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脸色失望,却不知道郑成功何意,思索几遍也是没有头绪,索性直接问道:“将军究竟何意?”
郑成功再次下跪,道:“请殿下助成功统一东南抗清王师,并请殿下去监国之名,奉西南永历天子为正统。”
“这孤这可如何使得,且不论孤已无人相助,便是孤肯顺将军之意,也是千难万难。”朱以海已经是有些语无伦次了。
郑成功道:“如今本将麾下麾下战船上百,兼领五万貔貅,东南王师,谁能抗衡?殿下无需担忧本将之实力,只求殿下与本将协力同心。”
“此间之事,非兵力多寡所能决断,将军,若轻易掀起内战,必为天下万民唾弃。”朱以海唯唯诺诺的解释道,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郑成功要自己做什么了。
“殿下可愿意为天下苍生,为江山社稷去监国名号?”郑成功却也是不恼,直接问道。
朱以海犹豫片刻:“此非孤一人可决断之事。”
“此前不是,今不同尔,今时今日,殿下可一言而决!”郑成功正声说道,容不得朱以海耍滑头。
朱以海哪里不明白自己的境况,他这个监国可不是自己封的,而是旁人拥立的,当年拥立他的人不过有两种,一种是江南变乱后逃出来的士绅官宦,第二种便是从江南战场逃出来的武将勋臣,前一种在于郑彩等实权将领的内斗和岱山失陷这两件事中损折的七七八八了,要么死了,要么降清。而后一种,也么也在岱山诸岛战死、投降要么此时还在两广李明勋麾下效力,东南一带,除了郑成功就是黄斌卿,而黄斌卿还不是自己一脉的,可以说,谁也阻止不了朱以海,或者更为切实的说,谁也阻止不了郑成功了。
“为大明江山社稷计,孤自无异议。”朱以海很清楚,他只要说个不字,立刻就会被干掉,索性慨然说道,而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想大明三百年的基业沦丧,无论是沦丧于满清还是沦丧于东番,他都不想。
郑成功重重点头:“天下苍生不会忘却殿下的,待本将联络上天子,自当请天子继续封殿下为王,统御东南王师,殿下一应待遇,决然比做监国之时还要强数倍。”
“但求将军成就大业,孤便满足了。”朱以海道,他知道,自己去监国名号也就罢了,等帮着郑成功夺取东南主导权,那东番和东南藩镇都会视自己为仇寇,若郑成功失败,那些人反攻倒算起来,自己必死,但此时也顾不得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朱以海见郑成功满脸自信,问:“依将军所言,孤何时公告天下,去监国名号?”
郑成功道:“倒也不急,殿下监国之名号,尚对大业有用!”
“是啊,至少要的帮你夺取东南各藩镇再说。”朱以海心中清宁,答应了郑成功,朱以海感觉身上卸下了担子,心中也是明白了,郑成功之所以让自己去监国称号,除了奉永历正统更能团结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针对东番,东南藩镇以鲁监国名字加入抗清御虏统一阵线,等监国没了,东南各藩在这件事上就要问永历了,实际上,也只是走个过场,诸如琼藩、惠藩、晋藩加入抗清阵线也只是知会永历一声,而那个时候,郑成功掌握东南藩镇,不加入也是有法理依据的,若非抗清阵线一份子,那内部事务和抗清御虏自然就不用遵从李明勋定下的规矩,那谁也无法限制国姓扩张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朱以海反倒是对郑成功多了几分信心,这厮似乎不是蛮勇之辈,其如今在东番规则下行事,可谓忍辱负重,又能想出办法摆脱东番,也是谋略非凡的。在朱以海眼中,至少他要比那些整日和东番狼狈为奸的东南藩镇强的多。
“孤虽诚心相助将军,然东南藩镇情势复杂,也非无往而不利,此间舟山之事,便非孤所决断。”朱以海道,那意思很简单,我的名头对黄斌卿可不好使。
在东南,尊奉永历年号的黄斌卿一直是一个刺头儿,若非有抗清御虏统一阵线中不许内斗火并的章程,黄斌卿早就被其他藩镇吞并了,实际上,郑彩、王之仁等强大藩镇都有这个想法,但潮州事变中,郑成功做了所有藩镇的反面教材。
合众国控制不了各藩镇,所以找个由头火并,也难以避免,但有一样,轻开内战之人,不允许有所收获,简而言之,不义之战,无利可图。就算有些藩镇剿灭了一些叛逆,但也不能吞并其营伍,这些营伍由其他藩镇一起平摊,若真是叛逆,出兵者可得三分之一,虽然避免了一些火并,但有些时候,舟山军阀降清,也是无人愿管。
郑成功道:“这件事本将早有计策,殿下莫要担忧,只需书写一纸诏令也就是了。”
说着,一张纸递到了朱以海面前,朱以海,见接诏令那人,当即应下:“王朝先,也不过是个蝇营狗苟之辈,借将军之手,除去也好。”
郑成功再次下跪,道:“请殿下助成功统一东南抗清王师,并请殿下去监国之名,奉西南永历天子为正统。”
“这孤这可如何使得,且不论孤已无人相助,便是孤肯顺将军之意,也是千难万难。”朱以海已经是有些语无伦次了。
郑成功道:“如今本将麾下麾下战船上百,兼领五万貔貅,东南王师,谁能抗衡?殿下无需担忧本将之实力,只求殿下与本将协力同心。”
“此间之事,非兵力多寡所能决断,将军,若轻易掀起内战,必为天下万民唾弃。”朱以海唯唯诺诺的解释道,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郑成功要自己做什么了。
“殿下可愿意为天下苍生,为江山社稷去监国名号?”郑成功却也是不恼,直接问道。
朱以海犹豫片刻:“此非孤一人可决断之事。”
“此前不是,今不同尔,今时今日,殿下可一言而决!”郑成功正声说道,容不得朱以海耍滑头。
朱以海哪里不明白自己的境况,他这个监国可不是自己封的,而是旁人拥立的,当年拥立他的人不过有两种,一种是江南变乱后逃出来的士绅官宦,第二种便是从江南战场逃出来的武将勋臣,前一种在于郑彩等实权将领的内斗和岱山失陷这两件事中损折的七七八八了,要么死了,要么降清。而后一种,也么也在岱山诸岛战死、投降要么此时还在两广李明勋麾下效力,东南一带,除了郑成功就是黄斌卿,而黄斌卿还不是自己一脉的,可以说,谁也阻止不了朱以海,或者更为切实的说,谁也阻止不了郑成功了。
“为大明江山社稷计,孤自无异议。”朱以海很清楚,他只要说个不字,立刻就会被干掉,索性慨然说道,而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想大明三百年的基业沦丧,无论是沦丧于满清还是沦丧于东番,他都不想。
郑成功重重点头:“天下苍生不会忘却殿下的,待本将联络上天子,自当请天子继续封殿下为王,统御东南王师,殿下一应待遇,决然比做监国之时还要强数倍。”
“但求将军成就大业,孤便满足了。”朱以海道,他知道,自己去监国名号也就罢了,等帮着郑成功夺取东南主导权,那东番和东南藩镇都会视自己为仇寇,若郑成功失败,那些人反攻倒算起来,自己必死,但此时也顾不得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朱以海见郑成功满脸自信,问:“依将军所言,孤何时公告天下,去监国名号?”
郑成功道:“倒也不急,殿下监国之名号,尚对大业有用!”
“是啊,至少要的帮你夺取东南各藩镇再说。”朱以海心中清宁,答应了郑成功,朱以海感觉身上卸下了担子,心中也是明白了,郑成功之所以让自己去监国称号,除了奉永历正统更能团结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针对东番,东南藩镇以鲁监国名字加入抗清御虏统一阵线,等监国没了,东南各藩在这件事上就要问永历了,实际上,也只是走个过场,诸如琼藩、惠藩、晋藩加入抗清阵线也只是知会永历一声,而那个时候,郑成功掌握东南藩镇,不加入也是有法理依据的,若非抗清阵线一份子,那内部事务和抗清御虏自然就不用遵从李明勋定下的规矩,那谁也无法限制国姓扩张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朱以海反倒是对郑成功多了几分信心,这厮似乎不是蛮勇之辈,其如今在东番规则下行事,可谓忍辱负重,又能想出办法摆脱东番,也是谋略非凡的。在朱以海眼中,至少他要比那些整日和东番狼狈为奸的东南藩镇强的多。
“孤虽诚心相助将军,然东南藩镇情势复杂,也非无往而不利,此间舟山之事,便非孤所决断。”朱以海道,那意思很简单,我的名头对黄斌卿可不好使。
在东南,尊奉永历年号的黄斌卿一直是一个刺头儿,若非有抗清御虏统一阵线中不许内斗火并的章程,黄斌卿早就被其他藩镇吞并了,实际上,郑彩、王之仁等强大藩镇都有这个想法,但潮州事变中,郑成功做了所有藩镇的反面教材。
合众国控制不了各藩镇,所以找个由头火并,也难以避免,但有一样,轻开内战之人,不允许有所收获,简而言之,不义之战,无利可图。就算有些藩镇剿灭了一些叛逆,但也不能吞并其营伍,这些营伍由其他藩镇一起平摊,若真是叛逆,出兵者可得三分之一,虽然避免了一些火并,但有些时候,舟山军阀降清,也是无人愿管。
郑成功道:“这件事本将早有计策,殿下莫要担忧,只需书写一纸诏令也就是了。”
说着,一张纸递到了朱以海面前,朱以海,见接诏令那人,当即应下:“王朝先,也不过是个蝇营狗苟之辈,借将军之手,除去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