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朝规定官府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的傍晚封印,到了正月十一的早晨按照城市的规模陆续开印,没有重大事件是不会开印办公的。去年因为接二连三的事件让临州辖下的合庆府在朝廷露了大脸了,尤其是合庆府辖下的魏县,名声更甚。别管露的是不是好脸,总归是出名了,到腊月封印前圣上亲自下令,让吏部三天内把魏县的县令人选挑出来,把详细的资料报与他知道。
吏部尚书段安没敢看圣上阴沉的快下雪的脸,磕了头领了命麻溜的退出了御书房。跌跌爬爬的回到吏部带着几位侍郎围坐成一圈,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好人选。没有合适的啊!春闱到是出了一批候派的官员,可是都没什么经验,左看右看都不合适。外调到是能找出些有经验有能耐的,可都在各地干的热火朝天,况且万一调过去的对魏县不熟悉闹出乱子,到时候自己还要跟着收拾烂摊子。这一次吏部、御史台都惹恼了圣上,若再来一次,到时候就不是被圣上一通嗔斥这么简单了。
四十来岁的谭侍郎是个机灵的,摸着胡子给上峰出谋,“下官这里到是有个合适的人选,只是早已经派好了地方。若是临时给他改动了,恐怕要大人费点心思了。“
白胖的王侍郎向来会拍上峰马屁,闻言微瞪着不大的眼睛,“什么人这么厉害?还要大人费点心思?谭大人说来听听。”
谭侍郎是个大度的自然不会计较这话,乐呵呵的把心中的人选说了出来。众位大人捋胡须的捋胡须,没胡须的摸下巴沉思了会,说的没错,这个人他还真的合适。
为什么合适?人家有才华,世家子弟考上了二甲第三名。有能力,十七岁就协助刑部调查幽州连环命案。年纪轻,人家今年也才二十一岁。背景够深厚,祖上是天子近臣,如今也是得力勋贵,就是这位候选人跟圣上都有着师兄弟的关系在。更何况,他跟魏县那起子混账事还有渊源呢。
为什么不合适?因为那人的家里早就给吏部官员递了话了,不在京中入翰林院或者六部为官,要求外派。连外派的地方人家都选好了,没难为吏部非要富庶之地,而是选了雍州西北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城,很多官员哭爹喊娘四处花钱打点不愿意去的地方,人家要去,若不是中间遇到了点事情,估计那人早到任了。
吏部尚书的手指在袖子里搓了半天没想出个好招来,就这个人了,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家中行三的少爷往雍州安放是他家里确定好的事,我还是先跟圣上禀告,圣上同意了他还能不去?我跟他家老将军还有点交情,应该不至于为了这个事情就跟我急赤白脸的,大不了我负荆请罪吧。
在圣上那又打了个机锋到底是把这魏县县令一事落定了,虽说打乱了那家人的计划可到底也同样是做臣子的替圣上解忧。过完正月初五那人辞别了父母娇妻不顾天寒地冻就带着点随身用品领着俩常随离开了康京城直奔魏县而来了。
天冷路上又是积雪又是泥泞的,前后也没几个行人,七八天的长途跋涉虽然把主仆三人累的够呛,但依旧按照程序迅速的和在魏县暂代县令之职的合庆府通判曹大人做了交接。这一交接不要紧,主子屋里的灯一夜没熄,盘腿坐在床上盯着桌上摆放的厚厚账簿恨不得能看出点银子来。
天亮了,年轻的常随提着桶热水站在门外和年长点的常随抱怨,“咱爷一夜没睡,就看那账簿了。照我说,那账薄有啥好看的?不看账薄我都知道这魏县衙门穷的叮当响,这还不如当初去雍州那边呢,还能给大爷搭把手。”
年长的常随只听不说话,接过那桶热水去敲主子屋的门,年轻的常随也不在意,转身去问灶上的婆子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给主子弄点吃的垫垫,待会还要出去呢。
屋里点了个炭盆也感觉不到暖和,幸好他家主子从小军中摔打过几年,这点寒冷还是扛得住的。一夜没睡的主子在屋子中央伸了个懒腰,拿着洗脸的帕子把自己的脸和脖子擦了个遍。
年轻帅气的脸恢复了精神扔了帕子自我打气,“天无绝人之路,三爷我还不信这个邪了。”又高声喊,“余晓,拿点吃的来,爷我吃饱了就出去。”
新来的县令大人只是交接时跟下属们见了个面,在县衙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第二天就领着自己带来的年长点的常随在城里逛起来了,逛完了城里逛城外,只逛不说话,还不许衙门里的人跟着。而那年轻的常随则是个话多的,到处乱窜四处聊天,聊的也没个规律,就好像是胡扯一样的,东一榔头西一扁担的瞎聊。这举动让下属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最后还是秦班头大手一挥让大家别乱猜测好好的各司其职就行了。
这天大人只带了年长的长随天亮就骑马出去了,直到傍晚才回来。进门就把秦班头叫过去让给年轻的常随推荐个好点的成衣铺子,这事好办,魏县城里总共就一家成衣铺子,第二天秦班头领了年轻的常随去成衣铺子交了押金定了三十件厚棉衣。
成衣铺子的掌柜笑的眼睛都没了,巴结的说可以给赠送二件夹袄子。秦班头没敢接话,到是年轻的常随不在意的点点头还夸了句掌柜的会做生意。新县令老爷的生意,成衣铺子自然上心的很,那厚棉衣又不要什么样式,只要质量好厚实就成。掌柜的脚底抹油的第三天就办好了,眼巴巴的给送去了县衙,顺顺当当的拿回了剩下的一半钱。
年轻的大人很没有威严形象的一只脚搭在椅子上,笑眯眯的看着县衙里的人都换上了厚棉衣,虽说有几个人的大小不合适,可这软乎乎的棉絮袄穿到身上是真暖和。秦班头摸着崭新的棉袄心里直嘀咕,新官上任想收买人心多数就是给点银子让兄弟们买酒喝,这位大人给买件棉袄子是个什么招数?
太师椅上坐着悠闲喝茶的大人清了清嗓子,“都知道我是谁,就不多说了。上任赶的急,没给兄弟们带点见面礼。交接那天看见有的兄弟连件袄子都没穿,给大伙一人添件袄子算是我的见面礼。”
这还从来没见过送棉袄子当见面礼,还称呼大家兄弟的大人。大伙忙行礼感谢大人,有个年轻的衙役还嚷了句实话,说自己长这么大第一次穿上棉絮的袄子,托了大人的福。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吏部尚书段安没敢看圣上阴沉的快下雪的脸,磕了头领了命麻溜的退出了御书房。跌跌爬爬的回到吏部带着几位侍郎围坐成一圈,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好人选。没有合适的啊!春闱到是出了一批候派的官员,可是都没什么经验,左看右看都不合适。外调到是能找出些有经验有能耐的,可都在各地干的热火朝天,况且万一调过去的对魏县不熟悉闹出乱子,到时候自己还要跟着收拾烂摊子。这一次吏部、御史台都惹恼了圣上,若再来一次,到时候就不是被圣上一通嗔斥这么简单了。
四十来岁的谭侍郎是个机灵的,摸着胡子给上峰出谋,“下官这里到是有个合适的人选,只是早已经派好了地方。若是临时给他改动了,恐怕要大人费点心思了。“
白胖的王侍郎向来会拍上峰马屁,闻言微瞪着不大的眼睛,“什么人这么厉害?还要大人费点心思?谭大人说来听听。”
谭侍郎是个大度的自然不会计较这话,乐呵呵的把心中的人选说了出来。众位大人捋胡须的捋胡须,没胡须的摸下巴沉思了会,说的没错,这个人他还真的合适。
为什么合适?人家有才华,世家子弟考上了二甲第三名。有能力,十七岁就协助刑部调查幽州连环命案。年纪轻,人家今年也才二十一岁。背景够深厚,祖上是天子近臣,如今也是得力勋贵,就是这位候选人跟圣上都有着师兄弟的关系在。更何况,他跟魏县那起子混账事还有渊源呢。
为什么不合适?因为那人的家里早就给吏部官员递了话了,不在京中入翰林院或者六部为官,要求外派。连外派的地方人家都选好了,没难为吏部非要富庶之地,而是选了雍州西北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城,很多官员哭爹喊娘四处花钱打点不愿意去的地方,人家要去,若不是中间遇到了点事情,估计那人早到任了。
吏部尚书的手指在袖子里搓了半天没想出个好招来,就这个人了,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家中行三的少爷往雍州安放是他家里确定好的事,我还是先跟圣上禀告,圣上同意了他还能不去?我跟他家老将军还有点交情,应该不至于为了这个事情就跟我急赤白脸的,大不了我负荆请罪吧。
在圣上那又打了个机锋到底是把这魏县县令一事落定了,虽说打乱了那家人的计划可到底也同样是做臣子的替圣上解忧。过完正月初五那人辞别了父母娇妻不顾天寒地冻就带着点随身用品领着俩常随离开了康京城直奔魏县而来了。
天冷路上又是积雪又是泥泞的,前后也没几个行人,七八天的长途跋涉虽然把主仆三人累的够呛,但依旧按照程序迅速的和在魏县暂代县令之职的合庆府通判曹大人做了交接。这一交接不要紧,主子屋里的灯一夜没熄,盘腿坐在床上盯着桌上摆放的厚厚账簿恨不得能看出点银子来。
天亮了,年轻的常随提着桶热水站在门外和年长点的常随抱怨,“咱爷一夜没睡,就看那账簿了。照我说,那账薄有啥好看的?不看账薄我都知道这魏县衙门穷的叮当响,这还不如当初去雍州那边呢,还能给大爷搭把手。”
年长的常随只听不说话,接过那桶热水去敲主子屋的门,年轻的常随也不在意,转身去问灶上的婆子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给主子弄点吃的垫垫,待会还要出去呢。
屋里点了个炭盆也感觉不到暖和,幸好他家主子从小军中摔打过几年,这点寒冷还是扛得住的。一夜没睡的主子在屋子中央伸了个懒腰,拿着洗脸的帕子把自己的脸和脖子擦了个遍。
年轻帅气的脸恢复了精神扔了帕子自我打气,“天无绝人之路,三爷我还不信这个邪了。”又高声喊,“余晓,拿点吃的来,爷我吃饱了就出去。”
新来的县令大人只是交接时跟下属们见了个面,在县衙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第二天就领着自己带来的年长点的常随在城里逛起来了,逛完了城里逛城外,只逛不说话,还不许衙门里的人跟着。而那年轻的常随则是个话多的,到处乱窜四处聊天,聊的也没个规律,就好像是胡扯一样的,东一榔头西一扁担的瞎聊。这举动让下属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最后还是秦班头大手一挥让大家别乱猜测好好的各司其职就行了。
这天大人只带了年长的长随天亮就骑马出去了,直到傍晚才回来。进门就把秦班头叫过去让给年轻的常随推荐个好点的成衣铺子,这事好办,魏县城里总共就一家成衣铺子,第二天秦班头领了年轻的常随去成衣铺子交了押金定了三十件厚棉衣。
成衣铺子的掌柜笑的眼睛都没了,巴结的说可以给赠送二件夹袄子。秦班头没敢接话,到是年轻的常随不在意的点点头还夸了句掌柜的会做生意。新县令老爷的生意,成衣铺子自然上心的很,那厚棉衣又不要什么样式,只要质量好厚实就成。掌柜的脚底抹油的第三天就办好了,眼巴巴的给送去了县衙,顺顺当当的拿回了剩下的一半钱。
年轻的大人很没有威严形象的一只脚搭在椅子上,笑眯眯的看着县衙里的人都换上了厚棉衣,虽说有几个人的大小不合适,可这软乎乎的棉絮袄穿到身上是真暖和。秦班头摸着崭新的棉袄心里直嘀咕,新官上任想收买人心多数就是给点银子让兄弟们买酒喝,这位大人给买件棉袄子是个什么招数?
太师椅上坐着悠闲喝茶的大人清了清嗓子,“都知道我是谁,就不多说了。上任赶的急,没给兄弟们带点见面礼。交接那天看见有的兄弟连件袄子都没穿,给大伙一人添件袄子算是我的见面礼。”
这还从来没见过送棉袄子当见面礼,还称呼大家兄弟的大人。大伙忙行礼感谢大人,有个年轻的衙役还嚷了句实话,说自己长这么大第一次穿上棉絮的袄子,托了大人的福。惹得众人一阵哄笑。