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射落弯月(十二)(1/3)
说到情报战,一般人会下意识的想到间谍、特工、美女、艳遇——反正都是惊心动魄的间谍小说里必不可少的素材。实际上除了隐蔽战线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各种形式的情报战。
比方说:可视化的恐怖。
情报战的本质是围绕获得或灌输某些信息所展开的战争形式,其形式千变万化,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和手法。除了安插间谍之类隐蔽的做法,也存在着散布恐惧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做法。
自古以来,恐慌和流言一直是情报战的重要环节,在信息传播速度慢,管控手法有限的年代,流言甚至有着足以引发改朝换代的力量。而能让流言得以迅速传播,能够迅速被大多数人接受,最佳的素材莫过于“恐怖”。
物资紧缺、疫病、战争、政策变动、高层震荡——任何可能在民生领域造成巨大波动甚至破坏性结果的流言都能带来恐慌。面对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查证,政府应对又迟缓的状态。无所适从的人们只能抱着“未雨绸缪”的心态采取行动,一旦形成风潮,剩下的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都只能随大流行动。
这就是流言的威力,有时候甚至能抵得上一支舰队。
然而流言终究是流言,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任何实体可以凭依,基于“未知且不可视的恐惧”所掀起的风潮,一旦被揭穿或是人们对此感到麻木就失去了力量。只会如曝露在阳光下的露珠一样蒸发、消失。
可“可视化的恐惧”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是暴政、战争之类“就算一时痛苦,但只要身心足够坚强,终有机会能够重新站起来”的可怕事件,而是类似大规模自然灾害般连人的心都能予以摧折的“绝对暴力”、“看得见的恐怖”。
皇帝就是一个例子。
时至今日,除了一小撮人,还有谁敢向皇帝举起反旗?
可问题是皇帝的时间很宝贵,不可能一一浪费在对付宵小之徒身上,而且身为臣下,什么事情都要劳烦皇帝,这也未免太过无能了。
既然如此,通过技术力量,打造一个能制造出“可视化的恐惧”的装置,不仅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还能够向包括反抗份子在内的所有人输出“抵抗是徒劳的”、“反帝国是毫无意义的”之类的思考方式,确保皇帝陛下的治世长治久安。这样就能一次解决所有问题了。
“军团”是最先想到的平台,但很快就放弃了,原因是开发需求和“军团”的设计目标起了冲突。
“军团”是为了满足全面总体战开发出来的兵器,本质上是可持续生产、替换的消耗品。“可视化的恐怖”的指导意向所诞生出来的,必然是堆砌最先进技术的特殊规格机型,这种对有生力量杀伤效率低下,且难以量产的东西和“军团”的思路完全南辕北辙,被放弃可谓理所当然。
很快,帝国技术人员们就将视线转向了“国民战斗机计划”。为了打造出次世代“军团”需要的人工智能,不计成本的开发、制造应用大量新技术的试做机。这与“可视化恐怖实体化计划”的需求正好不谋而合,于是乎两个项目展开了合作,其成果就是“沙拉曼达”。
为了追求现有技术下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制造出来的机体——就大前提来讲,这台机体和“独角兽”可谓如出一辙,但由于完成时间不同,加上没有驾驶员这个累赘,单以机体性能和发挥程度而论,“沙拉曼达”甚至凌驾于“独角兽”之上。加上区域战术计算网络的辅助支援,在一对一的较量中,“独角兽”落败的风险可说非常大。
对上其它对手的话,就更不要说了。
——四点钟方向,距离642公尺,发现高能量反应。
——确认脑量子波感应框架。
比方说:可视化的恐怖。
情报战的本质是围绕获得或灌输某些信息所展开的战争形式,其形式千变万化,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和手法。除了安插间谍之类隐蔽的做法,也存在着散布恐惧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做法。
自古以来,恐慌和流言一直是情报战的重要环节,在信息传播速度慢,管控手法有限的年代,流言甚至有着足以引发改朝换代的力量。而能让流言得以迅速传播,能够迅速被大多数人接受,最佳的素材莫过于“恐怖”。
物资紧缺、疫病、战争、政策变动、高层震荡——任何可能在民生领域造成巨大波动甚至破坏性结果的流言都能带来恐慌。面对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查证,政府应对又迟缓的状态。无所适从的人们只能抱着“未雨绸缪”的心态采取行动,一旦形成风潮,剩下的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都只能随大流行动。
这就是流言的威力,有时候甚至能抵得上一支舰队。
然而流言终究是流言,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任何实体可以凭依,基于“未知且不可视的恐惧”所掀起的风潮,一旦被揭穿或是人们对此感到麻木就失去了力量。只会如曝露在阳光下的露珠一样蒸发、消失。
可“可视化的恐惧”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是暴政、战争之类“就算一时痛苦,但只要身心足够坚强,终有机会能够重新站起来”的可怕事件,而是类似大规模自然灾害般连人的心都能予以摧折的“绝对暴力”、“看得见的恐怖”。
皇帝就是一个例子。
时至今日,除了一小撮人,还有谁敢向皇帝举起反旗?
可问题是皇帝的时间很宝贵,不可能一一浪费在对付宵小之徒身上,而且身为臣下,什么事情都要劳烦皇帝,这也未免太过无能了。
既然如此,通过技术力量,打造一个能制造出“可视化的恐惧”的装置,不仅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还能够向包括反抗份子在内的所有人输出“抵抗是徒劳的”、“反帝国是毫无意义的”之类的思考方式,确保皇帝陛下的治世长治久安。这样就能一次解决所有问题了。
“军团”是最先想到的平台,但很快就放弃了,原因是开发需求和“军团”的设计目标起了冲突。
“军团”是为了满足全面总体战开发出来的兵器,本质上是可持续生产、替换的消耗品。“可视化的恐怖”的指导意向所诞生出来的,必然是堆砌最先进技术的特殊规格机型,这种对有生力量杀伤效率低下,且难以量产的东西和“军团”的思路完全南辕北辙,被放弃可谓理所当然。
很快,帝国技术人员们就将视线转向了“国民战斗机计划”。为了打造出次世代“军团”需要的人工智能,不计成本的开发、制造应用大量新技术的试做机。这与“可视化恐怖实体化计划”的需求正好不谋而合,于是乎两个项目展开了合作,其成果就是“沙拉曼达”。
为了追求现有技术下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制造出来的机体——就大前提来讲,这台机体和“独角兽”可谓如出一辙,但由于完成时间不同,加上没有驾驶员这个累赘,单以机体性能和发挥程度而论,“沙拉曼达”甚至凌驾于“独角兽”之上。加上区域战术计算网络的辅助支援,在一对一的较量中,“独角兽”落败的风险可说非常大。
对上其它对手的话,就更不要说了。
——四点钟方向,距离642公尺,发现高能量反应。
——确认脑量子波感应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