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第一九八章袭取太原(十一)

    随着李昌下达的试射命令,四个炮兵团组成的炮群开始发言了。一发试射后,迅速修正发射参数,接着就是一个一发齐射,太原城南门就在炮声中轰然倒塌。

    在教导师炮兵旅进行一发试射的时候,在一线指挥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旅团长酒井镐次少将就知道这太原城守不住了,这么强大的炮火,要是还能守住,那就是奇迹了。酒井镐次少将马上给笠原幸雄司令官打电话,报告说中国军队有最少三个炮兵联队的大炮,马上就要破城。

    笠原幸雄一听,惊得目瞪口呆,马上命令酒井镐次少将集中兵力和火力,把坦克中队、装甲车中队全部调往南门,一定要把攻城的中国军队赶出去。

    酒井镐次少将虽然是个穷凶极恶的强盗,但他不傻,他知道这个时候最应该采取的办法是赶紧把部队从城墙上撤下来,与中国军队进行巷战。但是,他也明白笠原幸雄少将还存有守住太原的侥幸心理,何况让太原城在自己手里丢失,这个责任放谁身上都负不起。再说,凭着皇军士兵精悍的战斗力,酒井镐次自己也认为说不定可以把中国军队从南门赶出去。于是,就在南门城楼倒塌的一霎那间,酒井镐次少将就命令轻型坦克中队、轻型装甲车中队出动,独立炮兵大队集中火力封闭南门,不让中国军队突入城中。又命令第一联队长古川美代次大佐集中两个大队的步兵,迅速封堵南门缺口。

    酒井镐次少将的布置正常情况下是正确的,可惜他遇到的是教导师的三个主力旅,是刘一民在西延整军时就开始传授战术要点的老部队,在南城门轰然倒塌后,攻击第一序列的第一旅并没有直接大军涌入,而是小分队搜索攻击前进,见日军果然象步兵训练纲要里讲的那样,在第一时间就集中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主力封堵南门缺口,意图打反击,就直接打信号弹,为炮兵指示攻击目标。

    日军集中到南门的部队这下都开始在地狱里跳舞了,四个炮兵团的集中齐射,让这些侵略者尝到了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的道理。自从挑起卢沟桥事变以来,日军习惯于飞机轰炸、接着是重炮轰击、最后才是坦克掩护步兵突击的战法,从平津一路打来,除了在忻口会战中损失较大外,其他平汉线、津浦线的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损失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是中国军队用大炮在蹂躏日军,仅仅是每炮两发,就让日军用于南门打反击的部队基本上从人间蒸发了。那些骄横的鬼子兵,连发扬武士道精神、搞个白刃战或自杀性攻击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炮弹掀起来抛上夜空,在重重地摔落在地。不同的是,抛上去的时候是人,落地的时候是碎肉。整个南门口到处都是日军的碎胳膊烂腿,还有一些坦克、装甲车的残骸。

    打完南门,炮兵开始转移射击区域,用炮弹清除城墙上的日军。

    酒井镐次少将的手都是颤抖的,他终于明白强横的21旅团是怎么全军玉碎的了,再也不管笠原幸雄少将的命令了,匆匆地向笠原幸雄少将报告了一声太原城破、我军无力收复南门,就指挥着残兵败将撤下城墙,向市区内败退,妄图利用城内工事垂死抵抗。

    高原见时机成熟,命令吹响冲锋号,挥动全旅杀入南门,开始向市区追击前进。

    刘建立的第二旅、李清的第三旅紧随第一旅攻入城内,很快,部队就以营为单位,在太原市区内穿插,兜击败退的日军。

    这日军确实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避开教导师炮群轰击后,就开始在市区里利用工事,架起轻重机枪和掷弹筒,与教导师周旋。用精准射击,来阻挡教导师的攻击。

    教导师一旅、二旅、三旅部队,对日本人的抵抗毫不留情,部队快速穿插,很快就把残敌分割包围,对那些明火力点,都是迫击炮、手榴弹招呼;对碉堡之类的暗火力点,一律用火箭筒招呼,一发火箭弹就可以摧毁一座碉堡。特别是三个旅的骑兵营,利用机动能力强的优势,在城里纵马疾驰,刀砍枪打,攻击速度很快,成了日军士兵眼中的噩梦。

    毕竟双方力量悬殊太大,日军的抵抗也只是给教导师带来了些许伤亡,不但阻挡不了教导师的攻势,反而把力量快速消耗。

    到最后,那些疯狂的日军士兵,还真的上演了自杀性攻击,抱着手雷、炸药包向进攻的八路军冲来,意图同归于尽。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打成马蜂窝。

    在南门打响的同时,李凌风、李山柱、王老虎率领的特战支队也到了飞机场。这个时候,飞机场已经戒备森严了,想混进机场是不可能的。李凌风就按照刘一民的指令,把从第五师团21旅团手里缴获的毒气弹拿了出来,直接就用迫击炮射向了机场。

    这毒气弹是日军的制胜法宝,是第五师团在忻口战场率先使用的,板垣征四郎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教导师把它用到了攻击机场上。

    现在是晚上,飞机无法起飞,那些日军飞行员们有的坐在飞机里待命,有的在宿舍休息。只有担任机场守备任务的两个中队的日军进入了阵地,防范中国军队可能到来的攻击。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原来死在毒气弹下是这么难受,面色乌青,身体扭曲。

    等李凌风他们进入机场的时候,里面已经没有一个生命了。

    此时的笠原幸雄少将在司令部里已经是呆若木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