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忙说不能让程家掏招待的钱也要平摊草料的钱,于老爹挥了挥手让大家别纠结这个事。七家人商量过之后决定每家分二十六两银子,剩下的银子还是给于老爹收着当周转金用,每家的户主都在账本上按了指印拿到了二十五两银子和一贯零钱。

    于老太太看着被拿走的银子,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么多银子放在我这里收着,天天提心吊胆的,可算都分出去了。”

    于老爹把周转金放进钱箱子里锁好又交给老婆子,“你也就这点出息了,若是我们干满了一年这钱还多呢,你还不天天坐在钱箱子上看着。”

    于老太太不服气了,“我这不是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钱嘛,若是明年利钱能翻倍我真的就天天坐在钱箱子上了。”

    于小满逗自己的娘亲,“娘,要不你天天抱着钱箱子在灶下烧火得了。”挨了于老太太捶了两下,大家都跟着乐了。

    杨老爹看了看满院子欢喜的面孔,沉思了片刻,“各家几乎都有人在作坊上工,每个月发的工钱过日子那是绰绰有余的。这年底还分了利钱,可想过怎么用?”

    这话让大家面面相觑了,怎么用?肯定是攒着呗!以后像程家和于家那样盖房子让一家老小过点好日子。

    杨老爹摸了摸胡子,“咱们几乎家家都有能入学的孩子,我琢磨着年后不如让他们都去汤先生那里念书吧!总是靠着泽文媳妇和杨贵抽空教导也不是事,不想着孩子们都能像泽裕那样考上秀才,至少要能看懂契书吧。”

    这话可太对了,元真简直要拍手叫好了。不管社会怎么变化,多认识点字、多学习点技能总是没错的。哎!这话好像前世的妈妈老说,可惜当时的自己并没太听见去。如今换了个环境,学习困难了反倒觉得这话是真理了。

    程老爹点点头接了杨老爹的话,“我家的睿哥儿开春就会送去,若是各家也都想送孩子去,年前备了礼一块去汤先生那说一声。”

    马二也表示赞同,又指着宋郭妯娌俩,“程家两个弟妹都识文写字的,还能帮着作坊算账,这就是认识字通算学的好处,她们家几个孩子认识的字都比咱们这些大人还多。”

    这么一说众人都纷纷点头,又有人提起程泽裕小的时候是宋氏给启蒙的,大家都表示愿意一年出二两银子送孩子去镇上念书。

    周根看看渐渐暗下去的天有点担心,“可是镇上离我们有八里路呢,平时还好,若是遇到阴雨天孩子们来回太不方便了,中午吃饭也成问题。”

    他话刚说完,杨老爹板着脸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先别说那个,我还没说你呢,别以为不知道你跟你媳妇的事,出息了你,关上门在家打媳妇了。”

    周根贸贸然的被老叔教训,又是当着全村老少的面,一下子涨红了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周根媳妇委屈的扭过脸抹眼泪。马老太太是村里女性长辈中年龄最大的,闻言冷着脸问周根俩口子为什么打架?又威严的扫视一圈训导后生们北程村可不兴打媳妇,非让周根讲出个所以然来。

    周根媳妇又抹了把眼泪呜咽着,“是因为我要接来宝回家动的手,陈县那家子说是收学徒,其实就是把孩子当不要钱的苦力用,干的活又重又多不说,饭没有油水也不说,顿顿只给一碗稀饭一个窝头,可怜我的来宝,十二岁的孩子一点个头没长。”

    马老太太一下子来火了,拍着桌子厉声问周根有没有这事?周根长叹了口气蹲在地上两手抱着脑袋小声说有,立马把几位长辈都给气到了,连声问他几时发现的。

    周根媳妇抽噎着,“孩子去了没几个月就知道了,当时候觉得是孩子小受不了苦,过些时候就习惯了。后来孩子回来说了两次我们没搭理,孩子就不说了。上个月那家人捎信来说孩子病了,我去看了才知道是孩子饿极了多吃了半个窝头被打了,打的浑身是伤的。”说完大声嚎哭了起来。

    刘氏走上前在周根的肩头狠拍了一巴掌,“早知道怎么不接孩子回来?你是不是孩子亲爹?你媳妇要接孩子回来你还打媳妇?你怎么这么浑呢你?”

    周根被婶子打了也不敢出声,蹲在地上抱着头不停的说自己错了,自己也是想着孩子吃点苦能学点手艺就行,都是穷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