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卫就是大雍的常规军,步、弩、骑、车俱全,能适应多种战事,而斥侯的工作,自然全数由军内的百八十列骑军承担。

    蒙冲和应矅明列了所有百八十个骑列长,包括其上级二十位百骑长,二位千骑长,筛出与勋贵有关的全部人员,复盘其巡查路线,共找出北、东、东南、西南四个大方向,一夜急巡。

    然而……没有任何发现。

    这四个方向海晏河清,根本没有六国军队的踪迹……

    李恪与蒙冲、应矅商量了半天,依旧不得头绪,只能暂结为白紧张。

    根本没有李恪假想中的广泛谋恪同盟,一切威胁都是李恪脑补出来的受迫害妄想?

    真的是这样么?

    按奈下心里的不安,李恪再三叮嘱蒙冲以旧卫主持与王师联络事,带着满腹的心事参加了第二次会盟。

    连会上的议题都在宽慰李恪,今天的主议是商贸。

    这是划时代的一日盛会,六个反王,一个代表天下正统的摄政领国,居然煞有架势地在一场正式的国际交流当中讨论起惯为人所不屑的商贾之事。

    李恪很欣慰,欣慰之余又有无奈。

    六国对商贾的价值并没有太深的认识,包括张良、范增、萧何、冯劫、张耳等智谋之士,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集商所的货品议价,以及商会对诸国的授信问题上。

    这很正常。

    两大交点都与钱有直接关系,一个可以让他们用有限的金钱买更多,另一个可以让他们用以后的钱买现在的所需。

    但李恪不打算牺牲大雍,或是说以后大秦的利益,就清清嗓子说。

    “诸位,其实你们的关注重点错了。”

    “错了?”

    这一场,对商贾事一窍不通的诸王基本没有发言权,列国的发言权大体掌控在主管后勤与民生的丞相手上,而真正与李恪唱对台的则是联军的三大辎重长,楚之项伯,汉之萧何,赵之张耳。

    “先说议价,大雍集商所的议价并不是官府主导,而是综合定价。”李恪清清嗓子,开始忽悠,“这个议价是怎么出来的?”

    “首先是原料。大雍掌天下生产,原料自然也来自天下。诸位主管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