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没有,这里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票都有假的,你要是想买的话最好买实物,买票可说不准。”悠悠听了,看来造假什么年代都是存在的。

    “谢谢您的提醒,大姐。我就是来看看,没准备买什么。”

    “我看你的穿着打扮,家里过的应该不差,以为你是来买东西的。”她有点失望。

    “大姐,您手里有东西。”姥姥询问。

    “经常在这转,手里存了点东西,即使没有我和他们都熟,可以相互倒换。你要什么可以和我说,我给你操兑,保证你不吃亏。俺家就在附近,有家有户的跑不了。”一般人干这行都是偷着来,没见过像她这样自报家门的。

    “大姐,您胆子可真大,不怕有人告发您。”姥姥也奇怪。

    “不怕,你刚来不了解情况,俺无儿无女的,家里就四个老人,两个快八十了,还有个瘫痪在床的,也不兴饿死人。再说,俺也不坑人,人们又可怜俺,一般没人管俺。”老人倒是痛快,说的够彻底,交代的够明白。

    “大姐,不满您,我手里有批红糖,想着出手,来这看看的。”姥姥对她说。

    “大妹子,天热了,糖可不好放。”老人担忧地回答。

    “大姐,怨我没说清楚,是红砂糖。”

    “那可是好东西,放多长时间都可以。你有多少?”老人来了兴趣。

    “有千把斤,少了我自己就处理了,也不用到这里来。”

    “妹子,你到俺家坐坐,咱仔细的说说。”老人热情地发出邀请。

    姥姥应了“那麻烦您了,我跟您去讨口水喝。”

    老人的家就在附近的胡同里,院子比姥姥买的“六傻子”的那套还大,也比他那套好多了。前后占了整个胡同,四进的院落。

    进去了才知道,进的是个偏门,大门在南面,临着官衙后面的那条东西大街。老人根本没在前院住,一家人住在后院。

    后面的花园改成了耕地,种了一些玉米、大豆和各种蔬菜。院落的后面也是条东西街,整个院子占据了一条胡同。

    老人领她们进的是西跨院,她的家人在正房里住。进了屋子,老人让娘俩坐下,顺手递给悠悠一个糖盒“孩子,你自己拿着吃。”

    转过身就忙着倒茶,看她家里的摆设,以前应该是大户人家,即使现在,过得也不会太差。

    “谢谢奶奶。”悠悠抱着她塞到怀里的糖盒,甜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