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张汉卿,1929年11月18日于奉天。

    收到了这封电报屠千军总算是深深的松了口气,捏着电报他缓缓的走出了大门。在林豹的护送在登上了汽车驶向了华兴楼去,在那里有着司徒美堂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一路上整个纽约街道死气弥漫,四处行走的人们似乎像失去了灵魂一般!看着这些失魂落魄的人们,屠千军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后世电影上的那些丧尸。(《》)

    和这些人们何其相似的!失去了精神,眼中没有了希望的光芒。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走在街上,和这副情形何其相似啊!

    而事实上现在的纽约确实也是一片的惨淡中,在现在的纽约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黄油:每磅三角九分,上等牛排:每磅二角一分,鸡蛋:每两打四角一分,电影票价:二角五分。雪佛兰汽车:出厂价445元、一车燕麦还买不到四元一双的“汤姆.麦坎”牌皮鞋。

    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由它烂去,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

    他临行时嘟嘟囔囔地对一个前来探访的记者说:“唉,这也算是对付萧条的一种办法吧!”

    整个城市,甚至整个美国皆是一片的愁云惨雾。

    而比现实的经济状况更为可怕的是信心的消失,由于这次严重的危机而无论是大家族出手还是市场调节均没有效果,而胡佛总统却又没什么解决办法于是导致了大多数的美国人逐渐的绝望了。

    甚至不断的有人在谋求办法想着离开美国!前往其他的国家,又或者是每天无所事事的在自己那破报纸、纸皮搭建的屋子里等待着未知的未来。

    坐在车内的屠千军冷然的看着车窗外的那些凄凄惶惶的人们,心中知道这场股灾持续时间长达4年之久,近4000美国人跳楼自杀身亡;影响波及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最终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同样这条适用于所有的行业,并敬告各位读者:一旦有一个行业连擦鞋匠都认为赚钱那么这个行业已经趋向饱和了。就如我们曾经试过在前几年里连买菜阿婶都和你说买股票赚钱的时候那你就不应该再进行股票投资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在这场股灾中,近4000人因破产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是个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随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有着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但这已经无济于事了,所有投资者都已经对着股市失去了信心,而后的1932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诸多问题。

    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中曾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这一情景描述的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民生状况。1932年,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25万以上是在16~21岁之间。这些被当时媒体称为大萧条时期的“漂泊无依的人”中,有两手空空的佃农;有因为大旱三年、离乡背井的农场主;有一大批刚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还有忽然失业的愁眉苦脸的中年汉子带着生病的婴儿——这些人天天奔波,居无定所。而这些人当中不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或者曾在著名报纸上发表评论的名作家,如今却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人群里。这是自1929年“黑色星期二”开启的大萧条以来,美国人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关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传说的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有1500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可是哪里也没有工作做。《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当时的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约翰.e.埃杰顿说大萧条的局面是某些人偷懒怠工造成的。他说:“很多现在嚷嚷要工作的人,不是有工作时偏要罢工,便是根本不想干。他们无非想乘机替**鼓吹罢了。”对于这种含沙射影的指责,失业队伍里着实有不少人竟也默然忍受。

    他们采取这种态度,其原因在于这时候的美国基督新教的道德观还很有势力。千百万人陷入绝境,当然不是咎由自取,可是社会工作者们却一再说:失业的人自觉羞愧。

    1932年2月,有个人被房东撵走,他对《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说:“我已经两年多没有固定工作了,有时我真觉得自己像个杀人犯似的。我怎么搞的,连自己的孩子也没法照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