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场决定胜负的战斗,志愿军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

    按照戚凯威的安排,三个主力集团军的增援部队均在天黑前到达前线,然后各自编入了部队。跟随增援部队到达的,还有开打以来,第一支到达前线的志愿军后勤保障部队。恐怕没人相信,此前两天,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都是人民军。虽然指挥官是志愿军军官,但是人民军官兵表现得非常英勇。与志愿军相比,他们缺乏的不是勇气,而是应对高技术战争所需的技能。

    决定胜败的不是增援部队,而是后勤保障部队送来的关键装备。

    因为三个集团军都是在大规模电磁战期间发起进攻,需要穿越电磁打击区域,所以没有携带易被摧毁的电子设备。当时只有稍晚出发的第十六集团军的一个全部装备轮式装甲战车的装甲营携带了夜战设备,而且在行军途中损坏了不少。结果就是,三个集团军在夜间发起进攻时,没有合适的夜战装备。

    这个问题,差点让志愿军的进攻功亏一篑。

    后勤保障部队到达后,立即为作战部队安装夜战装备,首先得到照顾的,正是三个集团军里的主战坦克。

    只是,时间太紧张了。

    要想在天亮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得在天黑后发起进攻,不能耽搁一点时间,不然很难确保完成任务。

    为此,前线部队只能尽可能的在战术上想办法。

    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安装了夜视仪的坦克为进攻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帮助进攻部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只是要让这个战术奏效,还得具备一个前提条件:让联军丧失夜战能力。

    此时,电磁战再次登场。

    七点四十五分,朝鲜的天空暗下来不到十五分钟,第六十五集团军率先在咸州再次发动进攻。

    先登场的,不是装甲部队,而是远程炮兵。

    因为配备了电磁战斗部的远程火箭弹所剩无几,所以电磁战的主力是配备给集团军炮兵旅的火箭炮。虽然技术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可以用大口径榴弹炮发射的电磁炮弹,但是测试工作还没完成,量产也要等到一个月之后,所以口径在二百三十毫米以上的火箭炮仍然是陆军进行电磁战的唯一装备。

    覆盖电磁打击,为地面部队打开了进攻通道。

    因为电磁打击的范围非常大,即便配备给前线作战部队的电磁战斗部较小,有效破坏范围不到十公里,仍然能够对前沿部署的进攻部队产生影响,所以进行电磁打击时,靠前部署的全是没有安装电子设备的主战装备。

    在第六十五集团军中,安装了夜视仪的99改全部呆在十多公里之外。

    磁打击之后,这些坦克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前线阵地。

    在此期间,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炮兵旅继续充当主角,用火箭炮与榴弹炮,持续不断的轰击联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