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诗词之类,衡量字帖丹青水平质量的标准更加模糊,各花入各眼,没被选中并不稀奇。

    坐在椅子上,同桌的人心神贯注地听着,看自己的作品是否会被选中,陈三郎则专注于吃喝——刚才潜心领悟《真龙御水诀》,念力损耗不小,肚子饿得咕噜噜响。

    何以解忧,唯有吃喝。

    前面的人念一首作品,他就吃一碗饭。这碗儿小,还没有拳头大,漂亮的瓷器,更像工艺品多些,而不是饭碗。小小一窝儿,就盛一团饭,两三口不见影踪,怎能填饱肚子?

    于是一碗接一碗。

    负责盛饭的侍从眼睛都鼓起来了:这一位看着斯斯文文,敢情是饭桶来着。

    旁的人见到,纷纷露出鄙夷神情,就连和他同桌的,都情不自禁悄悄挪了挪位置,要离他远些。

    陈三郎晒然一笑,并不在意,把空碗一放:“再来一碗!”

    民以食为天,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又哪里来的体面?他是个书生,可骨子里却流淌着江湖侠客的血,快意行事,但求自在。

    当终于吃饱的时候,诗会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端午赋诗了。

    这等场合,因为有前例依循,许多学员预先就写好了诗,成竹在胸,交上去即可。

    对此无人干涉,反正又不是严格的诗会,也没有多少名利可争,彼此心知肚明,何必理会太多?

    一炷香很快过去,有数十人交了作品。

    评审这些作品比较简单,基本读一遍,便知水平高低。约莫小半个时辰,所有作品审完,得出前三名,当众诵读。

    第一名获得者,赫然是秦羽书。他写的是一首七律,名曰《端午感怀》,格式齐整,韵律合拍,算是不错的一首应景诗作。

    秦羽书昂首挺胸,自矜得意,还特意往陈三郎那边瞧了一眼。可惜陈三郎头也不抬,正在认真地对付一盘饭后水果,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哼,故作姿态……”

    秦羽书最看不惯这份淡然模样:“待会当面切磋,让你哑口无言,看还能如此云淡风轻否?”

    诗会第二阶段波澜不惊地过去,稍作休息,今晚重头戏来了。

    交流切磋,当然是表面上的说法,实则唇枪舌剑,绝不会留半分情面。秦羽书和陈三郎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积压到现在,心中一团火早熊熊燃烧,不可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