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售罄(1/2)
霍橙对邱梅这样的小狐狸也有些无奈。
不过主意是人家出的,自己就算一开始知道不也得乖乖上套?
沈乐萍的效率很快,再加上新闻本来就讲究实效性,不到一周的功夫,报道便登上了报纸。
霍橙手腕了得,请来的沈乐萍记者是省报的。
和邱梅猜测的一样,总共分成了两篇报道来写。
一篇是关于生产安全的,中间着重介绍了玻璃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用说,这篇报道肯定是霍橙搭上人情又花费了力气的。
这篇报道的占幅不算很大,但看过报道后,邱梅相信对于霍橙厂里的销量肯定能有显著提升的作用,毕竟据她了解省城和周边现在大量生产玻璃纤维棉的厂家只有霍橙这一家。
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压力。
而另外邱梅的那篇报道比重却更大,沈乐萍专门打电话和霍橙解释了这件事。
“排版是我们主编排的,他认为安叶食品厂非常具有典型意义,能带动更多人创业。”
用以后的话来说,那就是政治正确。
霍橙没什么不高兴的,自从报道登刊后,她办公室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
现在本就是事故高发季,只要是办厂的没有不为这方面的安全问题头疼的,没办法,烟瘾犯了的人不讲道理啊,就算三令五申强调纪律,也总会有纰漏。
冬天取暖的时候也容易遇到这个问题。
如果玻璃棉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他们自然不愿意错过。
霍橙的报道都有如此效果,邱梅那篇占幅更高的就不用说了。
里面几乎是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员工们的话,看到报道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精力无穷的女金刚,邱梅的血压都要升高了。
在员工们心中她就是这种形象吗?
不过好在这只是一些增添趣味性的文字,报道里更多地着重描述了安叶食品厂注重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范化,以及几样产品的味道之鲜美。
邱梅相信自己在沈乐萍同志临走前塞给她和她同事的那几个大礼包应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主意是人家出的,自己就算一开始知道不也得乖乖上套?
沈乐萍的效率很快,再加上新闻本来就讲究实效性,不到一周的功夫,报道便登上了报纸。
霍橙手腕了得,请来的沈乐萍记者是省报的。
和邱梅猜测的一样,总共分成了两篇报道来写。
一篇是关于生产安全的,中间着重介绍了玻璃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用说,这篇报道肯定是霍橙搭上人情又花费了力气的。
这篇报道的占幅不算很大,但看过报道后,邱梅相信对于霍橙厂里的销量肯定能有显著提升的作用,毕竟据她了解省城和周边现在大量生产玻璃纤维棉的厂家只有霍橙这一家。
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压力。
而另外邱梅的那篇报道比重却更大,沈乐萍专门打电话和霍橙解释了这件事。
“排版是我们主编排的,他认为安叶食品厂非常具有典型意义,能带动更多人创业。”
用以后的话来说,那就是政治正确。
霍橙没什么不高兴的,自从报道登刊后,她办公室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
现在本就是事故高发季,只要是办厂的没有不为这方面的安全问题头疼的,没办法,烟瘾犯了的人不讲道理啊,就算三令五申强调纪律,也总会有纰漏。
冬天取暖的时候也容易遇到这个问题。
如果玻璃棉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他们自然不愿意错过。
霍橙的报道都有如此效果,邱梅那篇占幅更高的就不用说了。
里面几乎是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员工们的话,看到报道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精力无穷的女金刚,邱梅的血压都要升高了。
在员工们心中她就是这种形象吗?
不过好在这只是一些增添趣味性的文字,报道里更多地着重描述了安叶食品厂注重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范化,以及几样产品的味道之鲜美。
邱梅相信自己在沈乐萍同志临走前塞给她和她同事的那几个大礼包应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