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河侯,今日多谢了,诗嫚改日再来!”

    时间已经是申食末,天色已经很晚了,赢诗嫚终于把所有卤好的菜品都挨着吃了一遍,感觉心满意足之后带上几大盆卤菜回宫,同时把陈旭编写的楷体字索引手册也拿走了,说是宫中无聊,刚好可以好好的学习一下楷书的认识和书写。

    华玉公主坐在马车上离去,掀开车帘,一双美目不停的回头张望,脸上带着依依不舍的神情。

    陈旭站在门口挥手,目送华玉公主的车驾终于转过街口看不见了,这才长吐了一口气转身回府。

    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华玉公主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身份也尊崇无比,举止得体知书达理,这样多来几次,陈旭不敢保证自己真的会不喜欢她,最主要的是始皇帝肯定也没放弃赐婚的打算,如果秦始皇现在真的发下诏令赐婚,那么陈旭只能捏着鼻子的答应。

    因为这事关皇家颜面,直接拒绝肯定不行,而且秦始皇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顾及到陈旭的身份,秦始皇也在用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自己最漂亮的女儿来泡清河侯,都是十多岁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来来去去多了,两人自然也会感情升温,等两人的关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后在名正言顺的赐婚,这样皇家的面子保住了,陈旭也没有太大的抵触心理,嫁女儿和娶老婆这两件事便水到渠成。

    至于那个叫轻柔的列子门徒,秦始皇是不会去考虑太多的。

    这个时代,还并没有所谓的三妻四妾的说法。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这句话在大秦是行不通的。

    首先,只要不是穷到死,必然是无法独善其身,因为秦律规定,无论男女一旦到了成年就必须结婚,而成年的标准不是看岁数,而是看身高,男子六尺五寸以上(约一米五),女子六尺(约一米四)以上即可达到婚配标准,但如果男子年满二十,女子年满十五还是未婚,则视为违法,官吏会强制指定婚配对象成婚,然后独立成家与父兄分居,开始履行国家的正式义务,因为分户是增加国家税收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加国家人口的必要保障。

    因此在大秦,找不到老婆的男人大抵是没有的,除非是腰部以下截瘫,诸侯之间数十年的战斗下来,如今大秦最缺的就是男人,而女人却多的是,寡妇成堆,全国的情况都和清河镇差不多,只要是成年男人,到处都有女人抢着嫁。

    但大秦还有一条法律,叫做一夫一妻制,秦律规定:夫有一妻二妾,则刑聝,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宫。

    因此一般人想要过上三妻四妾的性福生活,那也是违法的,娶两个老婆的男人要杀头,即便是腰缠万贯富的流油的商贾,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娶一个老婆,妾什么的是不存在的,也不能娶,不过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在男人拥有各种休妻借口的法律支持下,有钱男人可养姬妾,只要自己老婆不去官府闹,每天换着睡姬妾也是正常的,因为有钱在哪个时代都和穷人不一样。

    当然,上面说了法律针对的是普通人,士族以上是不受这条法令约束的,也就是说有爵位有官职有身份地位的人,娶老婆这种事法律并没有做出太多限制,普通士族就可以一妻二妾,至于更高级的贵族,则妻妾成群,媵臣姬妾不计,而到了陈旭这种侯爵级别,在大秦已经算是屈指可数的贵族,娶老婆早已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娶得起养得活,当然,你要小心,最好不能娶的比皇帝都多。

    因此对于陈旭娶自己这个女儿,娶过去是正妻还是侧妻秦始皇并没有太多去考虑,一是女儿这种生物他很多,而且他也不会太过在乎子女的想法,女人在这个时代,算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皇家也一样,女儿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笼络王侯公卿,增加皇帝对大臣的控制力。

    王翦第二次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拼命的向秦始皇要田要地要女人和金银珠宝等各种赏赐,其目的就是向秦始皇表明,他打仗不是为了权力,而是希望得到更多财产和女人,而秦始皇听到之后果然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大女儿、十八岁的栎阳公主嬴元嫚嫁给了王翦,要知道那个时候王翦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光比秦始皇大近二十岁,按照年龄来说足以当嬴元嫚的爷爷,但秦始皇为了让王翦帮助他征服楚国,根本没有太多在意女儿的想法,嫁过去之后不到一年,嬴元嫚就抑郁而死,听说死的时候已经有了身孕,可见王翦老虽老,但还是野蛮粗暴的日了秦始皇的女儿。

    而嬴元嫚的死,也并没有让秦始皇有太多的伤心,后来又陆陆续续赐给王翦许多财物和女人,好让王翦安心继续帮他扫平其他国家。

    秦始皇所想,陈旭自然也知道,只不过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干脆等开春之后就去宛城水家提亲,提前和水轻柔成亲,这样无论到时候这桩婚姻成或者不成,都不会影响水轻柔的地位。

    身在这个时代,身为大秦的一个顶级勋贵,只娶一个老婆的打算无论如何都是不太可能,首先皇帝都不会允许,除非是只娶他的女儿,其次老妈估计也不太会允许,陈家如今人丁凋零,就只有他一个儿子,负担着开枝散叶的重大责任,即便是娶了水轻柔,还可以再娶五六七八个娘子,这才当得起侯爵的尊荣,一个人丁不旺的侯府,注定是让人暗中讥讽的目标,甚至会猜测清河侯是不是某个方面的功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