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呵呵一笑,说道:“你父亲坚持,朕又如何阻止?”
实际情况是,李君华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计划,一直到李昭铭抵达果阿,发来了电报证实其安全了。李君威才把实情告知了皇帝,再阻止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是李君威背着皇帝做的又一件大事,是足以震动政局的大事。上一次这样自行其是,还是在东非私自调兵,维护长兄皇位的时候。这一次却是为了自己的小儿子。
该生的气已经生了,李君华也没有心思在孩子们面前,指责自己的弟弟。
李君威却是很满意自己的安排,不管怎么说,孩子已经回来了,而印度那边却一无所知,这非常好。
李昭誉问:“爹,接下来该怎么办?小七总不能就这样被人传言死了吧。”
李君威呵呵一笑,说道:“直接李昭奕挑明了就行了,我就是把自己儿子带回来了。但现在不行,再等一等,等到澹台夫妇都到了果阿之后,再行说明。省的李昭奕那个家伙丧心病狂,把这夫妻二人当成人质扣押起来。”
李昭铭前往印度当人质,是印度与帝国两家皇室之间的秘密约定,当然,从一开始,帝国皇帝就知道自己的弟弟绝对不会真的老实履约的,毕竟把一个小孩子送去印度一呆十年,而且是他最心疼的孩子。
可是李君华也没有想到,李君威竟然会这样做,他完全没有考虑后果。在一开始听到消息的时候,李君华也向李君威询问,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结果却是一问叁不知。裕王的态度就是孩子救出来了,其他的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候再说就是了。
“如果挑明了,昭奕会不会有过度反应,毕竟两国之间刚刚因为新华王国的合作,变的很亲密,一旦他有所反应,会破坏两国之间几十年的稳定关系。”皇帝问道。
李君威摇头:“这很难说,最难确定的就是李昭奕这个人。他是否会因为愤怒,而不顾国家的利益。仅从国家利益上来说,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改变,毕竟我们与其经贸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而昭铭在印度当人质,为的是他的皇位稳固,而帝国确实也有威胁他皇位的意图。他完全可以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随便找个理由,就帮我们把这件事搪塞过去,毕竟他是印度的皇帝,随意杀几个人,编造个故事,就可以了。”
“可恰恰就是他的秉性我们难以捉摸。”李昭誉澹澹说道。
在这群人里,只有李君威父子是见过那位已经成为皇帝的亲人,但如果论对其秉性的了解,李昭誉甚至比自己的父亲还要理解的更为深刻。因为李君威上一次见到李昭奕的时候,还是他十六七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李昭奕意气风发,却没有完全成熟。而李昭誉却在去欧洲的路上,送母亲和弟弟去印度,在第乌与裕王府实际上的长子进行了会谈。
李昭誉从未对人提起过那次长达四个小时的会谈,甚至于习惯于写日记的他,也没有把那次会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次会面对李昭誉来说,绝对谈不上友好。
他在长兄哪里感受了一种威压,事实上,当时李昭誉的内心是畏惧的。但那种畏惧不是对这个人的畏惧,而是对他身上的杀气畏惧。
生于帝国这样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李昭誉从未领略过什么叫杀人如麻。而他的长兄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小从军营长大的李昭奕,拥有着印度至高无上的地位,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丢掉性命。
在李昭圭继位的那一年,李昭奕亲手主持了对印度高层的清洗,杀死了上万人。而这一次禅位后,阿格拉又一次血流漂杵。
那种来自本能的畏惧让李昭誉无法释怀,回忆起来,李昭誉甚至想不起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长兄,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让人知,在这一点上,李昭奕修炼到了顶峰。
所以,李昭奕确实是难以捉摸了,在搞清楚了整件事后,李昭誉也说不清楚李昭奕在知道实情之后会做什么。
实际情况是,李君华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计划,一直到李昭铭抵达果阿,发来了电报证实其安全了。李君威才把实情告知了皇帝,再阻止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是李君威背着皇帝做的又一件大事,是足以震动政局的大事。上一次这样自行其是,还是在东非私自调兵,维护长兄皇位的时候。这一次却是为了自己的小儿子。
该生的气已经生了,李君华也没有心思在孩子们面前,指责自己的弟弟。
李君威却是很满意自己的安排,不管怎么说,孩子已经回来了,而印度那边却一无所知,这非常好。
李昭誉问:“爹,接下来该怎么办?小七总不能就这样被人传言死了吧。”
李君威呵呵一笑,说道:“直接李昭奕挑明了就行了,我就是把自己儿子带回来了。但现在不行,再等一等,等到澹台夫妇都到了果阿之后,再行说明。省的李昭奕那个家伙丧心病狂,把这夫妻二人当成人质扣押起来。”
李昭铭前往印度当人质,是印度与帝国两家皇室之间的秘密约定,当然,从一开始,帝国皇帝就知道自己的弟弟绝对不会真的老实履约的,毕竟把一个小孩子送去印度一呆十年,而且是他最心疼的孩子。
可是李君华也没有想到,李君威竟然会这样做,他完全没有考虑后果。在一开始听到消息的时候,李君华也向李君威询问,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结果却是一问叁不知。裕王的态度就是孩子救出来了,其他的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候再说就是了。
“如果挑明了,昭奕会不会有过度反应,毕竟两国之间刚刚因为新华王国的合作,变的很亲密,一旦他有所反应,会破坏两国之间几十年的稳定关系。”皇帝问道。
李君威摇头:“这很难说,最难确定的就是李昭奕这个人。他是否会因为愤怒,而不顾国家的利益。仅从国家利益上来说,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改变,毕竟我们与其经贸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而昭铭在印度当人质,为的是他的皇位稳固,而帝国确实也有威胁他皇位的意图。他完全可以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随便找个理由,就帮我们把这件事搪塞过去,毕竟他是印度的皇帝,随意杀几个人,编造个故事,就可以了。”
“可恰恰就是他的秉性我们难以捉摸。”李昭誉澹澹说道。
在这群人里,只有李君威父子是见过那位已经成为皇帝的亲人,但如果论对其秉性的了解,李昭誉甚至比自己的父亲还要理解的更为深刻。因为李君威上一次见到李昭奕的时候,还是他十六七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李昭奕意气风发,却没有完全成熟。而李昭誉却在去欧洲的路上,送母亲和弟弟去印度,在第乌与裕王府实际上的长子进行了会谈。
李昭誉从未对人提起过那次长达四个小时的会谈,甚至于习惯于写日记的他,也没有把那次会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次会面对李昭誉来说,绝对谈不上友好。
他在长兄哪里感受了一种威压,事实上,当时李昭誉的内心是畏惧的。但那种畏惧不是对这个人的畏惧,而是对他身上的杀气畏惧。
生于帝国这样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李昭誉从未领略过什么叫杀人如麻。而他的长兄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小从军营长大的李昭奕,拥有着印度至高无上的地位,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丢掉性命。
在李昭圭继位的那一年,李昭奕亲手主持了对印度高层的清洗,杀死了上万人。而这一次禅位后,阿格拉又一次血流漂杵。
那种来自本能的畏惧让李昭誉无法释怀,回忆起来,李昭誉甚至想不起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长兄,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让人知,在这一点上,李昭奕修炼到了顶峰。
所以,李昭奕确实是难以捉摸了,在搞清楚了整件事后,李昭誉也说不清楚李昭奕在知道实情之后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