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固然聪明,也极具抱负和治国之能,虽然眼光思维超前,但仍旧没有逃脱这个时期所有人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因此被初来咸阳的陈旭稀奇古怪的各种招式弄的眼花缭乱,科学院、工厂、报纸、公交车、工学院、院、水泥钢铁等等一系列远超当代的事物不断推出,而且是接连不断层出不穷,弄的所有人包括皇帝都一直还是晕晕乎乎的。
特别是报纸和百家论坛的出现,这两样新奇之物一下让所有读书识字的人眼界大开,也开始改变了生活习惯,产生了新的思维。
后世有句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说的就是因为文化的繁荣,来往的便利和书籍的传播,让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读书人坐在家里便能知道天下大事。
眼下大秦的士族阶层也开始领略到了报纸和书籍的好处,习惯每隔几天就买一份新出版的报纸来了解天下事,其中还包括皇帝。
短短一年多时间,读报纸已经成为了茶余饭后甚至上朝前的习惯,不然聊天都和别人聊不到一起,一个新话题插不上嘴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李斯也是一样,每一期的新报纸必然第一时间有人送来府上阅读,百家论坛也一样,必然第一时间购买。
而通过近一年的研究之后,李斯也终于知道了陈旭办报和策划百家论坛的作用,那就是宣扬他的改革理念。
自从第一期报纸开始,每个月三期扩展到眼下每个月五期,报纸上的内容眼花缭乱五花八门,但从未登载过任何法家门徒的新闻,也从未刊登过任何鼓吹法术的文章,即便是李斯指示人投稿,最后也都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了丝毫的讯息,搜遍每一期报纸都看不到一星半点儿。
李斯最后惶然大悟,狗日的清河侯太不要脸了,只登载他喜欢和感兴趣的话题,而法术类的文章显然在陈旭的授意下被报馆的编辑刻意抛弃了,即便是他安排人投稿一千次一万次,照样不会登载出来。
而在弄懂了报纸和百家论坛的下作伎俩之后,李斯定然也不会束手就擒,迫切需要改变越来越被动的地位。
搬到陈旭是不可能的,满朝文武公卿加一起也搬不倒陈旭,除非陈旭自己不想辅佐秦始皇回伏牛山修仙去了。
但可以通过一些仔细策划的事情来给陈旭添堵,不断打击陈旭各方面的改革进程,才能保住法家门徒的地位。
因此在经过周密策划之后,李斯安排人投稿了这篇法术十弊论,用自己捅自己的方式来抓住陈旭的弱点。
他成功了,安鱼粱为了尽快把百家论坛的定位拔高上去达到陈旭的要求,斟酌许久之后抛出了这篇李斯精心策划的策论。
果然一下就把百家论坛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而且还成功的挑起了皇帝的怒火。
而皇帝生气才是李斯有底气和陈旭正面一战的勇气,不然他还会继续隐忍下去。
但精心策划的这场战斗眼下却让他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
按照李斯对陈旭以往的判断,这篇策论完全就是对付法家的最厉害的批判,也应该最符合陈旭的要求。
特别是报纸和百家论坛的出现,这两样新奇之物一下让所有读书识字的人眼界大开,也开始改变了生活习惯,产生了新的思维。
后世有句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说的就是因为文化的繁荣,来往的便利和书籍的传播,让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读书人坐在家里便能知道天下大事。
眼下大秦的士族阶层也开始领略到了报纸和书籍的好处,习惯每隔几天就买一份新出版的报纸来了解天下事,其中还包括皇帝。
短短一年多时间,读报纸已经成为了茶余饭后甚至上朝前的习惯,不然聊天都和别人聊不到一起,一个新话题插不上嘴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李斯也是一样,每一期的新报纸必然第一时间有人送来府上阅读,百家论坛也一样,必然第一时间购买。
而通过近一年的研究之后,李斯也终于知道了陈旭办报和策划百家论坛的作用,那就是宣扬他的改革理念。
自从第一期报纸开始,每个月三期扩展到眼下每个月五期,报纸上的内容眼花缭乱五花八门,但从未登载过任何法家门徒的新闻,也从未刊登过任何鼓吹法术的文章,即便是李斯指示人投稿,最后也都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了丝毫的讯息,搜遍每一期报纸都看不到一星半点儿。
李斯最后惶然大悟,狗日的清河侯太不要脸了,只登载他喜欢和感兴趣的话题,而法术类的文章显然在陈旭的授意下被报馆的编辑刻意抛弃了,即便是他安排人投稿一千次一万次,照样不会登载出来。
而在弄懂了报纸和百家论坛的下作伎俩之后,李斯定然也不会束手就擒,迫切需要改变越来越被动的地位。
搬到陈旭是不可能的,满朝文武公卿加一起也搬不倒陈旭,除非陈旭自己不想辅佐秦始皇回伏牛山修仙去了。
但可以通过一些仔细策划的事情来给陈旭添堵,不断打击陈旭各方面的改革进程,才能保住法家门徒的地位。
因此在经过周密策划之后,李斯安排人投稿了这篇法术十弊论,用自己捅自己的方式来抓住陈旭的弱点。
他成功了,安鱼粱为了尽快把百家论坛的定位拔高上去达到陈旭的要求,斟酌许久之后抛出了这篇李斯精心策划的策论。
果然一下就把百家论坛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而且还成功的挑起了皇帝的怒火。
而皇帝生气才是李斯有底气和陈旭正面一战的勇气,不然他还会继续隐忍下去。
但精心策划的这场战斗眼下却让他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
按照李斯对陈旭以往的判断,这篇策论完全就是对付法家的最厉害的批判,也应该最符合陈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