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 静观其变(1/4)
……
六月十八日,这场轰动夏国宫廷的政变在元闵的强势介入下总算平静下来,作为这场政变最后胜利者的元德灏,在元闵支持下,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夏国汗位的宝座。
新汗登基,举国同庆,那仪式感自然是少不了的。
按照惯例,元德灏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紧接着就是通知临边势力新汗登基的消息,最后便要对有功之臣和亲信进行提拔和封赏。
前两步骤并没有太大麻烦,很快就有人分别向大周和蒙洛两国等塞外河西一代势力前去宣告了,尤其是对大周方面,文书中特意暗示了大周王室能多送些财帛表示庆贺……
最后就是赏赐有功之臣这一块,本来这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有元闵作为元德灏的靠山,朝野上下也没人敢轻举妄动。
可偏偏就是在这一块出了篓子,那就是元德灏开始爽约,并没有封元闵为储君,而是封了自己儿子元究为储君,让元闵心中很不满意。
不过元德灏为了安抚住元闵,特意封他为夏国五州兵马大元帅,可带剑入朝,督理诸州军政事务,并加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世袭侯爵。
并与六月二十日,又格外加封元闵为武兴王,夏州大单于,可在自己属地置办幕僚,行王权事,食邑两万户,算是对自己失信的一种补偿。
元闵无奈,也只能接受了元德灏的封赏,在处理完凉州的事务之后,也准备返回夏州,防备慕容部趁虚而入。
但他心中对元氏一族的背信却是耿耿于怀,第一次感觉自己就是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而已……
六月二十四日,在西郡得知夏国国内动作的刘策,立刻召集众将再次商议是否决定趁夏国内部不稳之际,出兵伐夏……
对于刘策一意想要收复凉州的念头,田晏和夏育当真是有些无法理解了,这简直是比徐昭还要热情。
结果,这次会议结束后,支持西征伐夏的决策又是以“再议”而被搁浅,主因是夏国政局动荡并不浩大,目前已经稳定,这时出兵伐夏胜算渺茫。
会后,公孙禹来到刘策跟前,向刘策提议前往凉州去恭贺新汗登基,目的就是为了搜集凉州的情报和具体内幕,用以做出接下来的部署。
刘策自然是答应了公孙禹的请求,亲自送他出了西郡通往凉州的要塞大门。
……
六月二十七日,公孙禹终于抵达了武威城,来到了王宫大殿,见到了新任大汗元德灏。
一见到元德灏,公孙禹就十分恭敬地朝他行了一礼,大声说道“军督大人遣卑职前来祝贺新汗登位,祝雍凉两地,得以永久太平~~”
元德灏满意的点点头,抬手对公孙禹说道“贵使请坐,雍州的事,本汗也已有所耳闻,说实话,你们那军督大人未经夏国点头,贸然对李家的雍州之地发动攻势,实在令我夏国上下很不满意,贵使不知想对此做出何种解释?”
六月十八日,这场轰动夏国宫廷的政变在元闵的强势介入下总算平静下来,作为这场政变最后胜利者的元德灏,在元闵支持下,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夏国汗位的宝座。
新汗登基,举国同庆,那仪式感自然是少不了的。
按照惯例,元德灏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紧接着就是通知临边势力新汗登基的消息,最后便要对有功之臣和亲信进行提拔和封赏。
前两步骤并没有太大麻烦,很快就有人分别向大周和蒙洛两国等塞外河西一代势力前去宣告了,尤其是对大周方面,文书中特意暗示了大周王室能多送些财帛表示庆贺……
最后就是赏赐有功之臣这一块,本来这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有元闵作为元德灏的靠山,朝野上下也没人敢轻举妄动。
可偏偏就是在这一块出了篓子,那就是元德灏开始爽约,并没有封元闵为储君,而是封了自己儿子元究为储君,让元闵心中很不满意。
不过元德灏为了安抚住元闵,特意封他为夏国五州兵马大元帅,可带剑入朝,督理诸州军政事务,并加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世袭侯爵。
并与六月二十日,又格外加封元闵为武兴王,夏州大单于,可在自己属地置办幕僚,行王权事,食邑两万户,算是对自己失信的一种补偿。
元闵无奈,也只能接受了元德灏的封赏,在处理完凉州的事务之后,也准备返回夏州,防备慕容部趁虚而入。
但他心中对元氏一族的背信却是耿耿于怀,第一次感觉自己就是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而已……
六月二十四日,在西郡得知夏国国内动作的刘策,立刻召集众将再次商议是否决定趁夏国内部不稳之际,出兵伐夏……
对于刘策一意想要收复凉州的念头,田晏和夏育当真是有些无法理解了,这简直是比徐昭还要热情。
结果,这次会议结束后,支持西征伐夏的决策又是以“再议”而被搁浅,主因是夏国政局动荡并不浩大,目前已经稳定,这时出兵伐夏胜算渺茫。
会后,公孙禹来到刘策跟前,向刘策提议前往凉州去恭贺新汗登基,目的就是为了搜集凉州的情报和具体内幕,用以做出接下来的部署。
刘策自然是答应了公孙禹的请求,亲自送他出了西郡通往凉州的要塞大门。
……
六月二十七日,公孙禹终于抵达了武威城,来到了王宫大殿,见到了新任大汗元德灏。
一见到元德灏,公孙禹就十分恭敬地朝他行了一礼,大声说道“军督大人遣卑职前来祝贺新汗登位,祝雍凉两地,得以永久太平~~”
元德灏满意的点点头,抬手对公孙禹说道“贵使请坐,雍州的事,本汗也已有所耳闻,说实话,你们那军督大人未经夏国点头,贸然对李家的雍州之地发动攻势,实在令我夏国上下很不满意,贵使不知想对此做出何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