《春秋左传集解》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上古时期的人们为了记录重大事件,便用不同的绳子打成绳结。

    这些绳子的材质、颜色、粗细不同,用于表示不同类别的事情。绳子上的结不同距离、大小、结法又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

    和后世的文字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通常是族中的祭师来做这件事,按照一定规则结绳以记录事件,结绳的方法代代相传。

    如果说这个就是结绳记事的话,认为是“文字”的说法就很值得商榷了。

    应该说,结绳记事是在语言出现之后、文字出现之前的一种记录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文字的前身,但却并不是真正的文字。

    李淳丰摇头道:“不,这不是结绳记事,就是文字。”

    秦晓鸾好奇心顿起:“您是怎么认定的?”

    李淳丰解释了起来。

    结绳记事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试想,人类的活动中需要记录的事情那么多,如果不能用一种归纳的方法,别说你没有那么多种类绳结来区分,就算能有的话,也根本记不住那么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麻烦就是“时间”这个变数。

    虽然不同部落结绳记事具体的含义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依据绳子的材质、颜色、粗细和绳结的距离、大小、结法来记录和解读。

    从颜色上,至少可以用色彩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涵义。

    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

    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比如,可以先根据绳子的粗度,把事情分为宫廷、民间、外族。

    根据绳子材质的不同,分别代表战争、祭祀、农事等等。

    根据颜色的不同,代表繁衍、死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