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

    李渊很快就重新掌握住了局面,让这场突如其来的没有向更大规模的内讧扩散。

    在这样的一个事件当中,李渊犯下了一些错误,可见识过开皇年间的种种争斗,又经历了大业年间的混乱,李渊政治手腕的老道是不用怀疑的。

    在动荡方兴未艾之时,文武忠臣纷纷被传召入宫。

    随即,光禄大夫,襄邑郡王李神符出掌鹰扬府,兼长安令。

    平阳公主李秀宁晋左统领将军,出掌千牛府。

    接着裴寂官复原职。

    又令礼部书,太子詹事李纲,裴寂,汇同民部书,光禄大夫,宋国公萧瑀一道审理刘文静谋反一案。

    从这几个主审的来历上看,刘文静的下场其实已是注定。

    李纲乃太子詹事,是东宫属从。

    裴寂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刘文静的老冤家,有他在主审的位置上出现,李渊的意思表露的已是极为明白。

    接下来的萧瑀嘛,是李氏外戚,倒是和李世民有着不错的交谊,这显然是为了平衡或是掩人耳目而加入的一个人。

    不管怎么说,长安城的动荡渐渐平息了下来,皇帝的意思也很明显,一切以刘文静谋反事而起,那么就已此事作为结束,任何人再要不知进退,兴风作浪,都要做好受到严惩的准备。

    头一个就是蹦跶的最欢的齐王李元吉,之后李渊诏齐王李元吉入宫,当众就强闯秦王府一事,重责李元吉。

    于是,这位四皇子就又蔫溜溜的回去府中闭门思过了。

    刘文静一案的审理过程结束的非常快,刘文静不是个软骨头的人,没有任何服软的意思,他直言不讳的承认,对于随李渊南下入主长安之后,赏罚不公之事心存怨尤。

    可对谋反之事,却一概不认。

    审理结束,几个主审的意见很有意思,李纲和萧瑀的主张竟然差不多,都认为刘文静谋反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可是对皇帝心存不敬,颇有怨言,外加姿态跋扈,倒是可以夺其官职,令其反躬自省便了。

    李渊肯定是不满意这个结果,随即就问裴寂。

    裴寂这人吧,份在幸臣之列,没什么才干,却最能做出符合皇帝心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