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身材高大,不知是敌是友,郑芸娘还有些警惕,却不想声音一出竟是个少年。

    她稍稍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带着些急切的对那少年说道。

    “原本不该劳烦则个,但今日我母女携家仆出游,却不想路遇大雨,马车落进了河里,被困于此,若是公子方便,烦请您到余岭一趟,去城中瑞福街周家找一个叫周成的管事,让他再派一辆马车前来将我母女二人接回……公子仁德,若今日事成,此等大恩,我母女二人常记在心,必不敢忘!!”

    少年听完郑芸娘的话,没有应答,而是赶紧将身上的蓑衣斗笠解下。

    郑芸娘见此不禁一愣,少年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蓑衣下是一身玄青色的骑装,外面套着一件茶白色的半袖罩衫,腰间系着白玉的平安扣和一个绣着兰花的竹青色香囊,他头戴玉冠,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脸若桃李,眸若星辰,身量挺直,气质出尘绝俗,在瞬间将他淋湿的大雨中不见丝毫狼狈,竟有中莹莹发光的感觉。

    绕是郑芸娘也看的一呆。

    可惜宋淑云没有机会欣赏一下,她不过这几句话的功夫,已经烧的有些迷糊了。

    那少年向着郑芸娘虚一拱手,说道。

    “小子无状,还望夫人海涵。”

    刚从之前的惊艳中反应过来的郑芸娘一愣,那人已经将蓑衣披在了宋淑云身上,斗笠也带在了郑芸娘的头上。

    他又一个躬身,继续和郑芸娘说:“夫人不必担心,家母的马车正在小子身后,不过盏茶功夫,便能到这边,夫人大可带人在这附近寻个地方歇歇,等候一二。”

    郑芸娘一听这话,瞬间狂喜,又是连番道谢。

    那少年客套两句,再度翻身上马,踏着水花朝着来时的路而去。

    郑芸娘心头的气一散,差点背不动宋淑云,但这地面潮湿阴冷,她也不敢把宋淑云放下,就这么站在那里,立在这大雨之中,看着少年骑马而去的方向。

    果然,不过盏茶的功夫,两辆马车朝着这边飞驰而来,身后还跟着之前离开的少年。

    郑芸娘有些恐惧,心中不由得担忧,生怕这两辆马车也如同自己的那两辆一样。

    但她很快就把这样的想法抛诸脑后,马车到了近前,停在了她的前面。

    赶车的车夫也是一身斗笠,“吁吁吁”的拉住了缰绳。

    马车车门打开,一个身着棕黄色衣裳梳着夫人发髻的女子,撑着油纸伞从车中走出。

    她没有管雨势多大,直接将伞撑到了郑芸娘头上,又虚虚的给郑芸娘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