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猪的价钱一路下滑,人人都揪心的不得了,这不是要断了大家一年的活路么?尤其是那些手里一个大子也没存住的人家,更是一家人都愁断了肠子了。那些稍有积蓄的人家一想到要动用家里不多的积蓄,也是高兴不起来了。

    一时间,蓝家的院子里一片愁云惨淡。

    沉默之中,不知道谁心灵福至,大声的喊了一嗓子,“大家愁啥啊,蓝二哥这不是八十文一头猪的要收吗?大家还愁啥啊?”

    “对,对,对啊,咱们把猪卖给蓝二哥不就可以了么?”

    ……

    顿时,沉默的人群又重新沸腾了起来,没有了方才的唉声叹气,一片喜气洋洋了起来。

    看着热情高涨的乡亲们,爹心中暗赞云芳那丫头聪明,连赊账的主意都提前想到了。要不是提前想到了这个主意,自己面对着这么多急着卖猪的人,真还不好说买谁家的,不好谁家的呢。

    爹还在感慨呢,他身边已经围了一群的人上来了,嘴里纷纷大声的喊着:

    “蓝二哥,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收猪啊?”

    “对啊,咱们都吃饱了,现在就回家赶猪去?”

    “对,……”

    ……

    ……

    一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话语,爹面对着热情的大家,也站起了身来,轻轻的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的大声的说道,“乡亲们,大家听我说,听我说!咱们都是一处住着的,我们家的底子怎么样,大家也都清楚,就算是我们今天卖萝卜条赚了点,但也就够买十几头大肥猪的,多了我们也买不起啊。”

    爹的话音一落,暖棚里的众人皆是一愣。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住着的,蓝庆生两口起虽说节俭,但是一年到头的进项也确实不多,就靠蓝庆生出外给人家盘炕添补些,但是到底也存不小多少,这几年他家有两个孩子不顺当,花钱的地方不少,他们家家底子确实不厚。

    要说他们家的进项,也就是他们今天卖萝卜干进了些钱,还有就是听周嫂子影影绰绰的说起来的,她们家五柳的表亲花大价钱从蓝家买走的那缸东西了。认真算下来,蓝家要是按照八十文一头肥猪的价钱来买,最多也就是二十头猪的家底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嚷嚷着的人们顿时就是气一短,议论声也就低下去了不少,若是不仔细听,听上去就只剩下嗡嗡嗡的声音了。

    过了大约半刻钟的时候,有些聪明的就开始动了,慢慢的挤到了蓝庆生的身边,故意放低了声音说,“蓝二哥,我们家今年就养了两头大猪,都是精心伺弄的,又肥又壮,你们买了来,肯定不亏的。”

    有人开了口,立即就有人学样,一个个的都往前拥挤着,纷纷说着自己家的猪如何如何的好,都是怎么精心伺弄的,蓝家买了自己的猪将会是如何如何的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