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第二天,工匠们开始熟悉流水线,效果就很快地体现了出来。

    在第二天竟然制作出来两千一百张弓,一百零五驾弩车。

    到了第三天,工匠们更加地熟练,而且信心也变得更足,一整天的时间内,竟然整整地制作出来两千三百张弓,一百二十驾弩车。

    到了第四天和第五天,制作出来的弓箭和弩车更多,康大和和罗信计算了一下,不仅仅是十天之内能够完成嘉靖帝交待的任务,还能够额完成任务,这让康大和每天都笑呵呵的,再也没有了一丝的焦躁。

    第五天晚上,完全放下心来的康大和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和罗信对饮。康大和端起了酒杯认真地说道:

    “不器,你真是帮了老夫的大忙,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尽管和老夫说,老夫定不推辞。”

    罗信心中就是一喜,这是他步入朝堂之后结盟的第一个人,当即也端起了酒杯微笑着说道:

    “大人客气了,你我都在工部当差,帮你也就是帮我。”

    “缪也!”康大和摆手道:“你来工部只是制作火器,所以你确实是帮了老夫的大忙。你是谦虚,但是老夫记在心里。来,什么也不说了,请。”

    “请!”

    两个人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随后相视而笑。

    “不器,你我已经在这里呆了五天了,没有必要再呆下去了,明日我们就回京城。”

    “全凭大人安排。”

    第六日。

    罗信和康大和准备离开军器司,姜松恭送二人到大门外。罗信看了一眼姜松,然后转头对康大和道:

    “康大人,姜大人这些日子可是帮了我很多,待此事事了,还请大人为姜大人记一功。”

    姜松的身子就是一振,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康大和看了一眼姜松点点头道:

    “姜大人,我和罗大人返回京城,这里就交给你了,只要不出差错,待此事事了,必定将你的职位提一级。”

    “谢康大人,谢罗大人。”姜松激动地说道:“下官一定竭尽全力。”

    返回了京城,罗信直接回家洗了一个澡,便匆匆地赶往翰林院,直接来到了资料库。一进入到资料库,便见到周玉,徐时行和张洵三个人并没有在那些重修《元史》,而是在坐在那里,满面忧虑,罗信心中不由一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