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破在大堂中踱着步子,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叹息了一声,看来今年还要用兵啊。
本来他在年初时想的是,有黄河相隔,暂时不虑李唐来攻,他也没打算渡河进入关西,正好借此可以休兵一载,让大家都喘口气。
可最终看来还是老样子,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年初时想的有点一厢情愿了。
当晚,李破便召集尉迟恭,陈圆,尉迟偕前来议事,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三个人说的不少,但意思上都差不多,以如今驻守于黄河沿岸的兵力,很难在将要到来的战事之中找到合适的战机。
无论是李唐还是王世充,也不管是谁胜谁败,他们都必定对晋地军旅严防死守,也就是说,坐山观虎斗没问题,可要想渔翁得利,现有的兵力是不足的。
说起来,驻守于黄河沿岸各部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人,骑兵八千人左右,步军一万余众,分驻于三处,相互呼应,加之有蒲坂,龙门在握,佐以骑兵之利,可以说守住黄河沿岸绰绰有余,但要渡河作战,那就是开玩笑。
而在战略上,三个人确实产生了些分歧。
以王世充战败为前提,尉迟偕和陈圆都觉着应该趁机渡河南下,就算不能直取东都,也当占据些关隘,以阻李唐东出之外,还可观瞧河南动静,做好出兵的准备。
实际上,他们是有感于黄河在前,既为屏障也为藩篱,想要走出去寻找落脚之地,而做出的判断。
而尉迟恭显然对关西更感兴趣,他的建议很大胆,不如趁着李唐和王世充交战之机,强渡黄河,直取冯翊。
他们的建议深想一下,和他们的来历很有关联。
尉迟偕的家在东都,陈圆则是河北人,提议进军河南几乎是下意识的私心在作祟,尉迟恭则不然,他是代州人,所以他的提议是在紧跟李破的战略,李破对关西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
作为李破心腹的尉迟恭自然想要做符合主上心思的事情,如果李年在这里,他的建议肯定也不出所料,和尉迟恭相同。
他们都不是什么文武全才,大局观上也就有所欠缺,将才和帅才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将才关注一隅,帅才统领全局。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进取心是如此的强烈,和承平时节的将领完全不同,他们如今都有着冲破黄河阻拦的心思。
实际上,三个人或多或少都说中了些李破心中所想。
月上梢头,夜渐深浓。
李破看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花样来了,于是摆手止住了他们的争执,“用兵之妙,在于知己知彼,量力而行,你们所言,可是要我再起大兵,与敌决战于河畔?”
“如此一来,今年秋收之后,怕又是一场空啊……”
本来他在年初时想的是,有黄河相隔,暂时不虑李唐来攻,他也没打算渡河进入关西,正好借此可以休兵一载,让大家都喘口气。
可最终看来还是老样子,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年初时想的有点一厢情愿了。
当晚,李破便召集尉迟恭,陈圆,尉迟偕前来议事,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三个人说的不少,但意思上都差不多,以如今驻守于黄河沿岸的兵力,很难在将要到来的战事之中找到合适的战机。
无论是李唐还是王世充,也不管是谁胜谁败,他们都必定对晋地军旅严防死守,也就是说,坐山观虎斗没问题,可要想渔翁得利,现有的兵力是不足的。
说起来,驻守于黄河沿岸各部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人,骑兵八千人左右,步军一万余众,分驻于三处,相互呼应,加之有蒲坂,龙门在握,佐以骑兵之利,可以说守住黄河沿岸绰绰有余,但要渡河作战,那就是开玩笑。
而在战略上,三个人确实产生了些分歧。
以王世充战败为前提,尉迟偕和陈圆都觉着应该趁机渡河南下,就算不能直取东都,也当占据些关隘,以阻李唐东出之外,还可观瞧河南动静,做好出兵的准备。
实际上,他们是有感于黄河在前,既为屏障也为藩篱,想要走出去寻找落脚之地,而做出的判断。
而尉迟恭显然对关西更感兴趣,他的建议很大胆,不如趁着李唐和王世充交战之机,强渡黄河,直取冯翊。
他们的建议深想一下,和他们的来历很有关联。
尉迟偕的家在东都,陈圆则是河北人,提议进军河南几乎是下意识的私心在作祟,尉迟恭则不然,他是代州人,所以他的提议是在紧跟李破的战略,李破对关西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
作为李破心腹的尉迟恭自然想要做符合主上心思的事情,如果李年在这里,他的建议肯定也不出所料,和尉迟恭相同。
他们都不是什么文武全才,大局观上也就有所欠缺,将才和帅才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将才关注一隅,帅才统领全局。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进取心是如此的强烈,和承平时节的将领完全不同,他们如今都有着冲破黄河阻拦的心思。
实际上,三个人或多或少都说中了些李破心中所想。
月上梢头,夜渐深浓。
李破看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花样来了,于是摆手止住了他们的争执,“用兵之妙,在于知己知彼,量力而行,你们所言,可是要我再起大兵,与敌决战于河畔?”
“如此一来,今年秋收之后,怕又是一场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