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勋听了皇帝如此说,满意点头,说道:“你能看得开这些,实在是大大的善事,对你们兄弟,对这个帝国,都是好处。我已经命不久矣,能看到你们兄弟和睦,子孙繁盛,就很满意了。”
李君华叹气一声,对于太上皇的身体,也持悲观的态度,虽然太医诊断的是中风,但太上皇时常昏迷,而且越来越严重,人也越来越糊涂了。
“父皇,儿子还有些事,想要请您的旨。”李君华思来想去,还是说道。
李明勋点头:“你问便是。”
李君华问:“不知印度斯坦帝国那边,您是如何看法,可有什么长远计划。”
印度斯坦帝国是帝国皇室分家的产物,当年李君度作为李明勋长子,武功盖世,却在皇位争夺之中输给了自己的弟弟,当时李明勋给了儿子两个选择,去印度或者北美,最终李君度选择去了印度。
他以南亚公司的名义,先是在当时帝国边缘地带,河中之地开拓,征服了草原上那些天方教的少数民族,而莫卧儿王国却因为外来势力在次大陆上的扩张,尤其是帝国的扩张,因此开始了排外活动,这引发了果阿战争。
诚王林君弘联合葡萄牙、英国等当时在次大陆有殖民地的国家,在次大陆与莫卧儿帝国进行鏖战,而李君威则协助长兄自北向南进攻。之后裕王西征,连续征服哈萨克草原和南俄草原,覆灭哈萨克三个玉兹及克里米亚汗国,当时李君威采取了蒙古人的政策,把女人孩子和牛羊牲口分赏给有功之臣,却没有把超过车轮高的男人杀掉,而是有组织的送到长兄的手中。
这是超过十五万的精壮男子,直接奠定了印度斯坦帝国的基础,李君度凭借这批人,顺利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和次大陆的中心部位,并且通过几次扩张,把莫卧儿帝国逼到了恒河的中下游及次大陆的东海岸,其国势之强,是帝国扶持莫卧儿帝国与马拉塔帝国两个势力,才能勉强平衡。
当李君度因为疾病去世,皇位顺利传承给了长子李昭圭,但因为李君威的失误,李昭圭被迫禅位给了李昭奕,只不过李昭奕是裕王血脉这个秘密一直没有公开。
从印度斯坦帝国建立,就与帝国保持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
当年李明勋支持长子去印度,是因为他认为那里天高皇帝远,建立一个国家,其实力,皇族生活,应该不会亚于中国皇帝,毕竟印度地区是当时世界三大人口密集区,在明末这几十年里,莫卧儿帝国还一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破亿,这算是李明勋对长子的补偿。
但李明勋也没有想到,帝国会在两个儿子的带领下发展的如此快,帝国影响力完全超出了传统的中华文明圈,可以对印度次大陆进行直接的军事行动,甚至说,只要帝国愿意,完全可以直接征服次大陆。
因此,李君度并未实现一统次大陆的愿望,因为帝国对次大陆这片地理上的孤岛所执行的还是离岸平衡政策,即支持莫卧儿帝国与马拉塔帝国,造成次大陆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帝国内部,对印度次大陆的状态并不完全满意,在早期,尤其是果阿战争之后,帝国上下才明白,原来印度并不遥远,以帝国的投送能力,拥有完全征服这片区域的可能,而拥有这样一块富饶且人口众多的殖民地,绝对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只不过,这一点并未实现,因为帝国皇室早就知道,对人口众多的文明国家进行直接殖民,对帝国政府来说,完全就是赔本的买卖。有利是对资本家的,统治成本却要帝国政府来承担。
后来,随着帝国民智开启,人民普遍变的更加文明,对殖民这种事越发的不能接受,因此直接殖民这种事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随着李昭圭继位,印度与帝国之间关系越发密切,政治关系缓和,经济方面暴热,印地斯坦帝国大规模进口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向帝国出口大量的原材料,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当然,印度斯坦帝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而李昭奕接受禅位仅仅几个月,两国的政治关系再次冷淡下来,经济合作也有了动荡,帝国内部对其不满的声音也甚嚣尘上,当然,对于皇帝来说,这不是问题,他所询问的,是两国关系的未来。
“对于印度,维持现状,不去管他也就是了。”李明勋对长子说道。
李君华叹气一声,对于太上皇的身体,也持悲观的态度,虽然太医诊断的是中风,但太上皇时常昏迷,而且越来越严重,人也越来越糊涂了。
“父皇,儿子还有些事,想要请您的旨。”李君华思来想去,还是说道。
李明勋点头:“你问便是。”
李君华问:“不知印度斯坦帝国那边,您是如何看法,可有什么长远计划。”
印度斯坦帝国是帝国皇室分家的产物,当年李君度作为李明勋长子,武功盖世,却在皇位争夺之中输给了自己的弟弟,当时李明勋给了儿子两个选择,去印度或者北美,最终李君度选择去了印度。
他以南亚公司的名义,先是在当时帝国边缘地带,河中之地开拓,征服了草原上那些天方教的少数民族,而莫卧儿王国却因为外来势力在次大陆上的扩张,尤其是帝国的扩张,因此开始了排外活动,这引发了果阿战争。
诚王林君弘联合葡萄牙、英国等当时在次大陆有殖民地的国家,在次大陆与莫卧儿帝国进行鏖战,而李君威则协助长兄自北向南进攻。之后裕王西征,连续征服哈萨克草原和南俄草原,覆灭哈萨克三个玉兹及克里米亚汗国,当时李君威采取了蒙古人的政策,把女人孩子和牛羊牲口分赏给有功之臣,却没有把超过车轮高的男人杀掉,而是有组织的送到长兄的手中。
这是超过十五万的精壮男子,直接奠定了印度斯坦帝国的基础,李君度凭借这批人,顺利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和次大陆的中心部位,并且通过几次扩张,把莫卧儿帝国逼到了恒河的中下游及次大陆的东海岸,其国势之强,是帝国扶持莫卧儿帝国与马拉塔帝国两个势力,才能勉强平衡。
当李君度因为疾病去世,皇位顺利传承给了长子李昭圭,但因为李君威的失误,李昭圭被迫禅位给了李昭奕,只不过李昭奕是裕王血脉这个秘密一直没有公开。
从印度斯坦帝国建立,就与帝国保持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
当年李明勋支持长子去印度,是因为他认为那里天高皇帝远,建立一个国家,其实力,皇族生活,应该不会亚于中国皇帝,毕竟印度地区是当时世界三大人口密集区,在明末这几十年里,莫卧儿帝国还一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破亿,这算是李明勋对长子的补偿。
但李明勋也没有想到,帝国会在两个儿子的带领下发展的如此快,帝国影响力完全超出了传统的中华文明圈,可以对印度次大陆进行直接的军事行动,甚至说,只要帝国愿意,完全可以直接征服次大陆。
因此,李君度并未实现一统次大陆的愿望,因为帝国对次大陆这片地理上的孤岛所执行的还是离岸平衡政策,即支持莫卧儿帝国与马拉塔帝国,造成次大陆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帝国内部,对印度次大陆的状态并不完全满意,在早期,尤其是果阿战争之后,帝国上下才明白,原来印度并不遥远,以帝国的投送能力,拥有完全征服这片区域的可能,而拥有这样一块富饶且人口众多的殖民地,绝对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只不过,这一点并未实现,因为帝国皇室早就知道,对人口众多的文明国家进行直接殖民,对帝国政府来说,完全就是赔本的买卖。有利是对资本家的,统治成本却要帝国政府来承担。
后来,随着帝国民智开启,人民普遍变的更加文明,对殖民这种事越发的不能接受,因此直接殖民这种事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随着李昭圭继位,印度与帝国之间关系越发密切,政治关系缓和,经济方面暴热,印地斯坦帝国大规模进口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向帝国出口大量的原材料,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当然,印度斯坦帝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而李昭奕接受禅位仅仅几个月,两国的政治关系再次冷淡下来,经济合作也有了动荡,帝国内部对其不满的声音也甚嚣尘上,当然,对于皇帝来说,这不是问题,他所询问的,是两国关系的未来。
“对于印度,维持现状,不去管他也就是了。”李明勋对长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