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浮力的原理并不难让人理解、也不会让属下们产生过于神秘的感觉,给甘宁讲清楚还有利于其大船的监造。我就喝了口茶接着解释道:"各位可知一些纯铁制的盛物器皿可以浮在水中否?"
我见众人大部分都在点头,而愿意求真的审配还顺手抢过了侍者手中的茶壶、揭开盖子、把茶盅放了进去、趴在那儿观察,我不由得哑然失笑就接着说到:"造船亦是此理。商杂书涉猎颇广,曾于一杂学中得知:浮于水中物事本身的重量加上所能承载的重量、等于浮于水中的物事排开的水的重量。了解到此点,对兴霸监管造船颇有益处。"
我见在座的众人让我饶舌的话说得还是一脸的迷糊,就站起来绕过身前的几案、来到还在拿着茶壶和茶盅瞎琢磨的审配面前,接过审配手中的茶盅和茶壶,把茶盅斟满后说到:"如此诸位就可看明白了!茶盅中水的重量就基本等于茶盅本身的重量、再加上其可以承载物事的重量。"为了能够更加形象的表述,我又把茶盅按入茶水之中,使盅口与水面持平。并指着涌动的水波说到:"这就是所谓的排开的水的重量。"在众人大多恍然大悟之后,站在我面前的审配不由得脱口赞叹到:"也不知主公如何得知如此多的学问?真乃有志不在年高啊!"
甘宁也连连的点头举一反三的说到:"明了了此理,宁在督造战船时就可用加大吃水深度来增加载人的数量了。"古人的智力并不逊色,只是缺乏一定的关键之处的提点而已。就如一个苹果的自由落下,才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基本上同甘宁探讨完了其所担负的海疆事宜之后,我进一步的叮嘱他:在实施南进和北上战略时,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切不可贪功冒进。要对所勘查过的海域绘制成航海图纸,多向经验丰富的渔民求教天气和潮汐等自然状况的变化规律,尽量要把所有能够获取的资料都掌握全;进行航海试航时要聘请经验丰富的向导等。否则,以后面对大海的惊涛骇浪时就不免会吃亏。
在我让甘宁去驿站休息之前,也把指北针的原理和大致的制作方法画了一个草图交给了他,交代他回去之后自行寻找工匠制作;指北针必竟原理和制作方法都十分的简单,一点也就通了。我同时还告诉他:当航行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中时,可以靠他来确定方向、不至于迷航。甘宁大喜过望的说:正为此事为难。主公真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让审配和陈琳又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我了。
不过,‘河北三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点还真是如此的相似!田丰这样、审配这样、不知那位我还从未见过面的沮授是否也这样?这不,当经过长途快马疾驰、一身疲惫的甘宁下去歇息之后,审配就又开始了刨根问底儿:"主公说的磁针的两极永远指向一个方向。配以前确也曾见过,故可确定无疑。然不知何以如此?"
我心里不禁暗自赞叹:如此的执着和坚韧!有何大事能做不成?袁绍也真是有些浪费了人才了!不过,磁场是见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即使是告诉他,他依然会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因而,我就面带惭色、不厌其烦的解释道:"正南先生何以如此的执拗也?此事确有些把商问住了!就如水只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绝不会从低处往高处流一样,其理相通。但商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先生失望了!"
审配沉思着摇了摇头喃喃自语到:"是呀!水为什么又一定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呢?"我望着审配也只好摇头不说话了。否则,他如果再问起我万有引力的原理。我可就更闹心了!
自我率大军撤出冀州之后,赵云率领庞统、韩猛、韩琼、韩暹也加快了对巨鹿郡的攻略。赵云等先是以步卒对各大城府进行攻略和占领,并把骑兵分成小队游动策应。以逐步蚕食的办法,几乎用平行推进的方式,把巨鹿郡的大大、小小黄巾余孽,或消灭或驱逐的清理了大部。小股的残贼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大股的残贼在失去了生存空间之后,残余逐渐的退入太行山脉,大部分汇聚到黑山张燕旗下。
赵云在庞统的配合下遴选出当地的贤达和名士、上报了邺城的贾诩和陈登后,相继接任了各地方官衙;巨鹿郡也正在走向正常的管理运行轨道。
而张绣、陆逊、杨奉接到我的指令后,就马不停蹄的撤出了馆陶,跃过中山国进入了赵云的家乡常山国。张绣也采用了按部就班的方式:取一城就安定一城。对地方官吏或清除或留用,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常山国的问题;基本上打通了与赵云的联系,与赵云遥相呼应的对黑山的张燕形成了夹击之势。
考虑到黑山的张燕所部包括妇孺老幼在内有几十万人,可战之兵近十万;虽然大部分是乌合之众的战力一般,但毕竟人数庞大、对起阵来非短期内可以解决、无限期的缠斗下去对双方均十分的不利。接到赵云和张绣禀报后的贾诩,就再次的派人送信游说张燕,言说:几十万人蜗居于丛山峻岭之中,冬季又将来临,妇孺老幼缺吃少穿,黄巾军现在又已经是丧家之犬、前途渺茫,敦促张燕派人前来邺城洽谈接受招抚。
最猖獗的时候,曾经纵横冀、幽、青、豫、兖五州的张燕在孤军无援、数次率众与赵云和张绣争锋大败之后,张燕不得不派副统领杨凤全权负责的来到邺城同贾诩进行谈判。经双方激烈的讨价还价、数次的磋商之后,暂时达成了如下协议框架:张燕携全军下山,分别迁入巨鹿郡和常山国定居;张燕挑选青壮单独成立一军,留驻巨鹿郡和常山国,归徐州所节制。
当贾诩派快马把初步的协议送达徐州请示指令后,我同郭嘉、徐庶、审配等进行了商议。我基于冀州的安定和近期尚要实施的幽州战略考虑,我给协议罗列出了几条详细的规定:
无敌侯陶商仅是代表朝廷管理冀州。因而,从黑山迁出的黄巾余部应该算归附了朝廷,应以同为大汉百姓视之。由于部众妇孺老弱居多,且一贫如洗、顶无片瓦、脚下无立锥之地。因而,当从常山国和巨鹿郡划出大片的土地实行屯田,州府要给予简易房舍和农具等的资助,办法可仿照青州屯田的方式,要尽量的保证下山后的部众安全的度过冬季。冀州的物资如果不足以满足所需,可以列出清单从青、徐两州调取。
为了保证屯田必须要拥有的劳动力,张燕挑选青壮单独成立的一军人数不可多于五万。此军由张燕为统领、杨凤为副统领,其余的下级将佐由张燕自行委派。成军之后划归青冀大都督府节制,暂时留驻巨鹿郡或常山国。贾诩可酌情选派将领和精卒帮助张燕训练和整编兵卒、并提供军械,以便能尽快的形成战力,可以投入到即将进行的幽州之战。
由庞统和陆逊二人中任选一人担任新成之军的参军,协助张燕管理军务。赵云和张绣两军要全部退出巨鹿郡和常山国觅地休整,把两个郡国的防务和清剿残贼的任务交给张燕。采取此办法虽然有些冒险,但以夷制夷会使张燕彻底的同黄巾决裂,也就可以使张燕死心塌地的为我效力,避免了以后再出现反复。地方上的政务和官吏委派要由州府统一管理,军方不得擅自的干涉地方的政务;屯田之事亦要归于地方政务。如果地方稍稍安定后,可让张燕和杨凤前来徐州面见于我。
我所罗列的几条完全是走的规范的套路,均是出于对以后的安定和便于管理考虑。贾诩接到我的指令后,重新归纳整理之后,就同仍然滞留在邺城的杨凤进行了磋商。
由于冀州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贾诩早已经忙得头昏眼花。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束谈判,贾诩就采取了以势压人的办法。贾诩见杨凤看完条款之后就首先说到:"我主此议均出于公心,完全是为了百姓和张、扬两位将军今后的前途所考虑。按此施行,不仅会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以尽快安居,也会让张、扬两位将军很快的融入我主麾下。徐州以往的一切军政大事,均是我主无敌侯一言以决而鲜少更改。不知杨将军可有异议否?"
我见众人大部分都在点头,而愿意求真的审配还顺手抢过了侍者手中的茶壶、揭开盖子、把茶盅放了进去、趴在那儿观察,我不由得哑然失笑就接着说到:"造船亦是此理。商杂书涉猎颇广,曾于一杂学中得知:浮于水中物事本身的重量加上所能承载的重量、等于浮于水中的物事排开的水的重量。了解到此点,对兴霸监管造船颇有益处。"
我见在座的众人让我饶舌的话说得还是一脸的迷糊,就站起来绕过身前的几案、来到还在拿着茶壶和茶盅瞎琢磨的审配面前,接过审配手中的茶盅和茶壶,把茶盅斟满后说到:"如此诸位就可看明白了!茶盅中水的重量就基本等于茶盅本身的重量、再加上其可以承载物事的重量。"为了能够更加形象的表述,我又把茶盅按入茶水之中,使盅口与水面持平。并指着涌动的水波说到:"这就是所谓的排开的水的重量。"在众人大多恍然大悟之后,站在我面前的审配不由得脱口赞叹到:"也不知主公如何得知如此多的学问?真乃有志不在年高啊!"
甘宁也连连的点头举一反三的说到:"明了了此理,宁在督造战船时就可用加大吃水深度来增加载人的数量了。"古人的智力并不逊色,只是缺乏一定的关键之处的提点而已。就如一个苹果的自由落下,才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基本上同甘宁探讨完了其所担负的海疆事宜之后,我进一步的叮嘱他:在实施南进和北上战略时,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切不可贪功冒进。要对所勘查过的海域绘制成航海图纸,多向经验丰富的渔民求教天气和潮汐等自然状况的变化规律,尽量要把所有能够获取的资料都掌握全;进行航海试航时要聘请经验丰富的向导等。否则,以后面对大海的惊涛骇浪时就不免会吃亏。
在我让甘宁去驿站休息之前,也把指北针的原理和大致的制作方法画了一个草图交给了他,交代他回去之后自行寻找工匠制作;指北针必竟原理和制作方法都十分的简单,一点也就通了。我同时还告诉他:当航行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中时,可以靠他来确定方向、不至于迷航。甘宁大喜过望的说:正为此事为难。主公真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让审配和陈琳又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我了。
不过,‘河北三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点还真是如此的相似!田丰这样、审配这样、不知那位我还从未见过面的沮授是否也这样?这不,当经过长途快马疾驰、一身疲惫的甘宁下去歇息之后,审配就又开始了刨根问底儿:"主公说的磁针的两极永远指向一个方向。配以前确也曾见过,故可确定无疑。然不知何以如此?"
我心里不禁暗自赞叹:如此的执着和坚韧!有何大事能做不成?袁绍也真是有些浪费了人才了!不过,磁场是见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即使是告诉他,他依然会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因而,我就面带惭色、不厌其烦的解释道:"正南先生何以如此的执拗也?此事确有些把商问住了!就如水只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绝不会从低处往高处流一样,其理相通。但商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先生失望了!"
审配沉思着摇了摇头喃喃自语到:"是呀!水为什么又一定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呢?"我望着审配也只好摇头不说话了。否则,他如果再问起我万有引力的原理。我可就更闹心了!
自我率大军撤出冀州之后,赵云率领庞统、韩猛、韩琼、韩暹也加快了对巨鹿郡的攻略。赵云等先是以步卒对各大城府进行攻略和占领,并把骑兵分成小队游动策应。以逐步蚕食的办法,几乎用平行推进的方式,把巨鹿郡的大大、小小黄巾余孽,或消灭或驱逐的清理了大部。小股的残贼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大股的残贼在失去了生存空间之后,残余逐渐的退入太行山脉,大部分汇聚到黑山张燕旗下。
赵云在庞统的配合下遴选出当地的贤达和名士、上报了邺城的贾诩和陈登后,相继接任了各地方官衙;巨鹿郡也正在走向正常的管理运行轨道。
而张绣、陆逊、杨奉接到我的指令后,就马不停蹄的撤出了馆陶,跃过中山国进入了赵云的家乡常山国。张绣也采用了按部就班的方式:取一城就安定一城。对地方官吏或清除或留用,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常山国的问题;基本上打通了与赵云的联系,与赵云遥相呼应的对黑山的张燕形成了夹击之势。
考虑到黑山的张燕所部包括妇孺老幼在内有几十万人,可战之兵近十万;虽然大部分是乌合之众的战力一般,但毕竟人数庞大、对起阵来非短期内可以解决、无限期的缠斗下去对双方均十分的不利。接到赵云和张绣禀报后的贾诩,就再次的派人送信游说张燕,言说:几十万人蜗居于丛山峻岭之中,冬季又将来临,妇孺老幼缺吃少穿,黄巾军现在又已经是丧家之犬、前途渺茫,敦促张燕派人前来邺城洽谈接受招抚。
最猖獗的时候,曾经纵横冀、幽、青、豫、兖五州的张燕在孤军无援、数次率众与赵云和张绣争锋大败之后,张燕不得不派副统领杨凤全权负责的来到邺城同贾诩进行谈判。经双方激烈的讨价还价、数次的磋商之后,暂时达成了如下协议框架:张燕携全军下山,分别迁入巨鹿郡和常山国定居;张燕挑选青壮单独成立一军,留驻巨鹿郡和常山国,归徐州所节制。
当贾诩派快马把初步的协议送达徐州请示指令后,我同郭嘉、徐庶、审配等进行了商议。我基于冀州的安定和近期尚要实施的幽州战略考虑,我给协议罗列出了几条详细的规定:
无敌侯陶商仅是代表朝廷管理冀州。因而,从黑山迁出的黄巾余部应该算归附了朝廷,应以同为大汉百姓视之。由于部众妇孺老弱居多,且一贫如洗、顶无片瓦、脚下无立锥之地。因而,当从常山国和巨鹿郡划出大片的土地实行屯田,州府要给予简易房舍和农具等的资助,办法可仿照青州屯田的方式,要尽量的保证下山后的部众安全的度过冬季。冀州的物资如果不足以满足所需,可以列出清单从青、徐两州调取。
为了保证屯田必须要拥有的劳动力,张燕挑选青壮单独成立的一军人数不可多于五万。此军由张燕为统领、杨凤为副统领,其余的下级将佐由张燕自行委派。成军之后划归青冀大都督府节制,暂时留驻巨鹿郡或常山国。贾诩可酌情选派将领和精卒帮助张燕训练和整编兵卒、并提供军械,以便能尽快的形成战力,可以投入到即将进行的幽州之战。
由庞统和陆逊二人中任选一人担任新成之军的参军,协助张燕管理军务。赵云和张绣两军要全部退出巨鹿郡和常山国觅地休整,把两个郡国的防务和清剿残贼的任务交给张燕。采取此办法虽然有些冒险,但以夷制夷会使张燕彻底的同黄巾决裂,也就可以使张燕死心塌地的为我效力,避免了以后再出现反复。地方上的政务和官吏委派要由州府统一管理,军方不得擅自的干涉地方的政务;屯田之事亦要归于地方政务。如果地方稍稍安定后,可让张燕和杨凤前来徐州面见于我。
我所罗列的几条完全是走的规范的套路,均是出于对以后的安定和便于管理考虑。贾诩接到我的指令后,重新归纳整理之后,就同仍然滞留在邺城的杨凤进行了磋商。
由于冀州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贾诩早已经忙得头昏眼花。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束谈判,贾诩就采取了以势压人的办法。贾诩见杨凤看完条款之后就首先说到:"我主此议均出于公心,完全是为了百姓和张、扬两位将军今后的前途所考虑。按此施行,不仅会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以尽快安居,也会让张、扬两位将军很快的融入我主麾下。徐州以往的一切军政大事,均是我主无敌侯一言以决而鲜少更改。不知杨将军可有异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