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人印象中“后勤是部队里轻松愉快的工作”相反,随着技术的进步,后勤工作是更加复杂、繁重,而非轻松愉快。

    越是先进的武器,其越是依赖规格化的精密制造,这为大量生产和零配件的维修替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运输配送的难度。要知道后勤和物流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快递员毕竟是在上级单位提供了优化的输送路线和卫星定位导航的支援下,向固定的送货地点派送货物。而后勤系统服务的对象除了和平时期的兵营、演习场、训练基地等等外,还有战时不断移动的部队。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掌握部队的动向、所在、需要物资的种类和数量、运输路线的道路情况、天气等等信息,很可能发生需要步枪枪栓的某个连队收到一大堆咸肉罐头,某个需要野战炮炮轮轴承的炮兵营打开包装一看满满一箱袜子的混蛋事情。更糟糕的是输送物资的部队抵达现地时,己方部队早已撤走,阵地上爬的都是敌军。或是由于部队撤退速度太快,物资无法疏散销毁,白白便宜了敌军的事情。要知道在大规模机动作战时,以上笑话一样的案例并不少。

    查理曼王家陆军现在的部署态势是与敌军保持前沿对峙态势,尚未深入敌境。照理来说,这种内线作战完全可以充分活用国内的铁道网络,将充分动员后的部队和物资送至前线,对永远为军队数量和规模头疼的亚尔夫海姆防卫军形成压倒性优势。即使依旧无法突破齐格菲防线,至少也能给防卫军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牵制住对方的机动力量,缩小对手战术选择的同时也能保有足够的底牌,实现“以战促和”或是“以战止战”的战略目标。

    然而现实情况是,热衷用无穷无尽的刺刀和大炮淹没对手的查理曼在莱茵战线与防卫军的兵员数量比为251,技术兵器则是1无穷大。大多数士兵只有一把夏塞波步枪和五发子弹,个别阵地上连步枪都没,只能把刺刀用布条绑在木棍上,借此获得一点心理安慰。炮兵则自始至终没什么表现机会,没有死于空袭和敌方反炮兵火力的幸运儿全部扛上步枪,一律转职步兵的干活。那些曾经威风凛凛的大炮如今不是被还原为零件,就是因为没有炮弹,被搁置在角落里积灰尘。以这些几乎和手无寸铁差不了多少的饥饿士兵去挑战齐格菲防线,根本就是冷血的谋杀。

    为什么会这样?罗兰仔细实地考察后,得到了答案。

    官僚主义和;

    后勤体系效能低下、机构臃肿、组织不合理;

    军队对后勤补给重要性的忽视;

    工业产能和技术水平的落后;

    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滞后;

    第一条算是“我查理曼自有国情在此”,他现在没能力、没精力,更没有时间去解决这些涉及众多利益集团,用盘根错节都不足以形容其复杂程度的问题。硬要解决的话,不但会动摇军心士气,甚至会引发国家分裂,演化成一场内战。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在现在这种时候去碰触这潭深到足以把任何人都淹死的浑水。

    第三条是最容易解决的。反正战局糜烂至此,陆军再怎么不愿正视现实,也已经没力气更没胆量继续吹“精神万能论”,要知道前线天天啃芜菁的士兵们已经快接近忍无可忍了,只要一个契机,这群心怀不满的饿兵们完全有可能调转枪口打回去。到时候整天“天诛国贼”的将校们一定会被饿疯了的丘八大兵们做成刺身沾芥末吃了。

    为了自己的生命和前途着想,顺带有人替自己背锅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将校们会很通情达理的。就算有人依然一根筋到底,嚷嚷什么“干犯统帅权”,其他聪明人也会教他如何做人,让他学会睁一眼闭一眼。

    第四条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技术差距摆在那里,科技树不是那么好攀的,哪怕知道原理,点歪的状况还是层出不穷。对此罗兰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放任技术人员从缴获的防卫军装备上慢慢学习和吸收了。

    罗兰真正能着力,并且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只有第二条和第五条,其中真正能全面掌控和落实的,只有第五条。

    说实话,对那些窝在后方办公室里喝咖啡、敲图章、看正经人家不会看的杂志、下棋打牌、聊空天的后勤部门渣滓。罗兰是很想学学李林的做派全部拉到墙根下面用大炮处决,或是送进哪里的苦役营去减肥。让这样一群不干事也不负责任,除了扯皮和推卸责任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官僚负责后勤根本就是犯罪。前线疲饿交加的士兵要是有幸目睹后勤部门官僚的幸福生活,相信他们不会让这群人渣死得太快的。

    眼下罗兰还不想和陆军翻脸,他不能大刀阔斧的革除那些弊端,裁剪掉毫无用处的一堆办公室。但制定出一套合乎现实情况和需求的补给物流计划还是能做到的。

    防卫军对后勤补给的理解和建设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罗兰还在少年军校那会儿,才刚走完队列正步,他所在的哪个班级就被拉出去进行参谋旅行。一堆未成年人全副武装下跋山涉水,累到半死不活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他们的体魄和对命令的服从,更是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彻底烙印进这群菜鸟的脑子里。尝过饥饿和疲劳的滋味,最终身心疲惫的走进兵站休息区时,任何人都能发自内心的理解,战场上补给线被切断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之后上关于后勤的课程时,自然没几个敢打瞌睡。

    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有一位供职于防卫军后勤系统的挚友曾经在攀谈中透露的各种亲身经验和细节做参考,在众多专业会计和工程人员的辅助下,罗兰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运输补给计划。

    正如帕西法尔猜测的那样,罗兰将列车运行时间挪到了夜间,白天躲避轰炸,通过分段交接运输和合理分配物资最大限度活用运力,成功扭转了莱茵战线的补给困境。即便是刻薄挑剔的陆军也不得不在这份成绩单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