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两千五百名士兵的右脚狠狠的踏在地面上,紧接着,鼓声、笛声完消失,此时,双方距离一百五十米。
“准备齐射........。”命令再次下达,后排士兵向右一步,脑袋出现在了前面两个士兵的中间,而随着预备的命令下达,燧发枪的击锤被扳开,嘎达嘎达的声音响作一团,而所有的士兵把燧发枪斜斜的指向天空。
瞄准!
两千五百杆燧发枪一瞬间放平,清军眼中,令人胆寒的刺刀丛林完消失了,眼前是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幽深而令人恐惧。
这便是合众国步兵齐射的基本流程,在火绳枪时代,为了保持火力,火绳枪手会被排列成六到十排,交替射击,进入燧发枪时代,合众国军试着把军队扁平化,尽可能的铺开阵线,所以调整为三排,但是很快发现,这样并不合理。
原因很简单,合众国士兵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军用背包,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用具,背包的存在让步兵的持续作战和行军能力提高,也让士兵占据的空间增大,三队燧发枪手齐射,前排需要跪下,后两排交错一起,第三排的士兵射出的火药残渣很容易灼伤第一排士兵的皮肤,甚至会掉落引燃其身上的用具,所以拥有背包的燧发枪兵是不能三排齐射的,而丢掉背包又是得不偿失,因此,合众国陆军把线列步兵编列为两排齐射,而海军陆战队因为靠海作战,补给容易,并没有这般激进,而是三排线列步兵,只不过这时候,只能将就陆军了。
射击!
高大的营旗猛然下劈,两千五百杆燧发枪发出了第一轮的齐射,击锤撞击的啪嗒声想过,爆豆一般的枪声震耳欲聋,紧接着,一条烟龙横亘在了线列步兵前,橘色的火花不断在白色的硝烟之中绽放。
燧发枪拥有远高于火绳枪的击发率,从火绳枪的五成一跃上升到了七成,第一轮齐射,燧发枪的部件和装填都是处于最佳,至少有两千杆燧发枪成功击发,铅子如同暴风骤雨席卷了清军的前沿,挡在线列步兵前边的清军至少倒下了五十人,一百五十米,千分之二十五的命中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在第一轮齐射之后,火炮也开始用霰弹攻击,横飞的铅弹如同飞蝗一般。
线列步兵再次装填子药,继而又进行了一轮齐射,步兵的齐射与炮击交错进行,而对方的反击却是绵软无力,只有佛郎机和虎蹲炮打了几轮,效果乏善可陈,这便是线列步兵的优势所在。
燧发枪在一百五十米上命中率很低,但命中率再低也是有的,营级规模的齐射,总归能打死一些人,而清军手中的弓箭、鸟铳和三眼铳都无法进行有效攻击,战局进入一边倒的情况,清军完陷入被动挨打,如此战术并不仅限于欺负缺乏远程投射火力的冷热兵器混合军队,即便是面对同样的线列步兵,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在一百米之外进行齐射攻击。
无论在十七世纪,还是线列步兵大行其道的十八世纪,远距离射击都是基本的战术,英国龙虾兵强撑着到十八米处再齐射那只是少见的个例,事实证明,一场耗费数十万发子弹的战役,只死百十个人才是主流的战术。
远距离齐射虽然对对方造成的伤亡不大,但是震慑力却是不小,齐射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挑战着被攻击者的精神防线,每次齐射都有人倒地伤亡,每次都考验着对手的军心和士气,双方都如此齐射,看的就是谁更具备忍耐力,而在这次战斗中,清军显然更逊色一筹。
齐射十二轮,士兵用打湿的布给枪管降温,准备第二轮齐射,而清军再也忍耐不住,清军统帅也是老行伍,首先派出骑兵牵扯特遣营的骑兵,然后步卒出营逆袭,想要拉近再战。
散漫的清军的零零散散的冲来,稍事休息的线列步兵再次开始齐射,这一次,第一排齐射万完的士兵退后装弹,第二排齐射,也是退后装弹,如此轮替后退射击,清军冲过二百米,承受了八轮齐射,一次比一次靠近,一次比一次伤亡大,在双方距离三十米,最后一次是营齐射,上好了刺刀的合众国士兵从硝烟中冲出,一个照面撞散了清军的阵型,继而是力的追击。
两日后,文登一战的战报送到了登州城,特混加强营以阵亡七十四,受伤一百三十五的代价,杀死清军七百余,俘虏近千,缴获大量的军备物资。
如此登州以东再无巨大威胁,几个卫所千户所也凑不出几个兵来,合众国军得以力面对西面的威胁,伪清登莱巡抚朱国柱逃到莱州,集结莱州兵马,并且把胶州的胶州镇快速增援,到文登一战结束,朱国柱麾下已经拥有五千余人,但他仍然不敢东进,屯兵于莱州等待山东巡抚的支持,沂州镇、临清镇以及各主要城市守备军开始向莱州一带集结。
八月二十七日,登州战报送到了济州岛,在北洋战区作战会议上,接到战报的战区司令高锋等一众高级军官都是诧异无比,他们知道山东比较空虚,山东绿营也非百战之兵,但没有想到,防守如此空虚,战力如此低下,这让原本的计划彻底落空。
两千五百名士兵的右脚狠狠的踏在地面上,紧接着,鼓声、笛声完消失,此时,双方距离一百五十米。
“准备齐射........。”命令再次下达,后排士兵向右一步,脑袋出现在了前面两个士兵的中间,而随着预备的命令下达,燧发枪的击锤被扳开,嘎达嘎达的声音响作一团,而所有的士兵把燧发枪斜斜的指向天空。
瞄准!
两千五百杆燧发枪一瞬间放平,清军眼中,令人胆寒的刺刀丛林完消失了,眼前是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幽深而令人恐惧。
这便是合众国步兵齐射的基本流程,在火绳枪时代,为了保持火力,火绳枪手会被排列成六到十排,交替射击,进入燧发枪时代,合众国军试着把军队扁平化,尽可能的铺开阵线,所以调整为三排,但是很快发现,这样并不合理。
原因很简单,合众国士兵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军用背包,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用具,背包的存在让步兵的持续作战和行军能力提高,也让士兵占据的空间增大,三队燧发枪手齐射,前排需要跪下,后两排交错一起,第三排的士兵射出的火药残渣很容易灼伤第一排士兵的皮肤,甚至会掉落引燃其身上的用具,所以拥有背包的燧发枪兵是不能三排齐射的,而丢掉背包又是得不偿失,因此,合众国陆军把线列步兵编列为两排齐射,而海军陆战队因为靠海作战,补给容易,并没有这般激进,而是三排线列步兵,只不过这时候,只能将就陆军了。
射击!
高大的营旗猛然下劈,两千五百杆燧发枪发出了第一轮的齐射,击锤撞击的啪嗒声想过,爆豆一般的枪声震耳欲聋,紧接着,一条烟龙横亘在了线列步兵前,橘色的火花不断在白色的硝烟之中绽放。
燧发枪拥有远高于火绳枪的击发率,从火绳枪的五成一跃上升到了七成,第一轮齐射,燧发枪的部件和装填都是处于最佳,至少有两千杆燧发枪成功击发,铅子如同暴风骤雨席卷了清军的前沿,挡在线列步兵前边的清军至少倒下了五十人,一百五十米,千分之二十五的命中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在第一轮齐射之后,火炮也开始用霰弹攻击,横飞的铅弹如同飞蝗一般。
线列步兵再次装填子药,继而又进行了一轮齐射,步兵的齐射与炮击交错进行,而对方的反击却是绵软无力,只有佛郎机和虎蹲炮打了几轮,效果乏善可陈,这便是线列步兵的优势所在。
燧发枪在一百五十米上命中率很低,但命中率再低也是有的,营级规模的齐射,总归能打死一些人,而清军手中的弓箭、鸟铳和三眼铳都无法进行有效攻击,战局进入一边倒的情况,清军完陷入被动挨打,如此战术并不仅限于欺负缺乏远程投射火力的冷热兵器混合军队,即便是面对同样的线列步兵,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在一百米之外进行齐射攻击。
无论在十七世纪,还是线列步兵大行其道的十八世纪,远距离射击都是基本的战术,英国龙虾兵强撑着到十八米处再齐射那只是少见的个例,事实证明,一场耗费数十万发子弹的战役,只死百十个人才是主流的战术。
远距离齐射虽然对对方造成的伤亡不大,但是震慑力却是不小,齐射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挑战着被攻击者的精神防线,每次齐射都有人倒地伤亡,每次都考验着对手的军心和士气,双方都如此齐射,看的就是谁更具备忍耐力,而在这次战斗中,清军显然更逊色一筹。
齐射十二轮,士兵用打湿的布给枪管降温,准备第二轮齐射,而清军再也忍耐不住,清军统帅也是老行伍,首先派出骑兵牵扯特遣营的骑兵,然后步卒出营逆袭,想要拉近再战。
散漫的清军的零零散散的冲来,稍事休息的线列步兵再次开始齐射,这一次,第一排齐射万完的士兵退后装弹,第二排齐射,也是退后装弹,如此轮替后退射击,清军冲过二百米,承受了八轮齐射,一次比一次靠近,一次比一次伤亡大,在双方距离三十米,最后一次是营齐射,上好了刺刀的合众国士兵从硝烟中冲出,一个照面撞散了清军的阵型,继而是力的追击。
两日后,文登一战的战报送到了登州城,特混加强营以阵亡七十四,受伤一百三十五的代价,杀死清军七百余,俘虏近千,缴获大量的军备物资。
如此登州以东再无巨大威胁,几个卫所千户所也凑不出几个兵来,合众国军得以力面对西面的威胁,伪清登莱巡抚朱国柱逃到莱州,集结莱州兵马,并且把胶州的胶州镇快速增援,到文登一战结束,朱国柱麾下已经拥有五千余人,但他仍然不敢东进,屯兵于莱州等待山东巡抚的支持,沂州镇、临清镇以及各主要城市守备军开始向莱州一带集结。
八月二十七日,登州战报送到了济州岛,在北洋战区作战会议上,接到战报的战区司令高锋等一众高级军官都是诧异无比,他们知道山东比较空虚,山东绿营也非百战之兵,但没有想到,防守如此空虚,战力如此低下,这让原本的计划彻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