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想来想去,打了几个腹稿,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问题。和上联相比,狗尾续貂都称不上。

    难。太难了……

    撇开表态,光是形式上对上就很成问题。更何况目前要两者合一,缺一不可?

    “如果这陈原对得上,我就承认他这个解元实至名归。”

    心里暗暗想道。

    身为才子,就算面上温和,可骨子里的傲气岂会少过半点。叶藕桐参加今届乡试,自信满满,早在友朋面前说过对于解元势在必得,不曾想放榜时,他只得了个第二,第一让一位名不经传的县城考子拿了。

    心中憋着一股气。

    其实就算在南阳府文坛,陈三郎也只能说略具名声罢了。这名声还有些不明不白,多半依仗杜隐言而来。至于在端午诗会上的表现,那只是南阳学院内部的一个聚会而已,影响只能说一般。

    到了州郡里,陈三郎这个名字更不值一提。他考到解元,根本不能服众。放榜后当即便有些本地才子自发聚合,要来龙门客栈找新科解元“切磋切磋”,不过第二天陈三郎不堪滋扰,一大早就搬出去了。找不到人,才子们唯有悻悻然作罢。

    没想到,刺史大人居然屈尊来参加鹿鸣宴,亲自找陈三郎“切磋”来了。

    虽然看起来,这个“切磋”以“切”居多,权势逼人,威风霸道,但就形式上论,终归属于一种文斗。元文昌可没有说:“陈解元下场来,咱们练练手”。那样的话,就彻底是欺负人了。

    坐在元文昌右边的苏主考官面色最是难看,仿佛笼罩上一片阴云,他很想发作,可终是按耐住,要以大局为重。其受圣恩,抵达扬州主持今届乡试,可来到扬州后,元文昌的态度不咸不淡。

    这激起了他的书生意气,也没有主动去参见元文昌。毫无疑问,眼下元文昌闹这一出,丝毫没有给他这个主考官,以及朝廷的面子。

    “贼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心中忿然,暗暗发誓,回京述职时,定然要参元文昌一本。

    园中气氛凝重,人们各怀心思,而陈三郎是当仁不让的焦点所在。

    陈三郎站着,脸上神色甚现淡定,眼皮耷拉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岂能不经过深思熟虑?

    但所有人都明白,元文昌不可能等太久。

    果不其然,约莫半刻钟后,等不到回答的刺史大人便说道:“陈原,你身为乡试解元,一个对子都对不上?”

    这话语调平淡,但谁都听得出其中意味,还有一丝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