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比特里希中校正在进行日常的枪械拆解保养工作。

    身为军队中层干部,一名校级军官,一个驻守后方城市的驻军司令,比特里希中校亲临一线的机会其实应该不多,在战争已经落幕的如今,更是不可能存在那样的机会。。

    中校之所以耐着性子保养配枪,不厌其烦的擦拭每一个部件,然后上油、组装、再擦拭、校准……是因为一来这是他在军校时期就培养出来的好习惯,在见识过那些疏于保养枪械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倒霉蛋是怎么高举枪支,绕着操场来上二十圈兔子跳,边跳边喊“这是我的枪!这是我的老婆!”之后,再也没谁有胆量遗忘保养自己的武器;二来则是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叛乱,或者按查理曼人的叫法起义,还远未结束。身为一个游击队和土匪频频出没地区的驻军司令官,一件状态良好、随时可以发射且不会出现故障的武器是他最重要的生命保障。在这种时不时就能听到枪响或爆炸的鬼地方,只要一天不擦拭武器,中校和他的士兵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从独裁官在凡尔赛宫镜厅登基为帝的那一刻起,亚尔夫海姆便正式升格为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防卫军也同时升格为“帝国防卫军”,国内普遍简称为“国防军”,国外则称呼他们为“帝”。前一种称呼显然更亲昵,但精灵们也不讨厌后一种明显带有不友善意味的称呼,某种程度上还将此视为一种荣耀,是这支军队战无不胜的标志。

    然而这支堪称帝国手中的利剑,世界上最强大军队之一的部队却陷入了困境之中。

    不是什么形容词,也不是描述出了问题,比特里希中校和他麾下的第三“欧根亲王”山地旅正深陷困境不能自拔,部队上下弥漫着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凝重气氛。

    第三“欧根亲王”山地旅是防卫军首批组建的山地部队之一,属于老牌部队,在开战后的一系列行动中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孚日山脉的作战中,这些喀尔巴阡山脉山地精灵的后代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自己完全继承了祖先的彪悍和勇猛,同时那些极具喀尔巴阡山民风格的做派——也就是那种对敌人毫不手软,堪称血腥残酷的对待敌人的方式也让世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这是一支凶名在外的部队,足以成为母亲们用来恐吓孩子乖乖听话的素材,然而这群猛兽却被困住了,如同掉进陷阱、关进笼子里的困兽一般,满心焦虑愤怒,却又紧张不安。

    事情本不应该这样的。

    要知道他们的对手不是什么正规军,只是一群散兵游勇和未经严格训练的民兵,可就是这么一群人居然让堂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帝正规山地旅束手无策,甚至濒临抓狂。

    这真是见了鬼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军官和士兵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认为敌军过于狡猾的,有认为上面不够重视,投入不够的,还有个把单细胞的直接认为是杀人太少,把人杀光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对部下们形形色色的臆测,比特里希中校唯有长叹一声而已。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这是一场帝国防卫军最不愿意看到和面对的治安战。

    没有任何一支正规野战军愿意去打治安战的。先不说他们接受的训练内容基本上都是用来对付同为正规军的敌人,而不是和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比拼耐心跟下限。更糟的是,你根本没办法分辨游击队和普通人,游击队却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该如何有效杀伤对手、疲惫对手。面对层出不穷的伤亡,部队不可能一直忍耐下去,对支援游击队的村庄进行报复,制造“无人区”封锁游击队,甚至使用生化武器进行“扫荡”等等各种各样的残酷事情迟早都会出现。期间必然会给一般平民也造成伤亡,那些死者、伤者的家属会由此成为游击队或游击队的支持者,这等于是给游击队增加生力军。与之相对,这边由于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士气会持续低落,大量部队和资源会被牵制在次要战场,无法配置到更重要的方向上。

    治安战之所以棘手,原因就在于此。

    什么“帝国坟场”、“越南泥潭”、“游击队的乐园”全都是一个样,每个都是巨大的粪坑,里面满是血污和人世间的一切罪恶,陷进这个粪坑里的每一个人,不论善恶,最终都会沦为魔鬼,成为粪坑的一部分。

    如今掉进粪坑的,正是第三“欧根亲王”山地旅。

    “欧根亲王”旅是两个月前进驻埃维昂的,该城南倚阿尔卑斯山,北傍查理曼与塞雷斯边境的莱芒湖。该城风景秀丽,远眺阿尔卑斯山脉皑皑白雪,近有葱翠的绿树碧草和怡人的湖畔风光,其出产的矿泉水更是闻名遐迩。每年夏秋之间都有大量客人来此享受著名的矿泉澡堂和美丽的湖光山色。直到战争开始,游客才渐渐稀少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