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机枪尴尬之处,如果配合上工事,或许还能发挥出不错的作用,但在野战状态下,机枪实在是有些不靠谱。俄军仅仅是用装备的少量线膛枪集中使用,就可以压制住机枪,对于帝国这样一支拥有线膛炮的军队的来说,哪怕是有工事掩护,机枪也很难发挥巨大的作用。

    事实就是,帝国陆军并不接受这种武器,只有禁军少量装备,倒是海军对此兴趣很大,但也不是海军陆战队,而是海军舰艇,他们喜欢用小口径的机关炮来防御小艇的威胁。

    但机枪的作用仍然非常显著,那就是在殖民地战争中。机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殖民地的形势,在机枪普及之前,非洲开发公司的殖民地往往距离海岸线不过几十里,或者沿着河流分布,而有了机枪之后,殖民地向着内陆大规模的深入,只要拥有机枪和足够的子弹,往往几十人的军队,不畏惧几千土著的进攻。

    至少在波尔塔瓦战役中,一两件武器并不足以改变战局。而亲眼见证了这场战役的李昭承也发现,战争与历史教科书和军事类书籍上说的并不完全一样,书籍上总是描绘战场的波澜壮阔,或者将领的非凡指挥,但李昭承亲眼看到的,完全就是混乱的景象。

    在炮击和机枪射击没有取得效果之后,瑞典军队发动了步兵进攻,整条战线瞬间变成了扭动的长蛇,只不过这条蛇是血红的,每一次扭动,都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两军的前锋如同汹涌的波涛,进进退退,往往都伴随着残酷的厮杀。

    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俄军那几个炮垒,用沙袋堆砌起来的炮垒只能算是简易的工事,胸墙连机枪的连续设计都无法抗住,但彼得在前沿布设的了大量的铁丝网。

    这些铁丝网高度也就一米的样子,是在地上砸下木桩,然后把铁丝绑在上面,继而再把短铁丝捆扎在上面作为尖刺。生锈的铁丝看上去很不起眼,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瑞典军队的炮击对其效果不大,实心炮弹命中,是可以打断铁丝的,但那是一种玄学的事情,用开花弹射击也是无济于事。掷弹兵扔进去几个手榴弹,黑火药的爆炸也仅仅让其卷曲,只有刺刀和燧发枪的瑞典陆军到了跟前也不好对付这些玩意,铁丝有韧性,悬在半空,用刺刀劈斩不好斩断,一点点的越过去,就不要想着射击了,过程中就是活靶子。

    铁丝网底下的空档倒是不小,似乎可以钻过去,可一旦趴下,前膛装弹的燧发枪怎么用呢?

    在经过几次尝试,大量人死在铁丝网上之后,瑞典军队才找到办法,他们用枪带勾住铁丝网,奋力拖拽。也有的营伍,直接让穿着厚大衣的士兵趴在铁丝网上,其余士兵踩着他的背通过,但这极大的降低了通过的效率,一排排简陋的铁丝网,就给了俄军大量齐射的机会。

    但更为可怕的还在后面,瑞典军队骑兵很多,铁丝网这种东西,直接宣布了骑兵的死刑,这玩意发明出来就是对付牲口的,马匹再聪明,再听话,也是牲口。

    在战斗最惨烈的时候,卡尔十二世命令士兵把自己架在两匹马之间,赶往了战场,在发现铁丝网挡住了瑞典军队的工事,造成了大量伤亡之后,卡尔十二世直接下令,用战死士兵的尸体压住铁丝网,由此才打开了一条通往炮垒的开阔道路。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炮垒失去了最重要的掩护屏障,成为了最为血腥的战场,两军来来回回争夺的就是那些已经打光了炮弹的大炮,

    炮垒里进行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刺刀、长矛以及一切可以用得上的东西都在飞舞,双方的士兵用尽了所有的等候算,在这片烂泥塘里厮打着,已经没有任何章法了,甚至连撕咬这类地痞流氓打架的手段都用了上,也分不清谁人在哭谁人在喊,偶尔会有一声剧烈的爆炸夺走几十名士兵的性命,那是绝望的士兵点燃了残留的黑火药。

    最终还是瑞典军队夺取了胜利,因为他们已经不能下地的国王以及他的旗帜出现在了战场上,给予了瑞典军队最后的勇气。或许这位年轻的国王已经不能驰马冲锋,但他永远会和自己的军队在一起,相反,在另一方,彼得并未出现,他要的就是一场消耗战,虽然丢了炮垒,但已经是傍晚了,瑞典军队还没有弄清楚山坡上俄军营地的工事,也不会进攻了。

    看了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李昭承的整个人都是沸腾的,一开始他还有些不适应,但是到了后来,他完全处于紧张而又兴奋的状态,到了晚上,瑞军进行了一次夜袭,纵然什么也听不到,李昭承仍然去观战,哪怕只是听一听喊杀声,嗅到空气中的血腥气,都让他兴奋。

    “你现在像是一头想要狩猎的狮子.......。”李素见李昭承回来,端了一盘子肉给他。

    李昭承说道:“瑞典人刚才的袭击很猛烈,激烈程度不亚于白天的进攻,可是没有突入俄军深处。”

    李素示意他吃点东西,李昭承一边吃一边听李素讲解:“今天你也看到了,在前沿抵抗的,都是俄国的旧军队,彼得亲自建立的常备仅仅是出动了炮兵和一支猎兵,真是难得,这个家伙竟然有胆量把所有的线膛枪集中起来使用。

    在山坡之后的树林里,至少埋伏着两万人马,都是精锐没有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